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学者汉语上古研究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其中传统、近代时期上古研究主要借鉴清代学者的成果;以高本汉理论传入为契机,现代上古研究形成规模;战后,日本汉语上古研究得以迅速发展,大家辈出,构成了当代上古研究的兴盛局面。本文关涉到日本学者汉语上古研究历史以及基本问题的探讨,也叙及日本学者对日语汉字音与汉语上古关系研究情况。

  • 标签: 日本 上古音历史 基本问题 日语汉字音与上古音关系
  • 简介:本文以姚文田的古音研究为例,分析了清代古音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古音学研究对上古这一研究对象界定模糊的事实。通过对上古研究资料的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上古没有可参考的韵书,韵文也很缺乏,选择《诗经》韵文作为音系的代表.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众多古音学家不约而同的“无奈”选择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清代古音学虽然无法严格界定上古的范围,却在相同的对话空间中将上古的研究不断推向鼎盛阶段。但要保持上古研究的发展与壮大,就不应停留于对《诗经》的研究,而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争论、不断去开拓,延伸汉语研究的理论深度与生长空间。

  • 标签: 上古音 《诗经》 姚文田 研究对象
  • 简介:研究语言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和依据文献材料的语文学方法。历史比较法以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为前提,如果缺乏这种可资比较的材料,只能采用内部拟测法。内部拟测法根据一种语言的材料,着眼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从共时分析中得出历时的结论。语文学方法也是只就一种语言的材料探索语言的演变过程,因而有人把它看成内部拟测法的一个变体。汉语上古的研究,经过清儒的考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考证文献只能得出音类,要揭示音系的面貌,还得拟测出各个音类的音值。拟测上古的工作开始于二十年代初。由于现代汉语的方言及不到上古,亲属语言没有深入研究,历史比较法用不上,因而需要把传统的语文学方法与内部拟测法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实现这种结合的第一个人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后来,王力、董同和、李方桂等学者又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使上古系的轮廓逐步明朗起来。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上古研究中谐声原则与声母的拟测,韵尾的拟测,诗韵与主要元音的拟测等主要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评论。

  • 标签: 高本汉 内部拟测法 汉语上古音 上古音系 历史比较法 元音
  • 简介:安远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部,地处闽、赣、粤三省交汇处,是一个纯客县,其方言属于客家话于信片。本文依据上古类学对安远话声母系统进行分辨,发现它含有一些明显的上古特征遗存,如: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娘日归泥、晓匣归见溪群等。

  • 标签: 安远方言 声母系统 上古音 遗存
  • 简介:上古韵部划分是上古研究的核心部分,韵部划分至清代虽已渐臻完备,但学界对韵部进行再划分的工作一直未断。李新魁先生在二十九部基础上分出祭、废、至、队、曷、桓、戈七部,将上古韵部分为三十六部,其分部的依据不合理,故不必立祭、废、至、队、曷、桓、戈七部。

  • 标签: 祭部 废部 至部 队部 曷部 桓部
  • 简介:上古研究》中,李方桂认为r介音对后面的主元音有一种中央化的作用。我们全面考察了李先生自己的音变体系。认为r介音央化说值得商榷:从音变形式看.不是简单的央化。从音变动因看,不是单纯的r介音作用。

  • 标签: 介音 音变 上古音 变体 元音 札记
  • 简介:黄永镇著《古韵学源流》于1934年出版,书中在黄侃古韵28部的基础上提出了肃部(即幽部人声)独立说,早于王力1957年提出的觉部独立说23年。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功不可没。

  • 标签: 黄永镇 黄侃 王力 肃部 觉部
  • 简介:<正>陈第(1541—1617),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语言学家,也是当时保卫我国北方领土的著名将领。所著《毛诗古音考》(1606)、《屈宋古音义》(1614)和《读诗拙言》(附于《毛诗古音考》后),是我国古音

  • 标签: 陈第 古音学 《毛诗古音考》 古音研究 “叶音” 平声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3
  • 简介:    5.王力(1936)对南北朝的分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古音的关键时期,把魏晋时期的语音(古音)看作从上古到中古音演变的转折点,张万起的《中古汉语特点和汉语史分期》

  • 标签: 分期综述 音分期
  • 简介:<正>《语言文字学》1990年第一期,载有马玉山同志的《古音通假商兑》一文(以下简称“商兑”),对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的古音通假定义、区分标准,及其所举例字提出了异议。笔者不敢苟同,故撰本文略陈固陋,以就教于诸位学者同仁,同时兼与“商兑”一文的作者商榷。(一)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高校通用教材《古代汉语》中说:“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

  • 标签: 古音通假 通假字 商兑 《古代汉语》 汉字的形体 本有其字
  • 简介:一、奇异的黑陶文化带考古发现,距今4500—4000年我国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下游有一个内陆彩陶文化带和沿海黑陶文化带同时处在较高的水平上。这两个文化带之间的制陶技术,从捏塑到轮制,从素面厚胎到淘洗、薄胎、磨光、挂彩或陶衣、纹饰以及器形都可以看出有了一定的交流和影

  • 标签: 黑色文化 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 考古发现 黑色崇拜 山海经
  • 简介:读幼儿园时,妈妈带我去少年宫看了古筝表演,我说我也要古筝。第二天,妈妈就为我买了一架雕着精美花纹的古筝。

  • 标签: 古筝 幼儿园 少年宫 妈妈
  • 简介:古音韵是我国古代汉语字音中声、韵、调三要素的总称。初学者一接触它,畏难情绪油然而生,原因有几点:一是没有现代音韵知识作基础,听课时,感到莫名其妙;一是觉得内容枯燥,提不起兴趣;一是认为古音韵远离现实生活,学了用处不大;一是方法不当,下了功夫难掌握,就打退堂鼓。上述四点,除要巩固专业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改进方法以外,要解决学习古音韵的认识问题。

  • 标签: 古代汉语 反切下字 反切上字 学习态度 被切字 通假字
  • 简介: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分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结合研究对象,可把音韵学细分为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四个部分(略去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现代语音)。古音学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特别是《诗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研究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今音学以《切韵》、《广

  • 标签: 古音学 学知识 应用说
  • 简介:作为清代古音学研究的集大成者,江有诰在古韵分部、阴入相配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得益于他对材料的广泛占有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吸收,并在方法上积极探索从而做到"后出转精"。当然,受时代、个人的局限,其古音研究在韵部分类上未能至于尽善,未能形成阴阳人相配的韵部系统。

  • 标签: 江有诰 古音学 古韵分部 阴入相配
  • 简介:<正>在清代古音学的研究中,段玉裁(1735——1815)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的古音学的代表作《六书音均表》虽然是在前辈学者陈第、顾炎武、江永以及他的老师戴震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完成的,但却有极大的发展。古音研究的某些新的领域还是他亲自开拓的,从而把古音研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对后世影响极大。

  • 标签: 段玉裁 入声 合韵 古音研究 戴震 《六书音均表》
  • 简介:惠威F10是一套拥有15英寸低音单元的独立2.0声道Hi-Fi扬声器,它不但拥有异常复古的整体风格设计,还融合了惠威领先的专利电声技术,惠威F10的设计灵感来自那些古老的扬声器。这款音箱的箱体全部采用实木精细雕刻而成,惠威的工程师用众多带着古典烙印的曲线和花纹装饰了F10.

  • 标签: F10 惠威 音箱 HI-FI 低音单元 风格设计
  • 简介:汉语语音史、语音学史的深入研究,有赖于断代语音学文献的发掘和考证。对断代的语音史、语音学史文献研究得越深入,得出的结论就越中肯。古音学史上对宋代的古音学研究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这段时间古音学研究的人物、文献以及学术成就的全面系统的材料。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张民权《宋代古音学与吴械〈诗补音〉研究》,此书是商务印书馆2004年度语言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被列入“中国语言学文库”第三辑,

  • 标签: 古音学研究 文献考证 学史 宋代 编后记 中国语言学
  • 简介: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周前的教育特别是上古教育的状况及其观念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生存技艺的传授是每个民族教育的共同主题,而中国上古的教育除“生存教育”外,还肩负着“祭祀与养老”的任务,因而形成了中国教育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伦理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一直重视“礼”与“德”的教化。尧舜时期,逐步形成了“德化育民”的政教观念。

  • 标签: 生存教育 养老 祭祀
  • 简介:<正>从全球范围内考察,人类揖别长达350万年茹毛饮血、穴居洞藏的蒙昧岁月,进入昂首屹立、踌躇满志的文明时代,只不过区区六千年光景。在由亚非两大洲构成的东方世界中,巴比伦、埃及、巴勒斯坦、印度和中国最早跨入奴隶社会的门槛,开启了全球文明的五大源头。文明之源的根本动力,是对生命、社会和宇宙的不断求索。求索过程中美好愿望与严峻现实的必然反差,构成了人类生存状态中饱含生机的危机。当这种危机通常由较成规模并稍具演出场面的严肃诗体表达出来时,悲剧也就随之诞生了。所以文明的发源,必然伴随着悲剧的弦歌。在公元前4千纪到前6世纪的上古

  • 标签: 巴比伦文明 希伯来 约伯 巴勒斯坦 埃及人 奥西里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