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小儿腹泻患儿开展研究,选择期间是2020年5月~2021年5月,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参照组(单独穴位按摩,36例)与实验组(中药穴位配合中药治疗,36例),对比获得的疗效。结果:实验组获得的疗效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穴位 中药 小儿腹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利用中药与穴位的配合来治疗小儿腹泻的实际效果,并探究其价值。方法:首先在我院选择患有小儿腹泻的病人,其数量为210人,选择时间在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之间。同时,将该批患者分为两组,一部分为对照组,其人数为105人,另一部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人数相同。前组的治疗方式为穴位按摩,而后一组则在治疗按摩的基础上加上中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

  • 标签: 小儿腹泻 穴位 中药 效果
  • 简介: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的戴虎堂观察了体外层波碎石配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结石直径小于0.5cm者,单用中药排石,结石直径在0.5cm与2cm之间,位于输尿管中上段或肾脏时,可行碎石治疗,但若有多颗结石,须先击碎距尿路出口最近者,碎石后再配合中药排石。中药治以清热泻火、利尿通淋排石为法,用八正散加减,其药物组成如下:金钱草30g,生地10g,延胡索10g,甘草6g。并发绞痛者,用阿托品0.5mg,或度冷丁50mg~100mg肌注,亦可针刺肾俞、三阴交等,伴有尿路感染者,应予抗炎治疗。其结果如下:本组97例,治愈28例,好转6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9%。据此认为,上方清热利湿排石,用其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

  • 标签: 震波碎石 中药 治疗 泌尿结石 八正散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70例癫痫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给予观察组患针灸配合口服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癫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 中药 癫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80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n=40)与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周围性面瘫病例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增高,但观察组增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在中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且促面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对保障患者预后意义显著,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 针灸 周围性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面神经瘫痪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平均发病时间为半个月,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方式进行患者面神经瘫痪的治疗,分析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4例面神经瘫痪患者经治疗后,61例患者的病症出现痊愈,1例患者经治疗后病症出现好转,另有2例患者治疗后无效,患者病症治疗的总有效率约为97%。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瘫痪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针灸治疗 配合 面神经瘫痪 临床效果 分析研究
  • 简介: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结扎98例疗效观察,并详细介绍了治疗方法,中药组成,结果治愈率91.84%,总有效率97.96%.

  • 标签: 针灸 中药 面瘫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针灸治结合中药辨证治疗面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针灸辨证选穴配合中药进行治疗结论灵活运用针灸结合中药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增加疗效

  • 标签: 面瘫 针灸中药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根行颈椎病患者使用推拿联合中药以及牵引联合中药两种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共计收治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31例。常规对照组中运用牵引和中药联合治疗的模式,实验观察组运用推拿和中药联合治疗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完成治疗后,结果显示,实验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推拿联合中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开展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推拿 牵引 中药 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熏药配合中药内服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改良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而改良组患者则在这一基础上接受中药熏药与中药内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整体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当中,将中药内服与中药熏药方案结合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湿疹 中药内服 中药熏药 疗效 复方氟米松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序列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该组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该组为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 中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肩周炎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效果以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分析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2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而结果显示,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分析组复发率为11.11%(3/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4%(10/27),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而结果显示,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肩周炎患者时,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降低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周炎 中药 针灸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遗尿的原因及表现,通过治疗,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方法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提高小儿遗尿的疗效。

  • 标签: 中药 针灸 治疗 小儿遗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粉刺分成肺胃郁热、湿热蕴结、痰湿瘀滞三型进行辨证论治,分别用自拟清肺汤、茵陈蒿汤、桃红四物汤加减,并外用自制5%硫磺霜剂,配合体针疗法,多法联合,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粉刺 痤疮 辨证论治 针灸 硫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针灸治疗过程中进行中药辅助治疗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治疗条件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到本院进行肩周炎诊断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对比组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在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药的调节辅助治疗,治疗周期为一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最终治疗效果差异可形成对比分析(P<0.05)。结论在进行肩周炎针灸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药的辅助治疗,患者其最终的治疗效果更佳,应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全面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