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继《世界华文研究年鉴·2013》问世后,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研究所主办、古远清编纂的《世界华文研究年鉴·2014》,最近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年鉴属于资料性工具书,设有“争鸣”、“综述”、“资料”、“刊物”、“目录”、“访谈”、“悼念”、“书评”、“机构”、“会议”等栏目,

  • 标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华文文学研究 年鉴 世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资料性工具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1
  • 简介: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去考察华文与华人多重认同的关系,对华文研究的启示和意义  晚近已有学者意识到华人学知识背景对华文研究的参照价值,  第二、华人学中关于华人认同的研究成果对华文的文化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 标签: 人学知识 华文文学 文学研究
  • 简介:本文在阐明海外华文与比较文学之间具有诸多内在学术关联基础上,指出海外华文的兴起,为比较文学提供了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探讨对象和学术空间;为传统的比较文学国别、地域比较,特别是理论研究和学科'边界'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视点;使中国比较文学有可能在这些方面为世界比较文学作出新的有突破性的贡献.

  • 标签: 海外华文文学 比较文学 跨文化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19
  • 简介:    文化研究和学科定位  20年来的世界华文研究,海外华文研究,也是海外华文一个新的文化主题

  • 标签: 华文文学 命名学科 学科定位
  • 简介:世界华文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学术界接受与认可并引起重视已是既成事实.然而,由于这一学科的建立与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必然,导致学科定位漂移,缺乏有效规范依据,致使研究对象无定性归类和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本文就学科研究策略的整合性思考,建议提升世界华文的学科级位,与"中国文学"同属一级学科来展开讨论,规避这一学科因定位漂移而引发研究过程中的两难、悖论、多元等困境及现实问题.

  • 标签: 无定性归类 提升级位 整合性思考
  • 简介:中国作协会员、江苏作协名誉理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陈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2月2日凌晨2:00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84岁。陈辽1931年9月出生,江苏海门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华中建设大学。1945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教员、干事、记者、记者组长、文教助理员、大尉教员,江苏省作协秘书,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指导员,《雨花》编辑部理论组长,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文学所所长。

  • 标签: 华文文学研究 陈辽 逝世 专家 中国作协 江苏省
  • 简介:本文就海外华文在大陆的兴起、命名、发展、主要成果和学术空间,作概括回顾.当中有20多年来这一领域学术活动和重要会议的记要,以及'世界华文'的概念形成,指出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文学现象.

  • 标签: 海外华文文学 兴起 命名 整体观 世界性
  • 简介:随着华文学科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二十多年来华文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总结,也被提上日程。当我们追索这一学科蒿莱初创时期的蹒跚步履时,我们注意到,一个人的名字总是伴随左右,这便是时任福建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和后来它拆出单独成立海峡文艺出版社的资深主任编辑林承璜。

  • 标签: 华文文学研究 文学解读 福建人民出版社 文艺出版社 世界 学科建设
  • 简介:近几年来,世界华文界的修史热情持续高涨。尽管有人对此持更谨慎的态度,但这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正如中国现代文学史界的“重写文学史”一样,从总体上应予肯定。不过仔细考量下来,可以发现人们的热情更多地集中在台湾、香港等地,上述地区文学通史便不止一部,此外还有文类史、批评史等等,至于占这门学科半壁江山的海外华文部分,则只有陈贤茂、吴奕锊、陈剑晖、赵顺宏于1993年底推出的《海外华文史初编》一书(赖伯疆的《海外华文概观》尽管有史的意念但没有

  • 标签: 海外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重写文学史” 概观 文类
  • 简介:东南亚华文是中国“五四”新文学影响下的产物。最初出现的东南亚华文有强烈的侨民文学色彩,同时也显露出本地化倾向。东南亚华文史上有两组大问题:一组是侨民文学与本地文学的问题,它关系到东南亚华文的源流与自身传统;另一组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关系到东南亚华文的精神核心与艺术特色,两组问题相互关联。本文讨论东南亚华文发展的基本脉络,并提出东南亚华文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 标签: 东南亚华文文学 侨民文艺 本地化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 简介:<正>一在当今的中文世界里,张爱玲是一个异数,她直探性命的小说,她凄绝如小说的命运,受到过深深的误解,也获取了知音的了解。随着她渐行渐远,从上海到香港,自香港到美国,终于撒手而去,她的面容音色与文字风采却离我们越来越近。这自我放逐海外飘零而最终回归中华的文化景观,让我们想起她多年前的一段话:蝴蝶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自己。

  • 标签: 张爱玲 华文文学研究 大陆海 作家 文学史 张爱玲作品
  • 简介:2001年8月5日下午,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研究会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在南京与台湾世新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王琼玲博士一行,围绕华文、文化的主题,进行了近4个小时的座谈、交流。

  • 标签: 世界华文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文学 中国 台湾省 主题
  • 简介:一、中国是世界华文的发祥地世界华文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海外华人、华侨、外国血统人士用华文创作的文学作品。但目前该学科的研究重点不是中国内地的文学,而是台港澳地区和世界各国的华文。因此本文所提的“世界华文”概念是专指台港澳地区文学和海外华文。台港澳暨海外华文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广东中山大学王晋民、广东社科院许翼心、赖伯疆、上海复旦大学陆士清、北京大学汪景寿、北京广播学院的武治纯、厦门大学的庄明宣、黄重添等为开拓者,带动起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这门新兴的学科。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专门课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创办了《四海—台港澳暨海外华文》等专门刊物,并由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和北京的文联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社等众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作品和研究讨论论著,经过近三十年来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世界华文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是中国(含台、港、澳);第二大板块是东南亚各国;第三大板块是西方各国,三大板块各有其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学特点。中国是世界华文的发祥地、龙头和大本营,中国文学以三千多年悠久的华文史和以现实...

  • 标签: 世界华文 中华文化新世纪 华文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