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主要手术的编码准确率。方法抽检2014年1万份住院病案。结果检查的1万份病案中,主要诊断的填写有缺陷的1426份,占总检查数的14.3%,主要手术与操作的填写有缺陷的1375份,占总检查数的13.8%。结论病案管理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要多与临床医师沟通,健全逐层督查机制,努力提高病案首页质量。

  • 标签: 主要诊断 主要手术操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就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及其应对策略展开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我院病案室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此时间段出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共3217份,对选取病案资料中临床医师对患者疾病主要选择与判断进行依次分析,基于ICD-10编码规则展开疾病诊断编码问题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病案资料中有326份资料未基于编码规则实施疾病主要诊断,占比10.13%。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原因主要包括医师填写、病案编码摘录,分别占比分别占比总数6.19%(199/3217)、3.2%(103/3217);主要诊断编码错误类型包括主次诊断顺序混乱、合并编码原则重要性意识薄弱、主要疾病诊断选择错误等。结论:做好病案编码管理人员、临床医生等相关人员对国际疾病分类、正确填写主要诊断与疾病编码等知识的培训工作,督促其严格遵循ICD-10编码规则,以提升病案资料的正确性与权威性,便于医疗、教学事业发展。

  • 标签: 病案 主要诊断 编码错误 应对策略 ICD-10编码规则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医院病案首页中疾病主要诊断编码错误原因和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期间的 1000份出院病患病案进行研究,根据选取病案探讨医师对疾病主要诊断的判断与选择情况,依照 ICD-10编码规则对医院病案首页疾病的主要诊断编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疾病主要诊断编码错误情况分析,在 1000份病案中,病案首页未参照 ICD-10编码原则实施疾病主要诊断的共计 90份,错误率为 9.00%,而医师填写主要诊断错误共计 43份,错误占病案总数的 4.30%,病案编码摘录的主要诊断错误共计 21份,占病案总数的 2.10%。结论:加强对临床医师与病案编码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水平与综合素质的管理与培训可以提升评分诊断与疾病编码正确性,为临床科研、医疗、教学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医院病案首页 疾病 主要诊断编码 错误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品管圈在提高主要诊断ICD编码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未采取品管圈管理的1000份住院病案首页以及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采取了品管圈管理的1000份住院病案首页为对象,对实施品管圈前后的主要诊断ICD编码正确率以及错误率进行对比。结果 改善后主要诊断ICD编码正确率高于改善前,错误率低于改善前,数据采取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 采取品管圈的管理措施能对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ICD编码的错误率进行降低,提升住院病案首页编码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诊断 ICD编码 正确率
  • 简介:摘要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并分析当前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问题,共抽取2020年11月800份出院病历,针对主要诊断的填写、选择及编码三个方面进行专项质控,质控结果得出医师填写主要诊断正确率为75%;编码编码主要诊断正确率为88.5%。只有通过细化环节管理的方法,从编码员、医生、医院病案管理质控等多环节入手才能提高主要诊断的正确率。

  • 标签:   环节管理  主要诊断正确率  质量提升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也随之提高。而病人在就诊时,医生所写的病案就显得愈加重要。病案首页是病人病案信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而首页的编码工作对于病患的诊疗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是体现整个医疗团队的核心部分。

  • 标签: 病案首页 诊断编码 病种诊疗
  • 简介:摘要病人的病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多种并发症或/和合并症,该如何正确填写并给予正确的编码?现探讨一种新的诊断书写格式,可明显缩短编码使用的时间,提高编码正确率;又符合当今医学和医疗保险的要求,也符合临床医生的工作思维模式。

  • 标签: 书写格式 编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编码质量,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未入组病案编码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共100份未入组病案编码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分析原因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结果:临床知识欠缺占总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编码错误调查及分析。方法随机抽检我院病案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2000份病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编码错误192例,占9.6%。其中,主次诊断颠倒占23.4%、未应用编码原则占20.3%、混淆主要疾病诊断占20.8%,这三项是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编码错误的主要原因。结论需加强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编码错误调查,确保数据可靠。

  • 标签: 病案首页 疾病诊断 编码错误
  • 作者: 成勇 周昊 徐剑峰 计万军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身份证:500101199004148653  身份证:420525198608010055 身份证: 420525196912150010 身份证:420525197308060013
  • 简介:摘要:电机是现代工业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而电机编码器作为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提供准确的位置和速度反馈信号。然而,由于长期运行、环境影响或其他原因,电机编码器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或出现报警。本文旨在研究快速诊断和维修电机编码器故障和报警的方法和技术。

  • 标签: 快速诊断维修 电机编码器 故障 报警
  • 简介:摘要非编码RNA(ncRNA)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与ncRNA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测生物标志物用于CRC的早期诊断。对目前ncRNA在CRC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ncRNA检测的潜在临床价值,可为提高CRC的早期诊断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非编码RNA(ncRNA)过去被认为是一类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基因转录产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部分ncRNA能够编码产生功能性多肽,且通过测序、质谱等技术可以证实此类ncRNA和多肽往往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和同源性。本文以“非编码RNA”和“多肽”为关键词在多个数据库进行了相关研究的检索,对编码多肽的ncRNA特征、编码多肽的检测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这些功能性多肽参与了包括调节肿瘤发生发展、调节肌肉活动以及调节免疫应答等过程,将来可将ncRNA来源的多肽作为一类新型的标志物在疾病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观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将ncRNA编码的多肽作为靶点亦可为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非编码RNA 翻译 编码 多肽
  • 简介:从信息编码的角度研究汉语字和词的构成及其组合规律,界定汉语编码系统的三级基码及各级基码之间的关系,分析汉语从笔画到词十四级编码过程,从中探索汉语字词的编码构成及规律,阐释汉语的信息编码系统。

  • 标签: 基码 编码 字词编码 信息编码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系统基因调节网络失调的结果,而非编码RNA在其发育、生理和疾病病理生理的基因表达中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非编码RNA表达具有细胞和器官特异度,在多种人体组织、体液,特别是血液、尿液或脑脊液中,存在与疾病相关的非编码RNA,稳定性高,易获取和检测,对某些疾病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有潜力成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诊断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目前FDA已经批准lncRNA前列腺癌抗原3应用于临床常规诊断前列腺癌。在治疗方面,已经有以miR-21和miR-34等为靶向的多种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使患者结局改善并且耐受性良好。因此,非编码RNA在应用于阐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成为新型的生物标志物和靶向治疗药物等方面值得期待。

  • 标签: 非编码RNA 生物学标记 RNA-based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在电子病历模式下,医生填写首页诊断和手术操作时,不必填写相对陌生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ClassficationofDiseases,ICD)名称,填写熟悉的临床命名,为绩效考核、医保付费和DRGs预付费做好基础性。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按照教科书和医生填写诊断和手术操作习惯,建立“临床命名库”;参考电子病历首页编码模式、北京临床版编码库和ICD-10和ICD-9-CM-3等相关研究成果,建立“病案编码库”,在两库之间建立关联。结果建立符合实际的开放的“临床命名-病案编码库”,并嵌入到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模块中。结论临床命名和疾病分类是两个密切相关而又大不相同的体系,电子病历采用什么编码模式,医生和编码员如何配合,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电子病历 临床命名 国际疾病分类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