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青海的形成及演化过程的探讨,根据现代不同时段青海湖水深和面积递减量,推算出青海将在194—412年后干涸,预测演化模型有种,即柴达木型和共和盆地型。青海的干涸过程是个复杂过程,尽管有关学者预测青海不会在1万年内迅速干涸,但是,如果目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不到逆转或抑止,那么,青海干涸将不可避免。

  • 标签: 青海湖 干涸趋势 盆地 演化过程
  • 简介:通过对洞庭湖区自然地理环境中湖区变迁、地貌反差特征、第四系沉积厚度、地貌发育过程、地质环境改变与地震活动关系进行了讨论。湖区东岸的岳阳一带虽具有湖区变迁,但地貌反差不显著,历史和近代地震活动显示,未来地震活动存在相对减弱的趋势。湖区西侧的澧县至常德一线具有湖区变迁、地貌反差大与地貌发育等特征,地震会相对活跃,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近代地震活动水平都相对较高。为了防止中强地震的突然袭击,必须加强对该区的地震活动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

  • 标签: 地貌特征 地质环境 地震活动性 洞庭湖
  • 简介:本文重点论述了水库诱发地震所具有的2个突出特点:①诱发地震的强度和频度均高于当地天然地震的正常水平,世界上已经发生的4次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甚至发生在历史地震活动的空白区;②岩溶地区水库可能因库水位的快速上升而使溶洞中封闭部分气体产生气爆型水库诱发地震,但气爆型地震震级(ML)仅为0.6,气爆震源只发生在浅地表处。三峡工程一期、二期蓄水诱发的地震群,其中ML0.6级以上地震占74%,ML1.0级以上地震占36%,震源深度在5—16km范围者占48%。ML2.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显示为四象限分布,显示系水库诱发的构造地震。这对我国西部大规模水电开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水库诱发地震 长江三峡 气爆
  • 简介:通过对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地区裹体碎石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试验,认为复合地基试验中堆载反力梁装置及正确布设基准梁对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裹体碎石桩 复合地基 压重平台 基准梁
  • 简介:本文利用海峡岸地震系统对台湾花莲、台东等六个地区近几年的地震资料进行震级差异的统计,得出台湾的地震系统记录的震级一般都比福建台网的大。它与福建台网的震级差最大1.2级,最小为0级。平均结果在0.4级左右。(本文利用的是福建台网中心编目室的资料与台湾中央气象局的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得出结论)。

  • 标签: 震级 差异 统计
  • 简介:200年6月1日至6月2日,由海峡岸地震科技交流中心和台湾中大地球科学院共同主办、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海峡岸城市防震减灾研讨会”在福州举行。以中大地球科学学院院长蔡义本教授为团长的来自台湾地区的1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是代表台湾地区最高学术和管理水平的地震专家及地震灾害管理人员。位香港特别行政区学者及包括4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30位祖国大陆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双方交流的重点从过去主要着眼于地震科学学术研究拓展为关注如何把有关的科学技术应用于防震减灾实践中,注重减轻地震灾害的实效,这是本次研讨会的一大特点,也标志着海峡岸地震工作的交流合作正向着广度和深

  • 标签: 城市防震减灾 海峡两岸 学术会议 祖国大陆 减轻地震灾害 研讨会
  • 简介:本文讨论了目前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大家关心的个问题:不同级别地震工作的近场区(近区域)地震构造调查和评价的不同要求以及Ⅰ级工作中确定论和概率论分析方法中发震构造与潜在震源区的统一性。

  • 标签: 地震安全性评价 潜在震源区 发震构造 近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