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年近古稀的罗翁,因右侧阴部皮肤瘙痒、丘疹、潮红、渗出、结痂反复发作3年余,奔走多家医院,按“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治疗,仅有短期好转,但始终不愈,且近半年来,渗出增多伴恶臭,行走不便来我院就诊。体查:一般情况可,右侧阴囊皮肤可见3×4cm溃疡及疣状肿物。取其肿块送病理切片检查,病理报告为“阴囊paget病”。

  • 标签: 湿疹样癌 阴囊湿疹 阴囊PAGET病 病理报告 神经性皮炎 皮肤瘙痒
  • 简介:在门诊,我们常遇到不少年轻的妈妈,在哺乳期内乳房、乳晕和乳头长丘疹、红斑,症状为局部皮肤增厚,有时有渗液流出,时痒时痛,但以痒为主,一般两侧乳房对称发生,在病灶周围有散在性的湿疹损害,尤其是给婴儿哺乳后加重,这就是乳房湿疹

  • 标签: 乳房湿疹 湿疹样癌 皮肤病 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乳头湿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87年10月~2000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7例乳头湿疹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乳头湿疹主要以乳头、乳晕区湿疹病变及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伴有乳房肿块的5年及10年生存率(53.7%,39.6%)显著低于不伴有肿块的病人的5年及10年生存率(100%,88.1%)(P<0.05).结论对于对症处理2周效果不佳的乳头、乳晕区湿疹变应尽早行病灶刮片或切取活检,以明确诊断.合并有乳腺肿块的乳头湿疹的首选术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

  • 标签: 乳头湿疹样癌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乳房湿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性疾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表现为乳头乳晕及周围出现境界清楚的皮损,呈棕红色,糜烂明显;间覆有鳞屑或薄痂,可发生皲裂,自觉瘙痒疼痛;有肉芽组织,呈鲜红色,常有渗液,轻度浸润而无明显痒感。

  • 标签: 中老年妇女 湿疹 乳房 中老年女性 特殊类型 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游离皮片和皮瓣整形技术在会阴湿疹术后创面覆盖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的6例会阴部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切除病灶之后,分别采用游离皮片或者推进皮瓣覆盖创面,记录手术时间、皮片或者皮瓣的存活情况、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总共6例会阴部湿疹癌肿瘤患者,Ray分期:A1期1例,A2期5例;年龄(68±9)岁,住院时间(14.8±8.1)d,体质指数(25.6±3.7)kg/m2,手术时间(132.0±80.7)min,出血量(18.3±11.7)ml;其中病理证实湿疹5例,皮肤腺癌伴湿疹1例。所有患者切除肿瘤后,其中4例患者接受阴囊局部推进皮瓣转移术,2例患者接受游离皮片移植术。术后随访(15.3±8.1)个月,皮片和皮瓣存活良好,且局部无肿瘤复发,4例患者术后出现包皮水肿,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余无其他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男性会阴部湿疹切除后创面的覆盖可根据创面大小、位置选择游离皮片或者皮瓣移植技术,其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会阴 湿疹样癌,乳房外 整形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混合性髓-乳头(MMPTC)与甲状腺髓合并乳头(MTC-PTC)两类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0年间收治的3例MMPTC和9例MTC-PTC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者在临床病理及诊治方面的异同。结果3例MMPTC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9岁,均为髓与微小乳头碰撞发生。髓部分与乳头部分均表达相应的免疫指标,2例有淋巴结转移,随访至今无复发及死亡。9例MTC-PTC患者中位年龄55岁,其中8例患者术前血清降钙素升高。免疫组化检查显示髓部分与乳头部分均表达相应的免疫指标。9例患者中4例伴有淋巴结转移,随访至今无复发及死亡。结论与MTC-PTC相比,MMPTC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淋巴结转移偏多,可遵循髓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MTC-PTC的发病特征类似于甲状腺乳头,但治疗原则可根据两种肿瘤的权重进行个体化治疗。两类肿瘤的预后均较好。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髓样 癌,乳头状 病理学, 临床 降钙素
  • 简介:摘要阴部湿疹癌病例较为少见,报告1例阴囊湿疹患者的护理措施,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严密观创面护理,体位护理,合理应用镇痛药物,使手术获得成功。

  • 标签: 湿疹样癌 护理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阴囊湿疹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例阴囊湿疹行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的患者行全方位多学科的整体护理,护理措施包括:全面细致的术前准备、皮瓣的观察与护理、引流管的维护、体位护理、血栓的预防、营养支持、皮瓣坏死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15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和植皮手术后皮瓣愈合良好,1例出现下肢肌间隙血栓,经抗凝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血栓消失。15例患者术后3~12个月复查和随访中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科学的护理是阴囊湿疹扩大切除及皮瓣修复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阴囊湿疹样癌 扩大切除 皮瓣 护理
  • 简介:产后,有些母乳喂养的妈妈会发现,乳晕处起了一些小红疙瘩或小水泡,有痒的感觉,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地方的表皮可能会变得比较粗糙,甚至有脱皮现象。这可能就是乳头湿疹

  • 标签: 启蒙教育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乳头尿路上皮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膀胱微乳头尿路上皮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利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微乳头尿路上皮癌肿瘤生长方式呈微乳头状,通过光镜肿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和巢状,细胞质透明或嗜酸性,细胞核具异型性,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CK20、CK7阳性,p53高表达,p63、EMA、E-cadherin阳性。结论膀胱微乳头尿路上皮是一种低分化,易发生血道和淋巴道转移,预后差,其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膀胱肿瘤 微乳头样尿路上皮癌 病理特点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瓣修复治疗外阴乳房外Paget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肿瘤面积和皮损的位置采取阴囊旋转皮瓣或阴股沟皮瓣修复创面结果28例皮瓣修复全部存活,5年随访19例,复发4例,5年复发率为21%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外阴部乳房外湿疹首选方法,阴囊旋转皮瓣或阴股沟皮瓣是修复创面的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外阴部 乳房外湿疹样癌 皮瓣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头状淋巴囊腺瘤甲状腺乳头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该种病例4例,对其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组织形态似涎腺的乳头状淋巴囊腺瘤;肿瘤细胞核呈毛玻璃,并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4例均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增生的淋巴组织以CD3阳性的T细胞为主,亦可见少量CD20阳性B细胞及CD138阳性的浆细胞。4例患者浆细胞表达IgG4。Ki-67阳性指数为1%~10%。术后随访1~6年,4例患者均无进展。结论 乳头状淋巴囊腺瘤甲状腺乳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预后良好。正确认识和诊断对临床医师的治疗、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 乳头状 淋巴囊腺瘤 甲状腺
  • 简介:摘要分析1例同侧甲状腺髓合并乳头的病例。观察肿瘤的细胞学形态及术后组织病理形态特点,讨论甲状腺髓合并乳头的细胞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细针穿刺(fineneedleaspiration,FNA)细胞学检查由于经济、微创、操作简便、报告快速等优点,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已被普遍使用,然而,由于样本或观察经验等因素影响,FNA诊断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仍存在一定的假阴性或假阳性,在甲状腺癌的类型判别方面也存在一些陷阱。本文报道一例甲状腺髓(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FNA涂片被误诊为甲状腺乳头(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FFC)的病例,通过对照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结果,复习FNA涂片,分析误诊原因,旨在加强认识,以提高FNA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髓样癌 细针穿刺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arthin瘤甲状腺乳头(WL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顺义区医院WLPTC病例5例,对其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免疫标记和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复习文献。结果5例WLPTC组织大体观察,肿瘤切面呈灰白色或灰褐色,实性,质地硬,边界尚清。镜下见肿瘤组织形态似涎腺的Warthin瘤,呈乳头状结构,间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但无明显滤泡形成;表面被覆复层上皮,肿瘤细胞呈多角形,胞质嗜酸性细颗粒状;肿瘤细胞核呈毛玻璃,并可见核沟及核内包涵体。5例均伴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增生的淋巴组织以CD3阳性的T细胞为主,亦可见少量CD20阳性B细胞及CD138阳性的浆细胞。4例患者浆细胞表达IgG4。Ki-67阳性指数为1%~10%。即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5例患者中,有3例存在BRAF V600E突变,但无一例RAS突变。术后随访1~10年,5例患者均无进展,其中4例无复发和转移,1例曾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未见新的转移灶。结论WLPT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甲状腺乳头,预后良好。正确认识和诊断对临床医师的治疗、预测患者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 简介:张工的儿子在一家医院的辅助科室工作.受儿子工作的影响,她对医学知识较为关注.这不,一个人在家的她正一边看着电视中徐光炜教授的科普讲解,一边同步进行着乳腺自检.她非常仔细,对讲解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进行到乳头视诊时,她发现自己左侧的乳头有轻度的内陷.按电视上所讲,这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征象.于是她让儿子带她到肿瘤医院检查,最后发现了一个直径只有0.6cm、无法摸到的早期.

  • 标签: 诊断 乳腺癌 乳头内陷 溢液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烧伤并发湿疹皮炎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32例烧伤并发湿疹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措施。结果①临床特征患者烧伤原因主要为热液烫伤,烧伤部位集中于躯干、四肢;湿疹皮炎多发于残余创面,主要表现为未愈创面邻近部位出现密集小米粒状红色丘疹,常出现疼痛、糜烂、渗液等症状。②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显示WBC升高24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27例,CRP升高3例;创面分泌物培养27例可见细菌生长。③治疗方法与效果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治疗后,皮疹消退、症状消失时间为(3.8±0.5)d,所有患者的创面均愈合良好,总有效率高达96.9%。结论烧伤并发湿疹皮炎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美宝湿润烧伤膏+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疗法。

  • 标签: 烧伤 湿疹样皮炎 临床特征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发生的明确病因,但并非所有HR-HPV感染都会导致宫颈,说明多种因素参与调节HR-HPV的致病性。Toll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能特异性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激发宿主抗病毒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相关研究表明HR-HPV通过调节TLRs的表达和信号通路改变局部免疫微环境,导致病毒持续感染以及宫颈发生。本综述将总结并讨论TLRs在HPV感染致宫颈中的免疫作用和可能的致病机制以及TLRs激动剂在HPV疫苗中的应用。

  • 标签: Toll样受体 HPV 宫颈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