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从泌尿道微生物群被发现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群可能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发挥作用。一些对女性泌尿道微生态的研究可能会加深对泌尿道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本文主要阐述了女性泌尿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尿路疾病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女性 微生物群 尿路感染 膀胱,过度活动性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与加剧,在患者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推动尿路和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治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迫在眉睫。我们要科学规划,大胆突破,引入疾病全程管理、多学科综合诊治等理念,加强尿路和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临床与科学研究,加快推动基层医疗同质化发展,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助力我国尿控事业蓬勃发展。

  • 标签: 尿控 下尿路 盆底功能障碍 规范化 全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双侧同时内镜手术(SBES)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收治的24例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实施双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统计治疗前、后的血常规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结石清除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BES手术,术后血红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指标均更低于术前,比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期结石清除率高达87.5%(21/24),且仅有4例出现非严重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结论:给予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患者实施双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红蛋白与肾功能指标,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患病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侧同时内镜手术 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 手术治疗效果 俯卧分腿位 肾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沙唑嗪联合托特罗定治疗伴尿路感染的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伴尿路感染的老年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口服多沙唑嗪)和观察组(42例,口服多沙唑嗪和托特罗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存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尿急发作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PSS、QOL评分及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PSS、QOL评分及Qmax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尿急发作次数、排尿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的剩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在排尿开始时的膀胱压低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沙唑嗪联合托特罗定可缓解老年PD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症状,且可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帕金森病 老年人 酒石酸托特罗定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儿童尿路功能障碍(LUTD)临床多见,可表现为各种下尿路症状、发生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LUTD多由先天性脊髓发育不全等引起;非神经源性LUTD则主要由尿路功能发育成熟延迟和不良排尿习惯等多种因素所致。LUTD诊断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尿常规、尿流率-残余尿和泌尿系统B超等检查。病情严重者需要膀胱压力/流率或影像尿动力等评估。尿动力检查是诊断和制定治疗LUTD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对LUTD症状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下尿路功能障碍 症状 诊断 尿动力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治疗中,以不同生理阶段为依据实施相应治疗方案的效果探讨。方法:此次研究时间为2020.9-2021.9,于此时段内分别抽选青春期患者、生殖期患者、绝经期患者,各组均由40例尿路感染患者构成,各生理阶段患者经抽签法再行分组,20例/组,分别为单一组、联合组,单一组患者均行抗生素疗法,青春期联合组患者、生殖期联合组患者以此为前提,再予以口服宁泌泰(1.14g/次,每天3次)用药方案,绝经期联合组患者实施抗生素疗法的同时,再联用雌激素药物方案。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均较单一组高,P<0.05。结论:抗生素药物方案对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均有良好效果,依据生理阶段差异,再联合使用相对应药物方案,能够促进临床疗效。

  • 标签: 临床疗效 女性下尿路感染 生理阶段 抗生素
  • 简介:摘要非器质性的尿路功能障碍(nLUTD)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患,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此类患儿经常共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其中最多见的精神疾病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同时,ADHD患儿出现nLUTD的比率也较正常儿童显著增加,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缺乏。本文就ADHD和nLUTD之间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下尿路功能障碍 共患病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结石成分分析的饮食干预对于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收集观察组2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给予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低,复发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结石成分分析 尿路结石 饮食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合并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属于常见疾病,该病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引起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尿源性脓毒败血症,这种情况,临床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其关键是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要合理的选择,同时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尿路结石 复杂性尿路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路结石临床治疗中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收治的尿路结石患者60例展开研究,结合患者自主意愿,将使用药物治疗的30例视为对照组,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30例视为观察组,对比患者治疗后、手术后出现腰腹部疼痛、血尿、感染的案例数,统计患者治疗无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的腰腹部疼痛、血尿例数少,感染例数多于对照组,对照组无效治疗案例数偏多,(

  • 标签:
  • 简介:摘要尿路功能障碍(LUTD)指膀胱尿道在储尿期和(或)排尿期存在的功能障碍,分为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两种类型,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上尿路损害。尿动力学检查(UDS)能客观地反映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功能及预测LUTD对上尿路的影响,是临床制定精准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但是,国内儿童UDS的开展尚未普及,影响了LUTD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儿童LUTD和儿童UDS的临床应用作一述评,以期为提高儿童LUTD的诊治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 标签: 儿童 下尿路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尿路微创手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6年9月全国87家医学中心行膀胱、前列腺、尿道相关微创手术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分为痉挛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并分析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275例,年龄65~96岁,平均(73.4±6.1)岁。606例(47.5%)发生膀胱痉挛。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痉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便秘、术前应用影响膀胱功能药物和手术部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民族、体重指数(BMI)、吸烟、饮酒、咖啡因摄入、婚姻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310,P=0.007)、男性(OR=0.595,P=0.030)、术前应用影响膀胱功能药物(OR=0.510,P=0.002)、便秘(OR=0.627,P<0.001)是老年患者尿路微创手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越大、男性、术前应用影响膀胱功能药物、合并便秘是老年患者尿路微创手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术前进行针对性干预,可预防膀胱痉挛发生。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外科手术,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泌尿外科门诊老年男性患者尿路症状(LUTS)的现况,探讨LUTS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我国22个城市115家医院的3 217例60岁以上男性泌尿外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问卷分析。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问卷表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问卷表。通过IPSS评分评估LUTS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共有2 860例(89%)患者存在中重度LUTS症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吸烟(P=0.033)、支付方式(P=0.013)为老年男性重度LUTS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LUTS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年龄、吸烟和支付方式独立相关。我国老年男性LUTS患者就诊意识低、就诊时间晚,需加强国内LUTS的宣教工作。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老年人 男(雄)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用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诊治的86例尿路感染患者做本次研究,重点分析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统计尿路感染患者临床治愈后,通过采取全面、合理、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后、6个月内再次发生类似尿路感染事件的患者例数及相应概率。结果:通过进行积极、有效的、有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后,不同影响因素患者尿路感染再发生率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对尿路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正确实施能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发生类似尿路感染事件的概率,更好的帮辅患者,尽快治愈尿路感染,同时增强患者自主防御意识,促进两性健康、预防复发。实用性高,可供基层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观察上尿路结石治疗运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1-2022.1我院收治上尿路结石患者(n=80),按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超声,n=37)以及实验组(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n=43)。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总时长、预后活动耗时、术中出血量以及产生并发症概率。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总时长、活动耗时、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输尿管硬镜 钬激光碎石 上尿路结石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55~65岁中老年女性尿路症状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该人群尿路症状列线图模型,协助临床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人群尿路症状的发生率。方法横断面研究,以2013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798例55~65岁的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该人群尿路症状相关基础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该人群尿路症状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在798例被调查的55~65岁中老年女性中,尿路症状患病率为81.08%(647例),尿路感染占比21.48%(139例);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阴道分娩、盆底Ⅱ类纤维肌力、盆腹协调性、心理健康评分为55~65岁中老年女性尿路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99、2.681、0.895、0.658、1.057,P=0.010、0.030、0.040、0.010、0.038);并利用这5个风险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651,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6.9%、58.9%,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患病概率基本相同。结论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55~65岁中老年女性尿路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该人群列线图风险模型,经验证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准确、有效地预测55~65岁中老年女性尿路症状发生的风险,从而协助临床医师筛选高风险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55~65岁中老年女性尿路症状的发生率。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危险因素 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