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个体吞咽训练治疗,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洼田氏饮水试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吞咽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个体化吞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我决定理论联合早期个体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从2019年1~12月到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其早期个体吞咽功能训练及常规护理;从2020年1~12月的就诊者中随机选取45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其自我决定理论联合早期个体吞咽功能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4 w时的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S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及自我管理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4 w时,观察组患者的SS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状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Z=2.091,P=0.037);两组患者干预4 w时的SWAL-QOL评分、GSE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4 w时的自我效能感评价较对照组显著改善(Z=2.142,P=0.03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窒息病例,且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我决定理论联合早期个体吞咽功能训练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治疗期间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自我决定理论 早期个体化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标准吞咽功能评定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个体健康宣教模式在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月至 2020年 6月收治的 50例气管切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加规范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吞咽功能训练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吞咽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个体健康宣教模式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促进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健康宣教 气管切开 吞咽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个体摄食训练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增加个体摄食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个体摄食训练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摄食训练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吞咽功能个体摄食训练的具体方法及该方法对多发性肌炎以及皮肌炎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月-2017年*月入住我科的多发性肌炎以及皮肌炎患者中选取100例具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个体摄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入院4周后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具有吞咽障碍的多发性肌炎以及皮肌炎患者开展吞咽功能个体摄食训练,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个体化摄食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采取个体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吞咽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中度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轻度吞咽功能障碍及正常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Jose Ordovas及其同事认为,根据个体特征和行为进行个体营养干预具有前景,但在实施之前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痛经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方法将本校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痛经女学生2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药物治疗等相关措施干预性的效果。结果其中痊愈者为61例,154例出现好转,无效者为33例,总体有效率高达86.69%。结论对于痛经治疗,采用药物干预、热敷和做好保暖措施可以很好的达到症状的治愈和改善。

  • 标签: 女学生 痛经 治疗效果
  • 简介:<正>§1量词表示后面名词的意义范畴、换句话说,量词体现着人们对名词所指事物的认知方式;哪些名词跟哪些特定的量词搭配,为社会和传统的认知方式所制约。同样,在具体的语境里,某一名词的前面,能否附加数量词或冠词,也决定于对在这个语境中的名词所持有的认知方式。英语语法书规定,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不受冠词修饰。但是实际情况却不然,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通常也受冠词的修饰,这样的例子并不算少。如“Puttheflowerginthewater”。这说明,不伴有冠词的光杆儿名词只表示极为抽象的意义,而受冠词修饰就表示具体意义。比如日常我们看到的水,总是装入容器后,才是具有具体形象的水。汉语的“一杯水”、“一挑水”、“一井水”等也有类似的道理。father是幼儿使用的词语,而“thefather”则多为进入骄慢年令的儿女所使用。同样是是父亲,对父亲的认知方式却有所不同。有人说过,“每一个冠词的用法,都表明说话人对整个宇宙的态度”,这句话实在“说得妙”。语法就起着使这种态度得以形式的作用。§2本文从名词如何得以实体,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个”(为了讨论的方便,把“一·量”结构都写做“一个”)的功能,并且同时考虑一下汉语名词的特点。不少语法论著认为,汉语的“一个”类似印欧语的?

  • 标签: 个体化 量词 认知方式 抽象名词 物质名词 冠词
  • 简介:个体导航模板(individualnavigationtemplates)主要是通过逆向工程结合快速成型技术制得。临床上通过对不同患者需要建模型的硬组织结构进行cT或MR扫描,将获得的连续扫描数据导入三维结构重建软件,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制作生成三维数字模型并转换成快速成形机可以接受的数据源格式,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成精确的三维实物模型、反向模版。在治疗过程中,显露相应的硬组织结构后就可以利用反向模板植入相关的植入物。

  • 标签: 模板 导航 个体 快速成型技术 三维结构重建 三维数字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孤独症儿童个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68例孤独症儿童,按照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将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34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康复训练前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得分为22.3±3.1,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儿童自闭量表(GARS)得分为43.3±4.8,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师根据患儿自身特点给予个体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康复训练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和个体康复训练组(B组)。A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B组由专人负责根据患者自身的肢体瘫痪程度和心理障碍状况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并给予心理干预和指导家属巩固康复训练。采用SAS、SDS、简化Fugl-Meyer(FMA)量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作为评价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月后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接受康复训练前两组间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月后个体康复训练组(B组)SAS、SDS、FMA、MBI评分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A组)(P<0.05)。结论个体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 标签: 个体化康复训练 脑卒中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锁骨骨折个体治疗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748例锁骨骨折患者,经不同治疗,定期复查,研究观察病人主观症状,骨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等。结果748例均按期回访,时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婴幼儿组外固定治疗半年后复查,均骨性愈合,无畸形。儿童组外固定病例中3例残留畸形,但均骨性愈合;手术病例中均骨性愈合,不畸形。中青年组外固定25名患者中22例畸形愈合,3例骨性愈合,无畸形。钢板内固定病例中全部骨性愈合无畸形。克氏针内固定198例中9例骨不连,32例畸形愈合,余157例均骨性愈合无畸形。老年组外固定患者8例均畸形愈合,克氏针内固定患者均骨性愈合无畸形。钢板内固定病例中1例骨不连。结论外固定,克氏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均是治疗方法但不同年龄段患者有其各自特点,治疗锁骨骨折时不要仅局限在锁骨,更要参考病人的综合情况才能有利其最终功能恢复。

  • 标签: 锁骨骨折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内科中常见病,也是《内科学》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疾病,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8.2%,患者人数上千万,COPD主要累及肺部,使患者肺功能逐渐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亦可引起肺外器官的损害,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临床医师对COPD的认识不够深入,教科书内容滞后,特别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停留在教科书的抗炎、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使得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和预后不佳,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我院临床医学生就业主要面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基层COPD患者人数庞大,所以探讨COPD的规范个体药物治疗对临床医学生十分必要。

  • 标签: 慢阻肺 个体化治疗 教学
  • 简介: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性手术的出现,使个体切削成为可能,通过矫正人眼生理系统的高阶像差,人们期望获得超常视力及对比敏感度.但由于像差会受到衍射和散射影响,同时还会随时间、泪膜厚度、瞳孔大小以及调节的变化而波动,从而影响得到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无像差的视网膜成像还要受到视网膜采样以及大脑神经系统识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体切削不一定能产生超常视力.

  • 标签: 视力 个体化 视网膜成像 对比敏感度 泪膜 过矫
  • 简介:个体理论为我们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欧美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吉登斯、鲍曼和贝克等阐释了西方社会个体的各种特征,近年来阎云翔等学者也以个体理论为工具对中国现代进程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的看来,尽管社会个体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标签: 个体化 西方社会 中国社会 社会风险 社会整合 个体主义
  • 简介:本文运用吴炫先生的否定主义美学观念来阐释金庸作品的意义,认为:金庸先生不重复前人、不重复自己,超越雅俗界限,超越儒道释而听从人的内心真实而自由存在,从而在客观上完成了“个体理解”。从这一新视角可以重新认识金庸在现代华文文学中的地位,同时在实践方面也丰富了否定主义美学体系。

  • 标签: 个体化理解 不重复前人 不重复自己 超越雅俗界限 超越儒道释
  • 简介: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公布的高血压患病人数为1.6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200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全国高血压现患人数2.0亿,每年以1千万的速度在增长。提高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 标签: 个体化治疗 高血压个体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