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全白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南充市身心医院/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全白春人体正常性功能的维持主要依赖人体多系统的协作,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协调要一致。此外,正常性功能还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性功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据美国健康与社会生活调查发现,女性发生性功能障碍疾病比例要比男性多,同时,同等人群中,情绪低落人群患病率要高于健康人群。另外,该研究还表明,有将近36%的抑郁症患者缺乏依从性,因为此类人群把抗抑郁药引起的性功能障碍视为一种不可接受的不良反应。本文将从抗抑郁药与性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着手,思考如何两者之间的利弊,现做如下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配偶在患者综合治疗期间的心理真实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并帮助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结果。方法2017年9月——2018年4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泌尿男科的10名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配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及笔录,运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配偶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疾病确诊初期为怀疑、紧张、不知所措、恐惧、焦虑、抑郁、自我谴责;综合治疗期间为适应、接受、委屈、对疾病的不确定感、疾病治疗信息的缺乏、经济压力、对生活的前景和期望值降低、工作与家庭的冲突、性生活不和谐。结论医护人员在关注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应对其配偶也予以关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提高女性配偶的生活质量,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和配偶之间夫妻性生活和谐、婚姻生活质量。

  • 标签: 性功能障碍 配偶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女性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患者中选择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0),对试验组行产后盆底修复,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修复,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脏器脱垂及尿失禁状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产后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盆腔功能出现障碍女性行盆底康复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的产后不同时间脏器的脱垂以及产妇的尿失禁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状况。结果B组患者尿失禁、盆腔痛、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性生活满意度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盆底康复护理,能有效防治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护理防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组均40例,各组分别给与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和普通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盆底肌纤维情况。结果对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可知,对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研究组盆底肌纤维改善情况明显优越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环节,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这一护理措施值得推荐。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护理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防治效果
  • 简介: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指产后由于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盆底障碍性疾病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若患者不能及时诊治,往往发展至中重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现就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女性盆地功能障碍性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灌洗负压治疗结合艾灸治疗性功能障碍的进展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8年05月08日-2019年06月20日)收治以性功能障碍为诊断的患者总计64例,依照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仅使用中药灌洗负压治疗30例)与治疗组(中药灌洗负压治疗结合艾灸治疗34例)。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障碍指数(IIEF-5)评分与治疗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前IIEF-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经治后两组患者IIEF-5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患者IIEF-5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性功能障碍患者的相关治疗中,采取中药灌洗负压治疗结合艾灸治疗后,可明显减轻患者勃起功能障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灌洗 负压治疗 艾灸 结合治疗 性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 10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性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应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效果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均对两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仅在康复组的产后护理中应用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肌纤维情况和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前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护理后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肌纤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3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均对两组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仅在康复组的产后护理中应用盆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肌纤维情况和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前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康复组护理后的Ⅰ类肌纤维正常率、Ⅱ类肌纤维正常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盆底功能障碍 肌纤维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 100 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 50 例),将实施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 50 例),对比两组产妇在盆腔肌纤维改善情况、美表现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为产后妇女提供盆底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 盆底功能障碍,改善 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充分的安全性。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盆底康复 防治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医院共为55例产妇提供了盆底康复服务,纳入观察组。根据临床资料,年龄、阴道分娩方式、孕周(±1)周、新生儿体重(±200g),选择同期选择未接受盆底康复服务的对象55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在产后6个月进行复查,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检查,对比异常检出情况、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Ⅰ类肌力与疲劳度异常、Ⅱ类肌力与疲劳度异常、其他异常、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分别为12.73%、7.27%、7.27%、3.64%,低于对照组41.82%、40.00%、47.27%、2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16.32、22.18、13.02,P=0.001、0.000、0.000、0.000<0.05)。觀察组外阴坠胀、盆腔胀痛、症状合计发生率1.92%、0.00%、7.27%低于对照组12.73%、10.91%、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41、22.83,P=0.028、0.036、0.000<0.05)。结论盆底康复技术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推荐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产后保健技术,所有的产妇都推荐开展盆底肌肉训练。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技术 临床治疗
  • 作者: 游扬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凉山6151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57-01勃起功能障碍是一种性功能障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阳痿”,患者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许多,这与疾病性因素以及生活中的不良习惯都有直接关系。勃起功能障碍不仅影响夫妻生活和谐,也会令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这更是会令病情加重。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以及怎样去治疗和预防。勃起功能障碍是指男性的阴茎无法达到勃起状态,或无法支持完成正常的性生活。具体来说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无法勃起,阴茎无法进入女性阴道内。另外一种是阴茎勃起并进入女性阴道后,尚未射精就迅速疲软。持续出现以上症状至少六个月的男性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数次勃起障碍不能说明患有疾病。导致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原因有许多,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心理性障碍。心理问题将会在生理上有所反应。一些人在性生活期间遭受了过度惊吓,或性伴侣不配合,这些都会给男性留下心理阴影,在下一次的性生活中,患者的脑海中重复回忆以上画面,很难再勃起。另外,一些男性由于劳累等原因出现了一次勃起功能障碍后,会产生很强的自卑心,对性生活开始惧怕,对治疗充满了恐惧,陷入到了恐慌和紧张之中,这种心理上的负担、压力和阴影都会导致其产生长期性的勃起功能障碍。(2)精神性障碍。如今,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尤其是男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情绪不佳,饱受焦虑、抑郁、烦躁、紧张等情绪的影响,这种精神上的问题往往会导致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此外,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不愉悦的性生活经历也会使男性失去对性生活的兴趣。研究已经证实,精神类问题和疾病对身体各项功能产生直接影响。(3)劳累。过度的劳累会导致肾功能耗损严重,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尤其是在熬夜、长途驾驶、连续工作后,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4)器质性原因。器质性因素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是很难避免的,但通过治疗也有恢复的可能。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也分为许多种。首先是血管性病变,它在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诱发因素中占据了接近50%的比例。临床中常见的动脉损伤、动脉粥样硬化、阴部动脉分流、动脉狭窄以及所有影响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的疾病,都有可能引发勃起功能障碍。另外,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感觉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行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低频电刺激仪治疗基础上给予感觉功能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后的I和II类肌纤维肌力强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和II类肌纤维肌力强度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可有效增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力强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感觉功能训练 低频电刺激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感觉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行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 30例。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低频电刺激仪治疗基础上给予感觉功能训练。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I和 II类肌纤维肌力强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 I和 II类肌纤维肌力强度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感觉功能训练配合低频电刺激可有效增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力强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感觉功能训练 低频电刺激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泌尿系感染与盆底功能障碍之间存在的联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后泌尿系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产后2年以上,未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情况,探究产后泌尿系感染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明显对于对照组患者,患者主要盆底功能障碍表现为盆底脏器脱垂、子宫容积和尿失禁等(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可比性。结论产后泌尿系感染与盆底功能障碍之间存在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女性产后必须要做好治疗与护理措施,防治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减少盆底功能出现障碍的比例,帮助女性产后更好的恢复。

  • 标签: 产后 泌尿系 盆底功能障碍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