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重症监护室2例Pierre-Robin序列征患儿行下颌牵引的护理体会。方法在下颌体部近角处设计斜行线,予以截断前后皮质,置入延长器,在线两侧固定延长器,延长柄自耳垂下方引出,每天以0.8~1.0mm的牵张速率直至达到满意的牵引效果。术前护理重点为病情监测、体位及营养护理。术后护理主要侧重于延长器的护理、气管护理及营养护理。结果本组2例患儿舌后坠及呼吸困难得到明显的改善,牵引期间延长器柄固定妥当,未发生回旋,术后2周复查喉部CT提示内部牵引效果满意,咽腔开放,气道通畅。延长器置入口处伤口无感染。结论下颌牵引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气道梗阻。

  • 标签: Pierre-Robin序列征 下颌骨截骨-延长器置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98例外院下颌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导致中、术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科学、有效地针对性止血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98例外院下颌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诊断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分析下颌大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提出有效地止血方案。结果98例患者体格检查和凝血功能测定均为正常,中、术后止血彻底,术后3d引流量<5mL,引流管成功拔出,未见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导致下颌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有患者自身体质以及凝血机制障碍,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手术中局麻药具有反射性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及在切开粘膜后分离咬肌和下颌未在骨膜下剥离,和磨操作不当损伤血管导致大出血等相关因素,通过对相关临床病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止血方案,止血彻底,术后3d引流量<5mL,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下颌角截骨术 外院 大出血 止血方案 综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内入路下颌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3年3月~2024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口内入路下颌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研究组),记录并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更高,负性情绪评分更低,护理依从性更高,不良事件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口内入路下颌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可以帮助护士提升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其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口内入路下颌角截骨术 围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负性情绪 不良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角的临床效果。方法199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下颌术后产生第二下颌角伴下颌边缘不流畅或双侧不对称患者39例,男8例,女31例,年龄18~40岁。通过CT行全头颅扫描,应用Mimics 13.0软件建立颅骨三维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线,根据设计线进行二次,并于术后6个月时再次行下颌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修复前、设计后及术后6个月时下颌角角度,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侧对称性及设计结果与最终结果的相符程度,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术后15 d出现血肿,经口腔换药清洁、引流、加压包扎,术后2周B超下观察血肿已吸收,所有患者均无感染、神经损伤及颏突意外骨折。术后随访6个月,39例患者的下颌角角度由术前左侧118.12°±18.08°、右侧114.60°± 16.01°改善至左侧121.28°±6.96°、右侧121.32°±5.88°,术前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4,P=0.045),术后6个月左右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529)。比较各例设计后下颌角角度与术后6个月患者的实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7,P=0.601),且患者均对第二下颌角及面型改善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修复下颌术后形成的第二下颌角,既可避免中损伤下齿槽神经血管束及颏神经,亦可有效改善患者面型。

  • 标签: 下颌角截骨 数字化设计 修复外科 定量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下颌骨折应用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患者下颌骨折采用口内或口内外联合入径进路以小型钛板进行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3~6个月,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5例患者中33例张口咬合关系良好,2例咬合关系轻度不良;32例张口度≥37mm,3例张口度〈37mm,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用小型钛板对下颌骨折坚固内固定治疗,与传统的颌间结扎比较有明显的优点。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坚固内固定 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颧骨L型降低术前、后颞下颌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评估手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中心行颧骨L型降低的女性求美者,利用数字化软件Materialise ProPlan CMF 3.0对术前、后CT进行三维重建,在颞下颌关节的轴位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完成17组有关长度和角度的数据测量,包括轴位面的髁突前后径及矢状面的关节前、上、后间隙。所得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s表示,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选择30例行颧骨L型降低的女性求美者,初诊年龄为(26.19±4.08)岁,范围21~36岁,其中15例年龄<25岁,15例年龄≥25岁。术后轴位面的髁突前后径(9.406±1.241) mm,略大于术前(9.259±1.276) mm,差值为(0.146±0.388) mm;术后矢状面的关节前、上、后间隙分别为(1.080±0.537) mm、(1.598±0.591) mm、(1.239±0.568) mm,略小于术前(1.193±0.533) mm、(1.907±0.755) mm、(1.670±0.926) mm,差值分别为(0.113±0.409) mm、(0.309±0.711) mm、(0.431±0.78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13项测量指标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颧骨L型降低会对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带来轻微改变,但通过自身代偿,颞下颌关节能适应这种改变并达到新的平衡,不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安全的轮廓美容手术。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颧骨L型截骨降低术 咬合功能 代偿能力 数字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重度拇外翻患者,选用Scarf联合Akin的疗效。方法:选50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Scarf,观察组行Scarf+Akin。对比并发症、足功能等指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TSP(颈侧籽位置评分)、IMA(第1、2跖骨间角)、AOFAS(足功能评分)、HVA(拇外翻角)、并发症发生率均优(P<0.05)。结论:Scarf+Akin的应用,可以很好矫正畸形,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Scarf截骨术 Akin截骨术 中重度拇外翻 足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5至11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就诊的PruzanskyⅡ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术前拍摄CT,通过Mimics 19.0设计方案,制备金属手术定位片。中在手术定位片的引导下,行半面短小畸形的、牵引器置入。待牵引达到术前设计的长度后结束牵引,拍摄CT。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Control对术前和牵引完成后的2组下颌数据进行配准,随机选取面上的6个点获得误差值,取其平均值记作面之间的距离误差,同时计算面之间的夹角,记作角度误差。距离误差采用2 mm作为参考值,角度误差采用5°作为参考值,在SPSS 25.0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组10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男6例,女4例,年龄3~8岁,平均4.9岁,左侧3例,右侧7例。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器置入,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儿均随访1年,牵引成效果良好,面部不对称改善明显,咬合平面偏斜的情况基本矫正。通过Geomagic Control配准,可直观展现术前和术后下颌的误差分布,2组下颌拟合的误差为(0.94±0.92) mm。面之间的距离误差为(2.05±0.40) mm,角度误差为(4.76±1.95)°,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下颌具有可行性,精确性较高,有利于术前设计方案在中实现,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半侧面部偏小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骨生成,牵张 手术定位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手术导航机器人系统辅助下颌的精确性及稳定性。方法选择就诊于泰州市人民医院的下颌角肥大患者1例,女性,27岁,应用三维打印技术,根据其头颅CT扫描数据制作5个同样的下颌模型。搭建下颌导航机器人系统,将头颅三维数据导入FaceGraph软件形成虚拟三维图像,并按照"理想线"的标准预设线;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模型局部表面特征,将其与虚拟三维图像进行配准;机械臂通过信号传输连线将臂间关节角度值传输至主机,在对机械臂空间建模的基础上,运算得出机械臂末端的实时位置信息,经过以上步骤,将虚拟空间、现实空间的坐标以及机械臂的相对位置进行统一。在导航系统的辅助下,由者操作末端机械臂分别在5个下颌模型上完成手术。采用SPSS 20.0软件,对5个模型的总体40个偏差数值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模型实际线与软件中预设线的偏差情况,并对5个模型各自的偏差数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不同模型间的偏差有无差异。结果在对下颌模型进行模拟的实验过程中,机器人末端铣刀运行平稳,能够根据实验前设定的线行走;在预先设定的位置计算实际线与预设线的总体偏差值为(0.92±0.43) mm(95%CI:0.78~1.05 mm),对5个模型后的偏差值进行方差分析,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20,P>0.05)。结论在者控制下,导航机器人系统能够按照预设的线精确、稳定地对下颌模型进行

  • 标签: 空间导航 模型 下颌骨 截骨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跖骨近端闭合楔形(proximal closing wedge osteotomy,PCWO)联合Akin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度外翻患者45例(50足),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40.1±13.0)岁(范围17~67岁)。50足均采用微创PCWO联合Akin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通过X线片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跖趾关节远端固定角(distal articular set angle,DASA),趾骨间角(interphalangeal angle,IPA),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第一跖骨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并计算前后差值。结果4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0±2.04)个月(范围12~22个月)。无复发病例,无转移性跖痛。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HVA分别为42.83°±4.63°、12.83°±1.53°、13.49°±1.33°、14.08°±1.49°、14.12°±1.35°,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IMA分别为18.29°±0.94°、7.84°±1.22°、8.31°±1.03°、9.01°±1.08°、9.09°±1.11°,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分别为(50.64±7.94)分、(88.80±2.68)分、(90.10±3.51)分、(91.20±3.89)分、(91.37±3.7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MA评分为(61.00±7.00)分、(90.90±5.02)分、(91.60±4.57)分、(93.20±3.61)分、(93.48±4.9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第一跖骨绝对短缩3.03 mm,相对短缩0.72 mm。结论微创PCWO联合Akin治疗重度外翻可有效矫正外翻畸形,并且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拇趾外翻 截骨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治疗结果
  • 简介:下颌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移植整复下颌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移植修复,而异体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膝内翻型性关节炎经腓骨近端和胫骨高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内翻型性关节炎患者,共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胫骨高位、腓骨近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是观察组血清P与E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内翻型性关节炎患者,不管采用腓骨近端还是胫骨高位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畸形愈合是跟骨折未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所带来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改善患足疼痛、矫正畸形以及恢复患足功能是临床治疗跟骨折畸形愈合的目标,同时也是一大难点。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跟畸形愈合所致症状的力学机制研究,各种作为可以特异性矫正跟畸形、恢复正常跟形态的一类式,在跟畸形愈合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常用的各种跟矫形式技术特点、治疗效果及各自适应证和并发症进行综述。

  • 标签: 跟骨 骨折 截骨术 畸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LeCoeur骨盆三联治疗17髋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的随访分析,探讨治疗大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5例17髋年龄大于6周岁,平均年龄7.5岁,采用LeCoeur骨盆三联治疗,术后石膏固定6~8周,然后开始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3月,对髋关节的评价采用Makay功能评价和髋关节X线的Severin评价。结果15例17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末次随访结果髋关节功能采用Makay功能评价优7髋,良6髋,可2,差2例,优良率76.5%;髋关节X线的Severin评价,优8髋,良6髋,可2差,1例,优良率82.4%。结论对于年龄大龄6周岁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采用LeCoeur骨盆三联及股骨,只要术前积极准备设计周到,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Le Coeur骨盆截骨 股骨截骨 大龄髋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胫骨高位(HTO)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式。胫骨内侧双平面开放和锁定钢板固定技术的应用,使HTO实现了精准化、微创化和标准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长期疗效,HTO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展。临床工作中需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内翻畸形及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骨关节炎所处阶段,年龄和活跃程度需求,以及体重、性别、骨质情况、关节活动度等个体因素,为处于不同阶段的骨关节炎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截骨术 胫骨 适应证 胫骨高位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涉及下颌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实施下颌边缘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90例涉及下颌的OSCC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涉及下颌的OSCC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研究组予以下颌边缘性切除,对照组行下颌骨节段切除,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临床医生完成相关操作。记录两组涉及下颌的OSCC患者手术情况、远期效果、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与病灶间距、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涉及下颌的OSCC患者于术后5年随访成功率均为100.00%,研究组涉及下颌的OSCC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为71.11%、复发率为22.22%、转移率为6.67%,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3.33%、20.00%、6.67%,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WHOQOL-100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随访结束时研究组WHOQOL-100量表评分较之前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下颌边缘性切除治疗涉及下颌的OSCC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其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鳞癌 下颌骨 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