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DFA(直接荧光免疫法)与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呼吸的7种病毒,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诊断与治疗价值进行对比。方法选取从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2221位下呼吸感染的患者,并且采取鼻咽分泌物送检以及静脉血送检的方式,7种病毒中的IgM抗体采取ELISA方法进行检测,抗原采取DF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有1651位患者ELISA与DFA同为阴性,DF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9.5%和100%,ELIS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46.0%和99%;有326位患者ELISA为阴性、DFA为阳性,有15位患者DFA为阴性、ELISA为阳性;对2221位患者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共有557位患者为阳性,其中采取DFA检测的患者有555位为阳性,采取ELISA检测的患者有224位为阳性,ELISA与DFA检测共同为阳性的患者有229位。结论在检测呼吸病毒的敏感性方面,ELISA要比DFA差。

  • 标签: DFA ELISA 呼吸道 对比
  • 简介:摘要小儿胃肠呼吸感染又称“胃肠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为主的一种疾病,我院儿科门诊于2012年10月—2013年3月共诊治次患儿220例,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及对症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68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给予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45例患儿在医护人员精心护理的情况下全部治愈,并且健康出院。结论在积极接受治疗和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可以减少患儿的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治愈效果。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感染并发低血钾症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急救的急性呼吸感染并发低血钾症患者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17-5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6岁。对患者进行临床急救,观察其急救结果。结果32例患者经过以上的临床急救之后,1例患者因为室颤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患者均急救成功,症状得到缓减,生命得到挽救。结论对于急性呼吸感染并发低血钾症的患者,在进行急救时,采取有效地措施,迅速的为患者补钾,使其血钾浓度达到正常值,同时采取各项对症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低血钾症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6例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的护理方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36例急性呼吸感染的患儿,针对患儿采取细心的护理措施与病情观察。结果急性呼吸感染的患儿经过基础治疗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均康复出院,治愈率明显提高,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日期。结论对于上呼吸感染的患儿进行细心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减少病痛的折磨,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措施 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有效措施。方法采用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68例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阐述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经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65例患者痊愈出院,3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上呼吸感染患者的治愈重点是护理吐痰、咳嗽及用药和生活上的健康护理,可以促建患者的康复治疗重点。

  • 标签: 急性 呼吸道感染 内科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新生儿RSV下呼吸感染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后其临床表现较婴幼儿更为严重,且由于RSV传染性强,易发生新生儿暴发感染,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新生儿RSV下呼吸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 临床研究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92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儿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16例,采用一般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376例,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0%,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于临床治疗的费用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感染患儿采用抗菌药物治疗与一般治疗的效果相近,但是治疗费用较高,不能够起到提高疗效和缩短病程的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有效率 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效果。方法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呼吸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66例)和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54例)治疗,记录首次给药后0.5、1.0、1.5、2.0、3.0、4.0、5.0和6.0h的体温变化。结果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降低1.5℃所需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0±78)min、(119±82)min,比例分别为84.9%和85.1%(P>0.05)。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10±76)min、(124±78)min(P>0.05),比例分别为85.5%和70.2%(P<0.05)。结论布洛芬退热疗效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退热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呼吸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予以利巴韦林静滴,实验组再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疗程3天,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天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治疗急性呼吸感染(风热证)疗效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热毒宁 注射液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治疗效果,以证明喜炎平确是一种广谱、安全、有效,值得信赖的抗病毒、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13年1-3月份门诊40例儿科反复呼吸感染的儿童进行临床回顾分析。其中20例使用喜炎平注射液,20例使用氨苄青霉素,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喜炎平在治疗反复急性呼吸感染的有效率为95%,而氨苄青霉素有效率为80%。两组在退热消除咽痛、止咳、消除肺部罗音等方面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果显示喜炎平明显好于氨苄青霉素。经临床观察证明喜炎平的确是一种广谱、安全、有效,值得信赖的抗病毒、抗菌药物。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感染 抗生素 疗效 药物作用
  • 简介:摘要分析退热药对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病程的影响。对104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使用退热药的观察组病程均比对照组长。对于退热药的应用因严格掌握适应症。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小儿 乙酰氨基酚 复方氨基比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呼吸传染病症的控制以及对策的探讨。方法将20位急性呼吸传染病人依照随机的形式划分成2个小组,一个是感染诊治组,另一个是感染预防组。对感染诊治组的人员使用常用的控制方式,对感染预防组的人员使用的是常用加细节的控制方式。由于感染诊治组和感染预防组的人员情况基本一致,所以和统计要求是相符的,因此能够用来对比。结果感染预防组的人员对呼吸传染方面的疾病知识要比感染诊治组的人员懂得的多,感染预防组的人员的心理也比感染诊治组的人员要豁达,这些对比均能呈现出统计学中的概率差距。结论有力的对策和控制对出现急性呼吸传染病人员的恢复很有利,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出发,从医生和病人一起出发,一起防止和控制急性呼吸传染病,防止病情感染。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急性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呼吸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与病毒检出情况及复合感染情况,为呼吸感染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465例呼吸感染患者的血清,9项呼吸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采用西班牙VIRCELL的PNEUMOSLIDEIgM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2465例患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5.11%;病毒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58%;MP合并病毒感染率为38.13%;儿童组、成人组与老人组之间MP合并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与病毒同时感染的几率很高,应注意防治。

  • 标签: 免疫荧光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病毒是引起的儿童呼吸感染最常见的,发病率在我国小儿各类疾病中占首位,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体健康。了解郑州市地区儿童呼吸感染患儿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有效防止呼吸感染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医生针对性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病毒IgM抗体 九联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