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观察处理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诊的208例胎儿窘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抽取同期200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羊水污染、胎心率异常以及胎动异常情况,对患者做相应的对症处理。结果观察组胎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胎心率、胎动异常的发生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胎儿的Apgar评分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两组胎儿在产程延长、脐带异常、妊高症、过期妊娠和羊水过少的发生率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胎儿以脐带异常为主。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几率较大,会对新生儿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应积极采取措施,早期处理。

  • 标签: 胎动异常 胎儿窘迫 胎心率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4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80例,A组给予盆腔血管结扎术治疗,B组给予宫腔填塞术治疗,C组给予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75%,B组总有效率为91.25%,C组总有效率为92.50%,三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盆腔血管结扎术、宫腔填塞术、子宫压缩缝合术均可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盆腔血管结扎术 宫腔填塞术 子宫压缩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白药、甲氰咪呱以及泛酸和B族维生素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口腔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四个治疗组,分别采用三个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和一个对照组。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治疗方法对于口腔溃疡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甲组和丙组有效率均为100%,乙组有效率为96.7%。结论三种治疗方法均可用于临床上口腔溃疡的治疗。

  • 标签: 口腔溃疡 治疗方式 临床疗效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对比脑梗塞与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以及危险因素等,为更好的防治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份我院神经内科收治28例脑出血与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脑梗死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炎等,分别占39%、21%、19%;脑出血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别占29%、25%、14%。(2)两组病人的病变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最常见,其次为脑干、丘脑。结论脑梗死临床治疗和预后比脑出血要好;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有差异;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相同。

  • 标签: 脑梗死 脑出血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具有定位准确,无医源性损伤,安全迅速及可重复进行等优越性,在内脏动脉血管的广泛应用。

  • 标签: 内脏动脉 核磁共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在临床应用当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112例产妇并按照分娩方式的选择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对两组产妇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在宫缩时产生的疼痛感较轻,第一产程时间较短,进行剖宫产人数较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状况以及Apgar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在产妇分娩的过程当中镇痛效果显著,能够对第一产程的活跃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效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产程时间 对比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科急症剖宫产和择期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7月收治的急症剖宫产产妇和择期剖宫产产妇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生产情况和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急症组产妇的手术情况要好于择期组产妇的手术情况(p<0.05),急症剖宫产产妇出现的并发症要多于择期剖宫产(p<0.05)。结论急症剖宫产的生产产妇容易出现产后不良情况,择期剖宫产的生产安全性较高,在治疗中要严格的对产妇实行剖宫产,减少手术的风险。

  • 标签: 急症剖宫产 择期剖宫产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利普刀(LEEP刀)与微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6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48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研究组给予LEEP刀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微波治疗,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宫颈糜烂患者治疗,疗效更佳,且损失较小,出血量较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宫颈糜烂 LEEP刀 微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分别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0例,螺钉钢板内固定术10例,髓内针固定系统(PFN)10例。结果三组患者均治愈出院,三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负重、临床优良率、术后合并症发生比例、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和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针固定系统治疗临床优良率最佳,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应用治疗。

  • 标签: 粗隆间骨折 手术方法 术后恢复 髓内针固定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钢板与胫骨远端解剖钢板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寻找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共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8例,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钢板(A组)25例;胫骨远端解剖钢板(B组)13例。手术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并随访1年左右,从手术操作,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比较,伤口感染、术后功能及骨愈合时间情况。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操作、伤口感染、术后功能情况及术后软组织并发症的比较上,(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根据胫骨远端骨折类型及骨质情况和软组织条件的差异,我们感觉到只要手术时机恰当,使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钢板较胫骨远端解剖钢板临床效果好。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钢板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上肢PNF技术和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临床4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PNF组和针刺组,通过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对PNF技术和单纯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的评价。结果PNF法对于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好于针刺组。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论上肢PNF技术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效果明显好于单纯针刺。

  • 标签: PNF 针刺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际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1月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共计21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学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对比二者检测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在发现丙型肝炎病人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应用于临床检查丙型肝炎,但胶体金法有操作简单快捷、时间短、结果直观、无需特殊的设备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筛查、预防及复查丙型肝炎病人的首选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丙型肝炎 检验方法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薇荞线皮内缝合与丝线垂直褥式缝合腹部横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98例腹部横切口妇科、产科手术,切口缝合采用薇荞线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连续皮内缝合皮肤作为对照组。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89例腹部横切口妇科、产科手术,切口缝合采用丝线垂直褥式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作为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缝合法切口愈合状况。结果丝线垂直褥式缝合在腹部横切口妇科、产科手术中使用,切口甲级愈合率高,术后患者不适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丝线 垂直褥式缝合 腹部横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除脂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指标干扰的措施。方法选取64例健康体检人员,抽取3mL空腹静脉血,制取高甘油三酯混合血清与乳糜干扰物,予以高速离心法、稀释法,对各项临床生化常用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在高速离心法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尿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相关系数均优于稀释法。结论高速离心法能有效消除脂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常用指标的干扰。

  • 标签: 脂血 临床生化检验 常用指标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将本组9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间歇蓝光照射组(A组,n=48)和持续蓝光照射组(B组,n=48)。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较各组间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2%)明显低于B组(43.7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两种蓝光照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无差异,但间歇蓝光照射较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少,故临床对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黄疸 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全面检查,对两组超声诊断的符合率进行统计,比较两组诊断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病灶及周边血流参数。结果经过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2.9%,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9.4%;利用超声诊断两种疾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5)。利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病灶和子宫腺肌瘤病灶的血流参数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诊断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开展LEEP刀与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7例,A组采用LEEP刀开展治疗,B组采用微波灼烧治疗,比较两组样本的治疗效果与手术状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及治愈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炎患者采用LEEP刀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级治愈率高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LEEP刀 微波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超声刀手术方法(观察组),另外一组采用传统方法手术(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刀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比传统方法更有优势,可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超声刀 甲状腺手术 传统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