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世界主义要求一种新的一体化方式,一种新的认同概念,这种新的方式和概念使一种跨越界线的共同生活变得可能并得到肯定,使他性和差异不必牺牲在人们假想的(民族)平等的祭坛前。“同一性”和“一体化”将不再是一些人对于他者的霸权或多数人对于少数人的霸权的代名词。世界主义承认他性,但并不将其绝对化,而是寻找一条使其得到普遍容忍的途径。

  • 标签: 世界主义 普世主义 民族主义
  • 简介:一、新世界主义刘擎:我的发言并不是真正的论述,只是想勾勒一下我们已经思考的和正在思考的问题。实际上核心问题是未来中国秩序和世界秩序的关系,其实这是内外双重性的考虑,我们不认为能脱离世界结构来思考中国本身,就像一个人不能脱离外部来思考自己一样。也就是说,世界是包含中国的世界,中国是在

  • 标签: 世界结构 世界秩序 文化理想 国家主权 现代中国 民族国家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世界主义主张全人类都属于同一精神共同体,是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相对立的思想。尽管这一思想有着明显的乌托邦理想主义性质,但确实值得人们向往和追求。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世界主义的传统,既有破“国家中心论”的较低层次的世界主义,也有破“区域中心论”的较高层次的世界主义,还有破“人类中心论”的最高层次的世界主义

  • 标签: 世界主义 国家主义 民族主义
  • 简介:摘要:本文以跨文化叙事为切入点,探究任碧莲的小说《爱妻》中的跨文化思想与世界主义精神。小说借助于跨文化叙事视角,将中西文化并置,展示了任碧莲在普遍主义基本原则之上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差异进而实现民族世界主义的理念;再通过对人物的跨文化描绘,表达了作家倡导文化平等的多元文化认同的世界主义思想;最后随着黄家人和解的大结局,小说主题升华至共同的人性——爱,将作家的普世性人文关怀的世界主义表现的淋漓尽致。任碧莲的作品不仅是连接中西文化的媒介,更是通往世界主义精神的桥梁。

  • 标签:
  • 简介:在线旅游网站开始出版纸媒,也是醉了。明明平媒和图书市场持续低迷,居然还有逆市出书的?美国旅行房屋租赁社区Airbnb于2014年11月17日宣布它们将出版一本生活指南,名叫《菠萝》。杂志重点放在了Airbnb房主和租户的专题和特写上,讲述游客在当地所能遇到的风土人情和美食小吃。"菠萝"象征着热情好客,这是美国新英格兰殖民时期的文化符号。

  • 标签: 美国新英格兰 在线旅游 房屋租赁 醉了 一本 卷首语
  • 简介:中国哲学中,潜藏着一股“世界主义”思潮,既有打破“国家中心论”的较低层次的世界主义,有打破“区域中心论”的较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也有打破“人类中心论”的最高层次的世界主义世界主义的各种形态,齐备于中国哲学家的头脑中,这在世界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值得认真发掘。从原有的哲学格局看,

  • 标签: 中国 现代哲学 “世界主义” “区域中心论” “人类中心论”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化”与“地方化”之间的矛盾与张力愈发显著,无可避免地导致了文化上的两极格局,一极是由“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而另一极则是由“地方化”造成的文化多元和文化孤立。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本土化语境,世界比较文学学者做出了不同的文化选择。一大批有识之士选择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和狭隘,把眼光投向非西方文化,从世界文学和世界主义这两种互相交织、互相补益的理论话语体系中发掘现实意义。

  • 标签: 世界主义 世界文学 全球化 地方化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各种全球问题的彰显,世界主义哲学在西方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复兴潮流。查尔斯·贝茨(CharlesBeitz)、托马斯·博格(ThomasPogge)和布莱恩·巴里(BrianBarry)等人成为这一思想的主要倡导者。与此同时,以戴维·赫尔德(DavidHeld)为代表的一批中生代政治学家则力图把世界主义哲学与民主思想耦合起来,从而提出了世界主义民主这一新的民主治理理论。世界主义民主提出以来,在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并在其支持者与批评者之间引发了一场持久的争论。

  • 标签: 世界主义民主 当代西方 思想界 冷战结束 全球问题 民主思想
  • 简介: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再次掀起了强劲的宪法修改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暂时以日本政府修改宪法第9条解释的方式告一段落,但它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远未得到解决。这是因为,日本宪法的创制最初就超越了民族国家框架的范围,具有一种世界属性,因而它所设定的课题只能在一种新的世界体系下得到解决。日本宪法创制的历史过程及其当代意义需要在新世界主义的视角下进行重新解释,这种解释反过来也构成了新世界主义的理论框架。

  • 标签: 日本宪法 和平主义 新世界主义
  • 简介:摘要:任碧莲的创作始终具有跨文化视角,在她的四部长篇小说之中,世界主义精神贯穿始终。前两部作品《典型的美国佬》与《莫娜在希望之乡》在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探讨中,展示了作者多元文化认同的世界主义精神;在后两部作品《爱妻》和《世界与小镇》中,任碧莲更多关照的是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不同族裔的个体命运,充分表达了其普世人文关怀的世界主义思想。任碧莲通过这四部作品,实现了跨文化书写,也展现了关照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世界主义精神。

  • 标签:
  • 简介: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动荡、多变、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有各种各样的严峻挑战和风险,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困难和矛盾需要人类去面对和解决。贝克的“反思现代化”理论和“世界风险社会”理论为人类的生存前景敲响了警钟,而他提出的世界主义方案,对于化解和克服人类文明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建设一个统一、和谐、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显然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值得人们深思和重视。

  • 标签: 风险社会 世界主义 现代化 全球化
  • 简介:经济全球化与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契机。然而,在国内电影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却并不平坦。新世界主义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即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想,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以普遍性规范的构建和多元文化的共生为策略。中国电影必须既有本土主义特色,又有世界主义视维;通过国际合作、并购与自主创新,提升电影制作水准;通过完善营销工作和国际发行机制,实现中国电影真正地走向世界的目标。

  • 标签: 新世界主义 中国电影 文化交流 国际化
  • 简介:何平:王梆好,黎幺给我看过你的小说,我也读过你在《单读》的“英国观察”系列文章。王梆:谢谢您加我的微信,之前看了您和黎幺的访谈,印象非常深刻。谢谢您能坚持推广像《纸上行舟》那样的实验性文学作品。

  • 标签: 世界主义 作家 文学作品 实验性 王梆 小说
  • 简介: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 标签: 国际关系 规范理论 世界主义 社群主义
  • 简介:伊拉斯谟是一位国际学者,他的世界主义思想对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和平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追求,为他的世界主义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无论是在他所处的时代,抑或是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对伊拉斯谟国际化理念的探讨都具有重要意义。伊拉斯谟计划是伊拉斯谟世界主义思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伊拉斯谟国际化理念的进一步分析,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国际化挑战,并提供一些启示。

  • 标签: 伊拉斯谟 和平主义 欧洲高等教育 伊拉斯谟计划
  • 简介:无论是从历史沿革上,还是从功能及具体制度的构建上,经济法都与风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阶段,'风险社会''世界主义时刻'到来,全球经济、环境等问题治理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人们呼吁建构全球治理体系。为推动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包容性治理,需加强'风险''监管'的一元经济法研究,即开展风险经济法学研究。

  • 标签: 风险社会 世界主义时刻 风险经济法 全球治理
  • 简介:全球化时代多模态的流动模糊了此地和彼地、本土和全球的界限,带来了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与交锋,也使世界主义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旨在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对世界主义进行阐述。跨文化视角的引入,将世界主义与自我、他者、流动性、开放性、主体性等一系列看似疏离的概念之间构建起了多方位的关联。世界主义也逐步从宏观抽象的理论架构转向可被操作和实证论证的具体概念。在世界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自我和他者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延展,经历了从对抗到彼此建构的转变。

  • 标签: 世界主义 跨文化传播 自我 他者
  • 简介:尽管中国并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太大的灾难,但我们仍应对当时风行的普遍主义的合法性进行质疑。当我们谈论普遍主义时,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同样重要的现代性这个课题,尤其是中国语境下出现的现代性。诚然,现代性代表的是所有世人的良好愿望和巨大利益,但是由于现代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条件,因而它也表现为不同的模式。中国的现代性是一种另类的现代性,它一方面对全球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又解构了所谓的"单一现代性"或"普遍主义"的现代性的神话。世界主义也是这样,尽管它是一个西方的概念,但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着与之平行的因素。而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考虑到世界主义的多元发展方向。

  • 标签: 一战 普遍主义 现代性 世界主义 多元取向
  • 简介:冈仓天心"亚洲一体论"滥觞于印度哲学家维韦卡南达"亚洲一体"思想,但又不同于维韦卡南达的开放包容。冈仓天心"亚洲一体论"更多指向了日本优越性及亚洲盟主目标,蕴含着极端民族主义情结,并且在叙述方式上采用"东西对抗"的策略,使其更容易被利用发展。正是由于这种极端情结和叙述策略,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被军国主义势力发展成为大东亚战争的战时口号。

  • 标签: 冈仓天心 维韦卡南达 “亚洲一体论” 军国主义
  • 简介:当代著名菲裔美国作家兼诗人卡洛斯·布洛桑的成名代表作《美国在心中》甫一出版便引起美国文坛和学界的热切关注。这部半自传式的菲裔移民作家的在美经历书写,同时也奠定了布洛桑在菲裔美国作家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本文试图以英国诺贝尔获奖作家奈保尔的短篇小说《众生之一》作对比,试论布洛桑在《美国在心中》中所描绘勾勒的美国梦的虚幻性,以及世界性普世价值在一个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WASP)中对少数族裔的潜移默化影响和其实质性的文化霸权主义。卡洛斯的理想美国社会内化了白人主流意识,同时又带有明显的性别政治色彩,此点可从书中主人公对待来自不同族裔女性的态度上显现。文章指出布洛桑的这种同化性的“美国梦”不能作为完美的应对策略来解决诸如《众生之一》里的小人物主人公桑托什关于移民的困惑,并解释其在美遭遇的诸般失败。因而卡洛斯·布洛桑在其代表作中所表现的不过是一种世界性想象,作者通过文学性想象所勾勒出来的世界主义社会正是菲裔在美实际经历的反照,揭示了菲裔等少数族裔在美的苦难遭遇和生命体验,同时也饱含了卡洛斯对少数族裔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份期许和希冀。

  • 标签: 卡洛斯·布洛桑 《美国在心中》 《众生之一》 离散文学 世界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