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老子》的“道德主义”实质上是对华而不实的“伪”道德的反思和批判。道德教育的本质在顺“道”而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如天地滋养万物而不自居,都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并非取消道德教育,而是顺应自然不妄为,力戒华而不实的道德说教。《老子》的“道德主义”启示我们以一种反思和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并改革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

  • 标签: 《老子》 “反道德主义” 道德教育
  • 简介:在当代社会中,虽然平等的观念广为流行并且深入人心,但是平等主义者也大有人在。从平等主义者的观点看,平等是我们时代的首要迷信。平等主义者对平等观念提出了四种批评:作为一种理论,平等是没有基础的;作为一种对待人们的方式,平等是不公平的;作为一种后果,平等是反生产的;作为一种政策,平等是不可行的。当然,面对这些批评,平等主义者也会有理由为平等主义辩护。

  • 标签: 平等 反平等 正义 政治哲学
  • 简介:斯大林官僚主义探析薛晓莉官僚主义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它最早发端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并同斯大林的集权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苏联的第一代领导人,斯大林曾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也正是在他执政的年代里呈愈演愈烈...

  • 标签: 反官僚主义 斯大林 反对官僚主义 党和国家机关 监察委员会 苏联共产党
  • 简介:尼采对道德的价值重估不仅批判了柏拉图一基督教道德基于神目观的形而上学道德实在论(“自在的善”),而且驳斥了康德和功利主义立足于抽象的道德规则的伦理学,他认为它们都是以外在的权威和标准压制生命的本能条件,本质上都是虚无主义。他的道德视角主义否定了道德的绝对价值和客观标准,认为没有道德事实,只有对现象的道德解释。一方面,解释总是多元的、多视角的,因而道德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一切道德要求都必然关联着内在根据即生命的本能条件,没有无奈件的道德要求。尼采的道德视角主义在我们今天的道德话语(比如“内在理由”的伦理学)中仍有活力。

  • 标签: 尼采 道德 视角主义 柏拉图-基督教道德 功利主义
  • 简介:阴阳"是传统中国哲学的古老学说。在古代中国,情感主义者(如孟子和王阳明)都没有把阴阳作为其道德理论的基础,但事实上,中国的阴阳思想为18世纪欧洲情感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情感主义伦理学中,"阴"可以理解为潜在能力,"阳"可以理解为理性目标,二者具有必然的补充性。阴阳可以视为个体和整体意义上的道德情感论的基础,并有可能通过阴阳范畴将情感主义伦理学加以规范化。

  • 标签: 道德情感主义
  • 简介:由于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信念都指向孔子,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孔子是一个道德主义者。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孔子并不认为单一的道德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他更不认为对人做严格的道德要求就可以改变人的品行。

  • 标签: 道德主义 孔子 不道德 道德水准 基本价值观 恐怖主义
  • 简介:权力市场和道德市场是一对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矛盾,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曾出现过此消彼长的情况。在转轨经济中,权力市场对道德市场的拨作用日益明显,影响道德市场向良性发展。

  • 标签: 权力市场 道德市场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 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进步节奏不断加快,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再按照传统方式按部就班的进行;而呈现出加速度和跳跃式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利益关系、目标追求、价值观念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而沉重的变迁。

  • 标签: 小学德育 反道德现象 解决策略
  • 简介:道德相对主义在为人们缓解与排除价值困惑的同时,到底给人的道德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应如何面对相对主义伦理观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化使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理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

  • 标签: 学校道德教育 道德相对主义 价值困惑 道德生活 伦理观 为人
  • 简介:<正>任一社会都是有机的整体,其中的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中国当前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由此推动的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文化方面的相应进步。因此,哲学这一社会发展的目的理念与文化进步的基本价值观念的提供者,在中国历史转折的这一关键时期,责无旁贷地应当承担起自己的重负。中国哲学重建的必然性,正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并形成一种呼声。

  • 标签: 科学主义 中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本体论 西方哲学 逻辑实证主义
  • 简介:我认为每一种伦理学研究方法或者伦理学理论都应该吸收康德学派的思想,因此,我们所有人都不得不或应该承认,我们受到了康德的创新性的影响,且在许多领域都受到了他清晰的历史观和概念性的道德观的影响。我将要从康德绝对命令和假言命令之间的区别展开讨论,我认为康德是第一位以某种明确的方式来阐述这两者之间区别的哲学家。我将要讨论dasGute(good,善)和dasWohl(well,福)之间的区别,我相信二者的区别使康德有效地发现了“事物的善的状态”这种观点,或至少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了那种观点的含义。我还会讨论,康德对道德内在特性的强调,何以能为美德伦理学和关怀伦理学提供重要启示,甚至也能对结果主义产生影响(尽管较少),因为适当地关注康德就内在生活所说的一切能帮助结果主义者形成并区分他们自己那些自相矛盾的观点。

  • 标签: 绝对命令 假言命令 幸福 内在性
  • 简介:我丈夫是一个电视主义者,我也是。当然,当初我们并不是因为电视才谈恋爱的,而是恋爱以后,准确地说是结婚近一年以后,在我们终于有了可以买一件家用电器的钱,商量买什么的时候。他说:买什么都行,除了电视。我一听这话,“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不由得像林妹妹一样,“半个字也不能吐,只是怔怔地望着他。”因为,我早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一个没有电视的家。一次我在同事家聊天,说到电脑,我说,我恐怕与电脑无缘了,因为我丈夫是电脑的。这时,坐在电脑前半天没吱声的男主人说话了:还真有这种人,买不起什么就说他不要什么,就什么——想必

  • 标签: 电视 丈夫 主义 电脑 家用电器 俄苏文学
  • 简介:个人私德是道德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道德追求的价值指向。社会主义道德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价值准则。传统道德文化中基于社会道德对个人私德的追求与实现,与当前社会主义道德中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具有一致性。我们应从传统道德文化中对个人私德的偏重入手,对社会公德、个体道德等概念进行具体界定,努力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标准的个体道德完善。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个体道德 价值 考量
  • 简介:摘要调查作为基本的研究方法对于许多理论和实践活动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事业,集中论述了道德调查在了解社会实际道德情况、推行道德建设策略和检省道德建设运作机制方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道德 道德调查 道德建设
  • 简介:孟子的道德哲学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情感主义学说。这一学说以其“四端”之情为基础,主张任何美德规范和体现美德的行为规范最终源自人类天生的不由自主的情感。他的规范伦理学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主义规范美德伦理学,他所提出的评价性概念,如“仁”、“人”、“君子”和“不仁”、“非人”(“禽兽”)、“小人”等,实质上是针对道德主体的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美德规范(人性的应然之规定)。在孟子看来,美德与行为规范并非源自对外部世界的经验或理性的认知,而是源自人类天生的情感,因此,最有效的道德教育手段不是灌输关于外部世界(包括社会)的经验知识或理性知识,而是“反求诸己”,培养和发展道德主体内心原本就有的“四端”之情,只要保有它们并加以体验扩充,就能“知性”、“知天”,“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充分反映了儒家哲学的根本特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 标签: 孟子 道德情感主义 美德伦理学 “四端”
  • 简介:摘要当我们以道德的观点观察中国社会时,经常看到这样令人困惑的现象在观看或聆听某位英雄或道德模范所做出的非凡善举时,人们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但是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他们却不肯做一些举手之劳的善事。这些非凡的善举是利他主义的,是道德义务的典范,人们却轻于履行。对很多人来说,面对利他主义行为也许正是对自己平时不履行道德义务的心理补偿。起码对某些人来说,对利他主义更容易使自己逃避应尽的道德义务,利他主义的行为在道德上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以他人的利益为重,替他人着想,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人,这是道德高尚的表现。

  • 标签: 利他主义 道德义务
  • 简介:表达主义是元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本文首先介绍了表达主义的相关理论。表达主义的最新发展代表是艾伦·吉伯德,他将规范性的思考等同于计划。本文在阐释其表达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道德分歧产生的原因以及分歧得到化解的方式。

  • 标签: 表达主义 艾伦·吉伯德 元伦理学 道德分歧
  • 简介:当前人们在谈论加强德育和道德建设时,不少人提出抵制和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意义的话题:因为道德相对主义否认道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的标准,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主观化、情感选择主观化、情感化,全然由个人所处境况和兴趣爱好所决定:这种道德论对于我们引导青少年和干部群众明辩道德是非、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遵行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原则规范,吸收人类历史上有价值的道德资源,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极为不利的。

  • 标签: 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价值观 社会主义道德 道德建设 道德判断 道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