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揭开古人神奇的针灸疗效之谜,从经典研究入手阐述中医古针灸术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

  • 标签: 中医 古针灸术 灵枢九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灸术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 至2021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灸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抬举受限、肩部疼痛和局部肿胀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中医灸术治疗肩周炎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医刮灸术 肩周炎 三七骨舒搽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前列腺炎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病。观察中医灸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有助于寻找对此疾病更好的中医治疗手段。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AR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灸术配合三七骨舒搽剂、艾灸液喷敷相关穴位治疗,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30例采取口服西药盐酸坦索罗辛每次1片( 0.2 mg),睡前服用每日1次,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pH值均有降低,尿痛、尿道灼热、尿急、尿频、尿不尽等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灸术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给予穴位温热刺激的一种外治方法,通过临床运用辩证其疗效优于传统口服西药治疗。

  • 标签: 中医温灸术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疗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研究灸术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这58例患者均选自我院针灸康复科,采用针灸的手法进行疗效探讨和评价。结果经过此种治法,这58例患者中治愈35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结论灸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有效率很高,在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上有一定优势,此技术可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温针灸术 膝骨关节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灸术治疗肘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56例肘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灸术治疗,根据患者分别治疗7日、14日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7日、14日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灸术治疗肘关节炎有着见效快、操作易、治愈率高、复发性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灸术 肘关节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灸术结合放血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我院接诊的76例腰肌劳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灸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OD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灸术治疗腰肌劳损有显著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简、便、易、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腰肌劳损 中医拔灸术 放血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灸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均未累及心脏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灸术治疗,通过治疗1个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 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3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4.62% ( P<0.05)。结论 中医灸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改善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且费用低廉,无不良反应,疗程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康灸术 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灸术治疗对于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我院接诊的76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气功导引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灸术治疗。比较 2 组患者治疗14日后的腰椎功能、功能障碍、疼痛程度、腰椎活动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ODI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腰部活动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灸术治疗对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推灸术 三七骨舒胶搽 疗效观察
  • 简介:根据临床实验显示,SARS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应归属于中医学“病”的范畴。早在几个月前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病因为感受风热之邪或疫毒时邪,

  • 标签: 温病 中医学 非典型肺炎 风热 临床实验 SAR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治疗风肺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7例风肺热患者的资料。结果中医治疗后,风肺热患者的康复率高,47例患者中已经有45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中医治疗风肺热在临床上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风温肺热 患者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为探索增强中医病学”相关理论在传染病治疗上的应用强度,以提高传染病的临床疗效,同时,为促进“病学”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理论性建议。

  • 标签: 温病学 必要性 可行性 工作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督活络法在中医妇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出在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50例做分组调查,参考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5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25例督活络法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为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6例患者未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76.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抑郁、出血几项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医妇科治疗中可应用到中药、针灸、按摩等多种疗法,而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督活络法所达到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 标签: 温督活络法 中医妇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对探究督活络法在中医妇科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2年 7月~ 2015年 7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及阴道疼痛患者 5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督活络法治疗,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定期给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督活络法治疗产后抑郁及阴道疼痛等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疗效能够到达预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温督活络法 中医 妇科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督活络法在中医妇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出在本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 50 例做分组调查,参考治疗方案的不同,将 25 例采用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 25 例 督活络法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仅有 1 例患者为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 96.00% ,对照组有 6 例患者未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 76.00%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疼痛、抑郁、出血几项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在中医妇科治疗中可应用到中药、针灸、按摩等多种疗法,而本次研究结果证实,在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 督活络法所达到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 标签: 温督活络法 中医妇科 临床应用
  • 简介:病常常被称为"四时病",〈病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审证求因,突出病因病机的讲解;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补充近年新出现或流行的传染病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综合运用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开展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标签: 中医 温病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内服配合按摩足底部加艾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症。方法将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按摩足底反射区,加艾灸涌泉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中药内服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达90.3%,对照组为72.3%,经X2检验P<0.01,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配合按摩足底反射区,加艾灸涌泉穴疗效显著。

  • 标签: 中药内服 按摩灸术 治疗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