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街道居民主要因。为以后制定或提出相关干预措施作依据。方法根据2000~2010年历年死亡报表计算相关指标,u检验比较差异。结果心脑血管病为近年来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病因。结论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加强对慢性病的干预,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干预,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 标签: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u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黄南州不同民族居民主要因构成差异。方法根据黄南州卫生局死亡网络直报卡结果追述不同民族居民主要因构成。结论黄南州首位死亡率肿瘤,胃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最多见,50岁以上多发,呼吸系统死亡率位次低于全国水平,脑血管疾病中主要还是以脑出血为著,藏族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民族,要注意冠心病的预防。

  • 标签: 黄南州 民族 死因构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膜透析(PD)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及其家属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相应的操作要领后,可以在家中自己治疗,这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医院工作压力、减少医疗费用等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尽管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进步,但PD患者死亡率仍较高,透析后患者两年存活率仅为77%,而且国外文献提示PD患者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均是常见的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技术 透析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心血管疾病 肾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为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病死率,为同类患者的治疗提供资料。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近6年135例MHD患者中30例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的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MH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结论早期充分透析,积极控制血压,防治心衰,防治各种感染是降低透析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功能衰竭 死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变化,为提高新生儿疾病防治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本组资料通过对我院儿科10年住院新生儿5363例中死亡的76例(病死率1.42%)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死亡相关原因,找出对策,从而提高救治水平。结果10年住院新生儿5363例中死亡的76例(病死率1.42%),新生儿死亡原因顺位情况,早产占46.05%,新生儿窒息占28.77%,新生儿肺炎占10.5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占5.26%,先天性心脏病占3.94%,先天性肛门闭锁占3.94%,新生儿破伤风占2.63%。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规范产时监护,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早期诊断新生儿肺炎、治疗和护理及健康知识的宣教应成为我院医疗卫生及预防工作的重点,以降低新生儿疾病发病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疾病 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死亡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防范措施,从而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死亡患者中心血管事件34例(56.7%),其中心力衰竭18例,猝死12例,心律失常4例;脑血管意外9例(15%),严重感染6例(10%),全身衰竭5例(8.3%),消化道出血3例(5%),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2例(3.3%),严重代谢性酸中毒1例(1.7%)。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和各种感染,降低透析患者死亡率,需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积极控制血压、充分血液透析、加强营养、纠正贫血、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脂代谢紊乱、限制水分的摄入、预防感染、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终未期肾衰竭
  • 简介:据调查,泰山现有古树总数为18198株。其中,正常古树占25.4%,轻衰和中衰古树占古树总数的63.7%,重衰和濒危古树所占比例为9%,死亡古树比例达到1.3%,急需保护古树935株。对187株死亡古树的死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古树自然死亡比例为2.7%,病虫害致使古树衰弱死亡比例为42.8%,工程建设破坏(建筑施工、修路、水泥硬化等)致死比例为25.7%,污水污物(厕所污染,建筑、生活垃圾)致死比例为8.6%,郁闭致死比例为6.4%。分析查找古树衰弱及死亡原因,采取相应的古树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 标签: 古树 衰弱和死亡原因 保护措施 泰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充市近5年孕产妇死亡现状,并加以分析,实施干预。结果近5年孕产妇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其他。结论孕产妇死亡与个人及家庭因素、分娩地点有很大关系。对策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育龄妇女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健康,关系着两代人的健康,关系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指标。所以,研究影响育龄妇女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高危因素及危害妇女健康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2009-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15-49岁育龄妇女死亡的调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方法及干预措施,不断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重视妇女生理、心理保健,减少可避免的死亡,逐年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育龄妇女 死亡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宿地区新生儿死亡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自2011年10月1日起至2012年3月31日止,全县范围内有正式户口的孕产妇,对出生后28天的新生儿不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死亡,均为调查对象。结果共2223例新生儿,新死亡16例,死亡率为7.2%,其中早产儿5例,占31.25%。缺氧、畸形、感染性疾病占导致死亡的新生儿各为3例,各占新生儿死亡数的18.75%。其他原因死亡2例。结论加强对孕妇及其家人的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死亡率健康教育医务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河池市艾滋病病例死亡原因,为改变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死亡率。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例高于女性,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农村人口占比例高于城镇人口,60岁以上年龄组占较高比例,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为主,非艾滋病临床死亡和意外死亡占较高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远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在病例报告后一年内死亡的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艾滋病死亡率的关键,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和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艾滋病 死亡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陇南市2010年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市妇保站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资料,采用“十二格”表评审方法,从三个环节,四个方面以及三个延误方面,对2009年全市11例死亡孕产妇进行了评审分析。结果2010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36.46/10万。11例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4例(36.36%)、内科合并症2例(18.18%),妊高症2例(18.18%),产褥感染1例(9.09%),其他原因2例(18.18%)。产后出血主要原因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11例死亡的孕产妇中9例为可避免死亡,占81.81%,2例为不可避免死亡,占18.18%。影响孕产妇死亡主要因素县乡医疗保健因素占12.50%,个人态度及家庭因素占60.42%,社会团体管理因素占27.08%。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作,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医疗保健机构要建立健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努力提高产科质量,提高产科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母婴保健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畅通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加强计划外妊娠妇女的管理,建立健全孕产妇死亡责任追究制度,最终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桂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桂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26‰,婴儿死亡率为6.33‰,新生儿死亡率3.97‰。结论继续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加强产科质量及儿科急救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科住院病人死亡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死亡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年间精神科住院病人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死亡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引起死亡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工作责任心,做到早期发现,积极抢救,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的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科住院病人 死亡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与不断出现的海道测量新形势、新变化相适应,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及一些海道测量先进国家的海道测量机构相继对其组织机构进行了重组,并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调整。从经济军事、科技进步、管理模式等几方面对具有代表性国家海道测量机构改革进行了分析。可在推动测绘体制机制优化,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测绘保障能力方面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海道测量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机构重组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度市2007-2011年孕产妇死亡原因,为降低平度市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平度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结果2007-2011年平度市孕产妇死亡9例,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是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专家评审结果为可以避免死亡1例,占11.11%;创造条件可以避免死亡5例,占55.56%;不可避免死亡3例,占33.33%。结论孕产妇死亡是由医学和社会诸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密切关注影响孕产妇死亡主要因素,完善转诊机制,加强产科培训等干预措施,制定不同的保健管理重点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率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