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1 个结果
  • 简介: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关于事态助词"来"产生的年代还不够明确,形成的过程还比较模糊.梁银峰(2004)认为"来"产生于南北朝及隋代.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佛经为基本材料,佐证了梁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来"的语法化途径,以及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 标签: 语法化 事态助词 中古 佛经 模糊 年代
  • 简介:山西晋语区活跃着一个句末助词"来",是兼表"过去时"与"已然态"的助词,且有成句作用。连用的句末助词"来嘅""来了"和"来来"分布在不同市县,其中"来了"和"来来"中的后一音节"了"和"来"应是"了也"的合音形式,"来嘅"的"嘅"应是"去也"的合音形式。这种连用形式应是近代汉语句末助词"来"和"去也""了也"功能叠加的结果。

  • 标签: 晋语 事态助词 来了 来来 来嘅
  • 简介:当位于“来”之后表达时段概念的名词短语的句法位置发生变化后,方位词“来”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于是逐渐向事态助词演变。事态助词“来”在南北朝时期、最晚到隋代已经正式确立。唐代以后,动态助词“来”也开始大量出现,在某些语境中它也可以转化为事态助词“来”,这加速了事态助词“来”的语法化进程。

  • 标签: “来” 方位词 事态助词
  • 简介:文章对日语中提示助词「ハ」和主格助词「ガ」进行了考察分析,在总结以往日本学者有关「ハ」和「ガ」的用法的基础上,对主题这个概念以及「ハ」和「ガ」的使用范围作了具体分类,就其用法要点进行了简要解释。

  • 标签: 主题 主语
  • 简介:怎样看助词“て”大连理工大学乔国钧在现代日语中,助词兼有格助词、提示助词、终助词和接续助词几种属性。作为前三种助词它具有表义性;而作为接续助词,严格地说是不具有表义性的。一、有表义作用的作为格助词主要用于较为随便的会话体中,表示引用和同位关系。就其表...

  • 标签: 接续助词 提示助词 格助词 终助词 表义性 同位关系
  • 简介:“の”不是格助词宋元明前些时候在一篇谈的文章(见本刊94年3月号)里,说到有几种词性的用法,其中之一是格助词。现在应当说明,说是格助词,是迁就现在通常的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不论在日本或在我国的教学界都把划为格助词,延续已久;词典上也都是这样注解的。...

  • 标签: 格助词 “の” 逻辑关系 连体修饰 名词的格 主格
  • 简介:2017年2月12日,朝鲜发射一枚弹道导弹,引发韩国高度戒备。韩国随即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常任委员会,就应对朝鲜射导方案进行讨论。会议由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金宽镇主持,青瓦台秘书室长,外交部、统一部、国防部长官,国家情报院院长,国家安保室第一次长,

  • 标签: 危机应对机制 韩国 事态 弹道导弹 安全保障 国防部长
  • 简介:控申举报是国家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控告犯罪、打击犯罪,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信访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特殊性渠道。信访人无论是通过来信、来访、电话的方式,还是以信访、人访、电话并用的方式,都是构成来信来访的内容要素。因此,我们在来信来访工作中,必须把这些内容从几个角度进行全方位透析,全程剖析,准确把握事件性质矛盾,重要的是要把握和调控信访中事态的发展,促其进入矛盾化解的良性渠道。

  • 标签: 控申举报工作 信访工作 处理方法 上访者
  • 简介:日本的新安保法提出了三个关键事态,分别是"灰色地带事态"、"重要影响事态"和"存亡危机事态"。新安保法规定,当处于"灰色地带事态"时,日本将迅速出动自卫队,并为协防日本的美军等部队提供保护。如此一来,日本在尚未遭到武力攻击的情况下,即可派遣自卫队行使武力。三个关键事态的提出为日本突破"专守防卫"方针,谋求海外派兵开启了通道,有违《日本国宪法》规定的和平主义原则,为地区秩序埋下安全隐患,周边国家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 标签: 新安保法 灰色地带事态 武力攻击 防卫政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前言"呢"是现代汉语主要语气助词之一,前人对其来源和发展过程,作过许多有益的研究工作,但囿于材料等方面的限制,这个问题至今尚未能完全解决。在前人的研究中,通常认为近代汉语里"聻、那、在"等几个助词与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来源有关,这几个助词在唐五代成书的禅宗史料集《祖堂集》中均多次出现.本文拟以上述几个助词在《祖堂集》中的使用情况为中心,对比、参考唐、宋、元其它史料,对它们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发展情况和与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关系,作一简单的描写和探索。

  • 标签: 祖堂集 现代汉语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词 近代汉语 用例
  • 简介:遵义方言的助词"来"其意义用法与普通话不同。"来1"用于句子或先行分句末尾表过去时—动作行为发生并完成于说话之前,同时兼有"归来"的实义,有离开某地实施动作后又回到原地或向原地移动的意思。"来2"用于分句或句子末尾,表示先完成某种动作、出现或实现某种情况或者到了某个时间再进行另一动作。

  • 标签: 遵义方言 助词 来1 来2
  • 简介:浅析格助词“ヲ”(二)石舟[解说](一)的语法功能有多种,最主要的是直接对象(受事)。什么是直接对象?承受动作作用发生变化的就是直接对象。变化一词要联系谓语的词义作广义的理解。有的是有形的,具体的,有的是无形的,抽象的。里的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本的“...

  • 标签: 格助词 自动词 基本用法 直接对象 日本语 意志性
  • 简介:下面对一次助词与二次助词进行比较详尽的考察。众所周知,句子成立,必须是语言断止。即词在此处断止。所谓词断止,是指词汇的语言形态,只看词即可。但语法的语言状态通常必须表现出某

  • 标签: 终止形 格助词 宾位 补格 语言形态 文语
  • 简介:“囖lo^33”在台山方言中使用频率较高,常常附着于句末,与普通话“了2”的语义及其功能相似。本文通过研究“囖”在各种句类中的分布规律,对其在各句类中表现出的不同但具关联性的语法意义进行整合,得出“囖lo^33”的核心语法意义是“对处于某种进行阶段(即将发生、出现并持续、已然完成)的事态的肯定,并指向当下语境”。

  • 标签: 句末助词 句类分布 肯定语气 当下事态
  • 简介:汉语经历体标记“过”的历时性特征体现于包括“起点”“历程”和“终点”三要素构成的完整过程。“过”的经历体意义包括完整性经历和反复性经历。在事件随时间展开的过程中,“过”可以标示活动经历事态,也可以标示遗留状态经历事态,具体标示何种经历事态主要由具体表达式中动词的事态特征决定。

  • 标签: 经历体 动词类型 事态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