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特点及操作方法。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特点及操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拔牙时间10~45min,平均20min,拔牙功能率100%。拔牙后有局部轻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经消炎药物2~3天症状消失,无邻牙损伤术后出血及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制定手术方案的使手术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具有针对性,提高手术动作的效率,尽力减小创伤,预防并发症,最终保障手术成功。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特点 操作
  • 简介:摘要下颌第三磨牙率较高,约占52%。下颌第三磨牙常因反复冠周等炎症,第二磨牙远中龋、食物嵌塞,下颌关节紊乱、颌骨囊肿、正畸及修复等需要及时拔除。由于下颌第三磨牙所处的解剖部位特殊,后有强大的下颌升支、前有第二磨牙阻挡,其冠根变异较大,视野不清等,于致拔除操作困难。拔除这类牙以往占时间较长,出血多、创伤大,断根历时更长。术后局部肿胀,开口受限,干槽症较其他牙常见。要避免术后并发症,首先就要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唾液浸蚀暴露的骨面。术前仔细地了解评估阻力,掌握消除阻力的技术技巧,术者采用高速涡轮牙钻的准确切割加双骨凿的旋转力及轻击力,能短时高效消除邻牙阻力、冠根阻力、骨阻力,在结合增隙挺拔技巧使得拔牙时间大大减少,从而减少减轻术后并发症,实现省时、省力、顺利、安全拔除下颌第三磨牙

  • 标签: 阻力阻生 下颌第三磨牙 拔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微创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护理配合方法及重要性。方法:在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 在我院接受微创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例,回顾性分析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统计其治疗效果,评价护理配合的效果。结果: 10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 5~58min,平均( 31.45±3.97) min,术后创口愈合情况良好,术后均未出现牙体松动或感染的情况。结论:对接受微创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护理来说,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工作,才能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术后护理保障患者康复。

  • 标签: 微创拔除术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护理配合
  • 简介:水肿、疼痛和张口受限是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患者必然产生的症状,受到包括手术难易程度、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何减轻术后反应获得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广泛关注.根据文献资料,减轻下颌第三磨牙术后反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技术的改进等.其中,寻找更好的手术策略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近3年来关于不同手术策略影响术后反应程度的文献,其中的手术策略主要包括不同的翻瓣方式、新辅助手术技术和不同的缝合方法等个方面.

  • 标签: 磨牙 第三 阻生 拔牙 术后反应 翻瓣 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微创手术拔除下颌近中齿,与高速涡轮手机拔除方法和传统拔除法相比较,以研究是否能更有效地减轻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下颌近中齿120例随机分为组,球钻去骨暴露牙冠,使用仰角手机配合加长车针行多次T型截冠,去除牙冠,微创拔除。高速涡轮组配合加长车针,T型截冠,其余操作均一致。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较,观察术后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以及VAS评分,化验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抗溶血链球O水平,月后检查临近第二磨牙牙周情况。结果:术后组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疼痛感觉,微创手术组相比高速涡轮组与传统手术组术后症状反应明显较轻(P

  • 标签: []阻生齿 微创拔牙 T型截冠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阻生牙临床治疗探讨。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进行阻生牙确诊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待到所有患者的阻生牙类型确诊后,给予相应的手术疗法进行干预。记录患者手术的各项数据,研究患者拔除阻生牙后的并发症、创口愈合等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属于下颌第三磨牙,经过临床拔除治疗,有3例患者出现临牙的不适表现,治疗后的随访调查可知所有患者的创口均已经恢复正常。结论阻生牙给患者身心带来的压力和痛苦较大,需要患者及时就诊治疗,同时医生也要熟练掌握阻生牙拔除的技巧,围术期对病患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疾病的尽快康复。

  • 标签: 下颌 阻生牙 第三磨牙 拔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下颌第三磨牙进行拔除手术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2016年收治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治疗且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00例临床数据作为分析来源,对此类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后归纳诱发术中发生并发症因素并据此制定合理防治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41例出现术中并发症,5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而在59例患者中有34例术中术后均有并发症出现;导致发生手术并发症原因如下术者操作不当,没有重视保护措施;没有选择合适的拔牙手段导致造成严重创伤;术前没有准确估计牙阻力情况。结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并发症,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恢复,应在术前做好全面检查并掌握牙阻力的具体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拔牙方式,操作时保持轻柔且做好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发生并发症。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临床操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治疗患者60例临床手术操作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拔牙时间平均为36±10min,无邻牙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根据手术方案选择器械,如有条件,可选择骨钻去骨及分开牙冠或牙根。有能迅速去除且不用凿及锤时震动的痛苦等优点,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操作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试图通过分析下颌第三磨牙方式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的关系,为预防性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成为拔牙适应证提供资料。方法选取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2325名,对其病历资料和曲面断层片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不同生角度、高度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结果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患龋率0°-30°组为4.15%,31°-60°组为13.80%,61°-90°为14.52%,组间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高位)组为14.08%,B(中位)组为13.03%,C(低位)组为5.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度为31°-90°下颌第三磨牙,以及中位和高位下颌第三磨牙应当进行预防性拔除,以预防相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 预防性牙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拔除下颌水平第三磨牙的患者护理。方法 选取 2014至 2016年在我院拔除下颌水平第三磨牙的 36800例患者,以手术伤口、术后反应与术后随访评价护理应用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伤口小及术后反应轻,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电话随访患者均表示对整个拔牙过程较满意,恐惧感减轻。结论 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是下颌水平第三磨牙微创拔除术成功的保证。

  • 标签: 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 微创拔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种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方法比较,得出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分两组,第一组采用锤凿增隙法,第二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拔除与挺凿增隙(联合法)相结合。结果联合拔除法无论在缩短拔牙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减少上都优于锤凿增隙法。结论联合拔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锤凿增隙法 联合拔除法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避免由拔除下颌埋伏第三磨牙所引起的下牙槽神经损伤.方法:采用正畸和外科手术联合的方法,以导萌和拔除两步拔除患牙.结果:全部18例患牙均顺利拔除,术后无1例出现下牙槽神经受损情况,无1例出现干槽症.结论:此方法可减少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危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医生操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正畸 埋伏阻生牙 拔牙 两步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骨刀在下颌第三磨牙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 2016 年 1月~ 2019 年 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 患者中选择 40 例需要进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 的患者纳入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 20 例使用超声骨刀作为实验组, 20例使用高速涡轮机 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拔牙手术 时间、术后疼痛及 肿胀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牙手术 时间分别为( 21 .67±3.10) min、( 15 .95±2.7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 较对照组轻微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超声骨刀用于下颌第三磨牙 较传统高速涡轮机 相比可以降低减轻术后反应,但不能缩短开窗时间。

  • 标签: [ ]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超声骨刀 高速涡轮机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在下颌第三磨牙(impactedmandibularthirdmolar,IMTM)拔除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根尖片或曲面平展片检查显示下颌管(MC)与IMTM根尖相邻或相重叠的病例55例(60颗牙),行CBCT检查,根据CBCT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判断IMTM周围组织情况,采用涡轮钻分牙拔除IMTM。结果55例患者均未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情况。结论CBCT较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成像更清晰,定位更准确,尤其有利于颊舌向位置关系的显示。对于中低位的IMTM应行CBCT检查以避免拔牙过程中损伤相邻组织结构。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
  • 简介: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手术切口对拔除低位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8~30岁未萌出的双侧低位水平下颌第三磨牙患者35例,随机选取患者的一侧磨牙列,采用信封切口的手术方案(A组),另一侧采用角形切口(B组)。采用同种拔牙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反应(局部肿胀、疼痛和术后开口受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第2天,B组术后重度肿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开口受限程度及术后疼痛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手术切口设计与术后肿胀程度相关,信封切口术后肿胀发生程度较轻。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低位阻生 信封切口 角形切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在拔除舌侧位下颌第三磨牙中的截骨设计和手术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颗舌侧位下颌第三磨牙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其截骨设计为1条矢状向和2条横向的截骨线,以去除面和舌侧的骨板。记录手术成功率、去骨方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所有牙均顺利拔除,平均用时13.92min(6~24min)。9例(40.9%)为整体去骨拔除,6例(27.3%)为分块去骨拔除,4例(18.2%)为牙-骨连体拔除,3例(13.6%)为去骨分牙拔除。22例(100%)创口均一期愈合。2例(9.09%)出现暂时性舌神经功能障碍,1例(4.55%)出现暂时性下牙槽神经功能障碍。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后,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结论:使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舌侧位下颌第三磨牙,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舌侧位 超声骨刀 舌侧去骨
  • 简介:目的探讨胶原蛋白海绵预防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308例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后拔牙创内放入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拔牙创内不放入任何药物。术后1周进行随访,记录术后出血、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及干槽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术后出血、张口受限及干槽症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拔牙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术后拔牙创内放置胶原蛋白海绵可有效预防下颌第三磨牙齿拔除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胶原蛋白 阻生牙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速涡轮机法与传统锤凿法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中、低位下颌近中斜位第三磨牙患者,分别采用高速涡轮机法和传统锤凿法对同一患者两侧阻生牙分期进行拔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并嘱患者术后第2天、第5天复诊,检查并统计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拔牙后出血和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速涡轮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0±3.85)min,显著低于传统锤凿组的(17.27±4.47)min(P<0.05);在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发生率等方面,高速涡轮机组亦显著优于传统锤凿组(P<0.05);在干槽症、术后出血和下唇麻木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除下颌中、低位近中斜位第三磨牙时,高速涡轮机法较传统锤凿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高速涡轮机法 传统锤凿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术 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