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日本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日本三井物产分别签署合作协议,4家公司将拓展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 标签:
  • 简介:酸压改造是川东北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增储上产的重要手段。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具有的埋藏深、温度高、非均质性强、低孔低渗、部分地区高含硫等特点,使实施储层改造措施面临大量技术难题。为此,选用该地区储层岩心进行室内试验,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胶凝酸酸液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储层的具体特征,优选出适合该地区的闭合酸化工艺;并以一口典型井为例,证实了优选出的酸液体系及酸化工艺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图4表4参6

  • 标签: 碳酸盐岩 胶凝酸 闭合酸压
  • 简介:气藏合理的采气速度是以储量为基础,在现有的开采技术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天然气的需求,使气藏开采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稳产期,有较高的采收率,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针对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气藏,结合四川盆地不同类型气藏的开发状况,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储量、气藏类型、气藏动静态特征、流体组分、开发指标、经济指标、资源及管网系统等,对采气速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推荐了合理的采气速度。指出,在技术条件允许下,可适当的提高气藏的采气速度,少井高产,以缩短开采年限,减小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 标签: 研究 四川盆地 东北部 飞仙关组 气藏 采气速度
  • 简介:东北元坝地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储层具有储层薄、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且类型多样的特点。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难以展示岩性非均质性及识别薄储层,因此,在叠后波阻抗反演基础上,充分利用叠后地震数据及井点处的岩相信息,在井点处建立地震数据与岩性的对应模式,引入深度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将井点岩相训练结果推广至井间,再通过贝叶斯判别其对应的岩性概率,实现井间岩性预测;对比相干法裂缝预测,开展了最大似然法裂缝预测,计算每个样点的相似性,保留最小相似值。结果表明:①深度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岩相与实钻吻合度高,能提高储层横向分辨能力;②最大似然法预测裂缝与相干法预测裂缝相比,可展示裂缝发育细节,表征中小尺度裂缝,与实钻结果具有更高的吻合度。

  • 标签: 深度神经网络 岩相预测 最大似然 相干 裂缝预测 晚二叠世
  • 简介:东北地区河坝1井属-口高温、高压、高产气井,也是目前国内投入开发的井口压力最高的气井之一。针对河坝l井在投产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三高”气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可靠的井口装置和远程控制系统,合理选择高压平板闸阀,采用固定节流方式,合理分配节流压差,对油嘴进行硬化处理,采用法兰连接方式,以及直接开井等关键技术,确保了“三高”气井的安全平稳生产。

  • 标签: 高压 高温 高产 开采 河坝1井 关键技术
  • 简介:通过对酒东中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构造特征、新构造活动性强度及目的层后生改造等综合分析,确认盆地东北缘存在成矿有利的构造区;已知砂岩型铀矿化主要受构造抬升剥蚀区抬升带内抬升块的控制,铀矿体聚集在相对较大的抬升块内目的层箕状向斜构造翼部。认为潜水氧化带亚型和潜水-层间氧化带过渡亚型砂岩铀矿为该盆地的主攻找矿类型,相对抬升块的南缘目的层分布区是目标勘查区。

  • 标签: 酒东盆地 构造稳定区 砂岩型铀矿 找矿方向
  • 简介: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气井在测试过程中,压力测点位置与产层中部的距离较大,需将压力数据用气柱压力计算公式折算后再进行解释。本文以质量、动量和能量三大守恒方程和状态方程为基础,考虑了流动气柱的动能损失以及井筒和地层中复杂的传热机理,推导出计算垂直测试管柱单相气流温度和压力方法,并应用目前最新的地层测试技术模块化动态地层测试器MDT(ModularFormationDynamicsTester),对坡2井的测试压力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本文中的压力计算方法,完全可以满足解释的压力数据精度。另外,通过分析泥浆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可为钻井、完井过程中对储层的保护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四川盆地 东北部 气藏 飞仙关组 测试压力 计算方法
  • 简介:印度-亚洲新闻服务网(Indo-AsianNewsService)报油天然气公司(OilandNaturalGasCorporation,ONGC)道,印度国有石即将在该国东北部地区的特里普拉省(Tripura)展开大规模油气开采活动,该地区已探明的天然气储藏量高达400×10^8立方米。

  • 标签: 东北部地区 采油气 石油公司 印度 天然气公司 开采活动
  • 简介:通过见天坝生物礁等地面露头剖面和井资料的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地震模型正演、地震剖面地震相等的详细研究表明:川东北黄莲峡地区处于二叠系长兴期城口-鄂西海漕与川东开阔台地相的结合部位;黄莲峡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地震异常具有典型的台地边缘进积型层序地层特征,飞仙关组有可靠的上超现象,礁核内部为杂乱反射特征,是台地边缘礁的反映;城口-鄂西海槽向川东碳酸岩盐台地内部万县、云阳方向延伸,台地边缘礁异常沿城口-鄂西海槽边沿分布,边沿礁异常发育,且成藏条件优越,可与开江广旺地区对比,勘探潜力较大。

  • 标签: 川东北 台地边缘 生物礁 模型正演 长兴组
  • 简介:东北地区茅口组古风化壳经历了漫长的沉积间断,期间遭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与淋滤溶蚀作用,岩溶十分发育。通过地质、钻井、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生产测试资料分析古岩溶储层在地震和测井上的响应特征,预测有利区带。结果表明,该区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是溶洞和裂缝,其中,溶洞系统为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起渗滤通道作用,储集类型为"裂缝—溶洞"型,预测龙会场构造以北、雷音铺、温泉井构造是岩溶储层的有利发育区带。

  • 标签: 古岩溶 识别标志 有利区预测 茅口组
  • 简介:常规测井通过建立地层因素(孔隙度或渗透率与有效厚度的乘积)与单井测试产能的关系预测产能,对于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这种裂缝——孔隙型储层误差较大。成像测井技术(FMI、DSI、CMR)可以准确地评价裂缝和溶蚀孔洞参数,这对预测产能有很大帮助。结合地层岩性、基质孔隙度、含气饱和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等信息,计算得到储层测井产能综合评价因子Q,建立测井产能综合评价因子与单井产能的关系模型,达到预测未测试井单井产能的目的。通过对该区块十多口井进行验证和正钻井产能预测,证明该项技术预测结果与试油测试结果相当吻合,预测结果是可靠的。

  • 标签: 测井 新技术 飞仙关组 鲕滩气藏 产能预测 应用
  • 简介:本文应用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井、开发等多种专业技术,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川东北部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气藏-飞仙关组鲕滩、气藏特征和形成条件.将现代含油气系统理论与勘探实际紧密结合,建立了礁、滩成藏组合的概念;从大量井下、野外、地震、测井、分析化验及气藏开发等动静态资料出发,研究了川东北部地区礁、滩成藏组合的烃源、条件、储层条件、油气圈闭条件,礁、滩气藏成藏模式和油气富集规律.提出川东北地区礁、滩气藏勘探有利区带,下步勘探目标和井位建议.

  • 标签: 四川盆地 气藏 形成条件
  • 简介:Lisburne群碳酸盐岩滑脱褶皱露头区的野外证据和统计分析表明,大量的裂缝形成于褶皱之后。褶前裂缝和与峰褶有关的贯穿应变又叠加了晚褶裂缝和褶后裂缝。晚褶裂缝为东西走向,平行于褶皱轴。它们及早期的构造在后期又叠加了大量南北向张性裂缝。东西向和南北向裂缝系统具有相似的平均间距和中值间距。褶皱角和裂隙间距的统计分析表明,随着褶皱的加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裂隙间距将加大1/2-1/3,并且变化略微加剧。如果裂缝和褶皱关系密切的话,那么这一特征与预测结果相反。预测结果表明,两组裂缝彼此相似且受褶皱影响较小。这种褶皱作用与最明显的裂缝形成之间微弱的成因关系可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例子,其主要研究成果可用于储层模拟。裂缝与褶皱之间复杂的成因和时间关系可能会产生若干组特征不同(如大小、充填量及终止类型)的裂缝。如果不认识清楚,就会导致错定井住或者产能及采收率估算不准确。例如,该裂缝系统的模拟显示,渗透性变化在80%以上,取决于裂缝的充填、形成时间和流体流动方向。

  • 标签: 滑脱褶皱 证据 断裂 山岭 东北 裂缝形成
  • 简介:在墨西哥湾东北部上侏罗统Smackover组内斜坡上,密西西比内盐盆地的东部、Manda亚盆地、以及Conecuh亚盆地中,古地貌上发育浅水凝块叠层石隆起。这些凝块叠层石的厚度可达58m(190ft),分布面积达6.2km^2(2.4mi^2)。尽管这些隆起的凝块叠层石作为勘探目标已达30多年,但在该区域仍不断发现新的油田。凝块叠层石最有利的发育条件是:坚硬的基底、生长初期零至低的背景沉积速率和海平面的上升、以及低能、广适性生物生长的古环境。由于环境适宜,这里(发育凝块叠层石的部位)会出现广泛发育的微生物。与区域海退有关的古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导致凝块叠层石的消亡。在对凝块叠层石储层远景区进行钻探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①使用三维地震反射技术以发现古隆起,再确定可能存在的凝块叠层石储集相是处在脊部还是翼部,和位于油水界面之上;②根据在露头观察到的凝块叠层石生物礁的特征,建立一个用于重建凝块叠层石隆起形成过程的三维地质模型,以此提高发现树状和杂乱状凝块叠层石储集相的成功率;③用蒸汽抽吸作用代替渗滤回流作用和混合带作用作为评价凝块叠层石生物粘结灰岩的白云化作用强度的方法。

  • 标签: 叠层石 上侏罗统 墨西哥湾 远景区 东北部 油气勘探
  • 简介:20世纪80年代,裂谷盆地油气勘探活动异常火热,主要是因为(1)人们认识到湖相页岩是优质烃源岩;(2)勘探成效显著(Begawan和Lambiase,1995)。裂谷盆地石油开采对于巴西(Bruhn等,1988)、印尼(Williams和Eubank,1995)、中国(Desheng,1995)和非洲边缘地区尤其重要。

  • 标签: 湖相沉积 裂谷盆地 活动异常 烃源岩 油气勘探 年代
  • 简介: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部。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在古近纪的斜向碰撞所引起冲断层作用及伴生的撕裂断层[即布罗内格罗(BurroNegro)右旋走滑断层带]导致了该盆地东北部的变形。前人为马拉开波盆地东北边缘的厚层古近系沉积中心建立了两个不同的构造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该沉积中心是一个前陆盆地,它受控于晚古新世一中始新世加勒比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南西向的斜向碰撞过程中的掩冲断层作用。第二个模型认为,不对称的古近系马拉开波沉积楔体受控于右旋撕裂断层的走向滑动,该断层将其西面较稳定的台地区(马拉开波盆地)与其东面走向南东的冲断席[拉腊(Lara)冲断席]分隔开。本文研究的资料支持第二个模型。最深达到5s双程走时的区域地震剖面,揭示了马拉开波盆地东北部不对称的古近系沉积中心的构造。布罗内格罗断层是一条长约100km的右旋走滑断层,它把马拉开波盆地东部高度变形的深海相地层,同马拉开波盆地西部低变形程度的内、外陆架地层分隔开。布罗内格罗断层带东北面的地震剖面表明,以局部反转的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为边界的狭长地下盆地,充填了约3km厚的渐新统和中新统海相碎屑沉积岩。始新统岩层构造隆起的深部地震反射为杂乱反射,位于成层性比较一致的渐新统和中新统次盆地之下。本文认为这些构造隆起是在渐新世-中新世斜向板块会聚过程中活化的陡倾断层带和页岩底辟。从马拉开波盆地东北部和布罗内格罗断层带的地质特征和总体构造轮廓判断,一开始它是一条右旋撕裂断层。在本文的模型中,布罗内格罗断层带在目前的法尔孔地区吸收了该断层以东深水区冲断层前缘的南东向运动。马拉开波盆地古近系碎屑岩楔体具有前陆盆地许多常见的特征,其中包括现今马拉开�

  • 标签: 马拉开波盆地 撕裂断层 构造模型 海相地层 古近系 东北部
  • 简介:本书是对中国石油地质的系统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论述了中国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较详细地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伴

  • 标签: 中国石油地质 地质学
  • 简介:该书介绍了中国东部深部地质研究的现状和主要的地学断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中国东部地壳、地幔的地质属性和结构特点。并从深部地质渊源出发,论述了深部地质作用对油气聚集成藏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影响,对含油气盆地的生成、演化以及与其有关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对金矿床的形成、分布及其成矿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探讨。

  • 标签: 深部地质作用 中国东部 成矿作用 含油气盆地 油气成藏特征 研究成果
  • 简介:据国土资源部油气中心的数据,中国页岩气资源量至少与美国旗鼓相当。如果措施得当,可以大大缩短发展过程,实现跨越式发展。预计2020年产量将超过1000×108m3,达到我国目前常规天然气生产水平。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810×108m3,其中国内产量为760×108m3,占94%。预计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缺口将突破1350×108m3。因此,积极有计划地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将是中国满足天然气需求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 标签: 页岩气 中国 开发 天然气需求 评价 气调
  • 简介: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基本在1.56×10^8~1.69×10^8吨之间徘徊,2000年产量达1.626×10^8吨,2001年增加到1.649×10^8吨,2003年达到1.698×10^8吨。但现在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上油田产量仍较低。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3×10^8吨、1.75×10^8吨、1.85×10^8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10^8~2.0×10^8吨,然后将逐渐下降。

  • 标签: 石油产量 供需矛盾 中国 原油产量 油田产量 年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