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云南省素来是少数民居聚集地,其中佤族是当中一个传承历史悠久的民族,佤族人民生活中喜好歌舞,舞蹈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木鼓舞是佤族传统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它不光是能充分表现出佤族人民的民族风俗,更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文化象征。因此,本文从生态审美角度对佤族木鼓舞进行了深入思考。

  • 标签: 佤族文化 木鼓舞 自由欢快
  • 简介:  这横断山纵谷南端的秋天中午,也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刻,还好遇上多云的天气,太阳时隐时现,更多的时候是被一片片厚厚的云块遮住,也就不觉得特别晒.我们从农贸市场步行了15分钟,过了T字路口来到大街上,朝一条有十几级石台阶的小巷往上走去.……

  • 标签: 佤族木鼓 寺佤族 广允寺
  • 简介:摘要:佤族是我国传承历史最为悠长的跨界民族之一,其中佤族木鼓更是佤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佤族木鼓对自身传统习俗进行了完善,并将当中积极、优秀的部分予以很好的继承和保留,有力的凸显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因此,本文主要对云南佤族木鼓的传承和保护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从而帮助佤族木鼓寻找全新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佤族木鼓 生存空间 传承 保护
  • 简介:通过实验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佤族木鼓舞锻炼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心理健康测试指标采用SCL-90量表以及POMS量表进行测试,对实验前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明显优于实验前,证明佤族木鼓舞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境状态。建议:佤族木鼓舞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及锻炼价值,应积极在全面健身活动中进行推广,可把佤族木鼓舞作为民族地区学校特色课间操等活动中进行开设,此外,佤族木鼓舞可作为改善及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路径与方法。

  • 标签: 佤族木鼓舞 大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正>泰州博物馆收藏一对清雍正时的仿石质抱鼓石的木鼓,镂刻精工,乍视与石无异,颇为独特。木鼓形同抱鼓石,上呈圆鼓形,下有托座,通高58.5.厚17.5,鼓径49.5,托座高9.5——21厘米。正面是二只狮子戏绣球花纹,一条宽阔的彩带把狮子和绣球巧妙地连成一体,从而达到整体的和谐美。鼓边饰两道弦纹,其间雕一周缠枝忍冬花纹。木鼓反面宽边,中间是浅雕对称的折枝贯套花纹,简洁明快。木鼓的侧面系弧形,两边雕有80多个鼓钉。托座似翻卷的荷叶,两边弯曲,中间有叶筋,底座底面为长方形,并有长3.5、宽1.5、深3厘米的对称的两个母榫,作安装用。抱鼓石在苏南地区叫碑石,是建筑装饰

  • 标签: 木鼓 抱鼓石 松林 托座 泰州 狮子
  • 简介:木鼓舞》前人这样记述:刳木空其中,蒙牛皮于其端,中开音孔,长六尺,以为鼓。选妇女之美者,穿华服、拿木棒,兼舞而击之,另有男女善歌者,着五彩衣或披红毡、折角巾,分男左女右旋牛头歌舞。

  • 标签: 鼓舞 苗族 歌舞
  • 简介:西盟于1965年成立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西盟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在艰难曲折中前进、在开拓创业中拼搏、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亿元,是1965年的409倍,年均增长1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50万元,是1965年的445倍。年均增长13%;

  • 标签: 西盟佤族自治县 佤族木鼓 开拓创业 公共财政预算 民族政策 财政预算支出
  • 简介: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hu)等民族交错杂居。

  • 标签:
  • 简介:佤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山上,自称是大山的民族。青山绿水,养育了世代的佤族人,雄峰险峻的大山,赋予了佤族坚强的性格,山高树茂的大森林,是佤族赖以生存的源泉。自古以来,佤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所有山川、河流、森林和一切不可理解的自然现象都有精灵,会给人们带来祸福。

  • 标签: 佤族 简介 服饰 万物有灵 自然现象 大山
  • 简介:佤族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现人口有40余万,主要分布在临沧地区的沧源、耿马、双江和思茅地区的西盟、孟连、澜沧等县,保山市及西双版纳州也有少量分布。

  • 标签: 西双版纳州 思茅地区 保山市 人口 临沧地区 云南
  • 简介:工作的关系,常常到云南,更常常的来到佤寨。佤族,是云南境内颇具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它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 标签: 佤族 剽牛 风俗习惯 中国 历史发展 祭祀形式
  • 简介:据《佤族简史》记述,“汉代两晋的濮,唐代的望、望外喻、望苴子,属同一族体,也就是后来的佤族”。“所谓嘎喇、哈瓦、卡瓦,这些族称指的都是佤族”。“史书对佤族的称呼还有古剌、哈剌、僰濮、扑子蛮、黑僰濮、木棉濮、黑齿蛮、夷人等”。佤族,是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少数民族之一,佤族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群体。

  • 标签: 耿马佤族 史话研讨 中国 起源 土著民族
  • 简介:让我们先来温习一下动画片《人猿泰山》里的场景:毛茸茸的小野人攀着弯弯曲曲的藤条,从一棵树荡到另一棵树上,喉咙里发出'呜啦啦啦'的声音,在树木参天的雨林间飞跃,鸟儿为他歌唱,松鼠亲吻他的鼻尖,花豹热情地跟他打招呼……简直太酷了.你以为这一切只发生在童话里?不,阿佤族的小伙子鲁姆就是一个现实版的人猿泰山。

  • 标签: 佤族泰山
  • 简介:沧源,在离昆明600公里的阿佤山上。想象中的沧源应该是原始的:莽莽苍苍的阿佤山上是出没的野兽,弯弯曲曲的小路把一个个茅草屋拼凑的村寨拴在大山上。下田的阿佤人腰系长刀,山上是终日赖着不走的云朵。

  • 标签: 沧源 风情 佤族 阿佤山
  • 简介:贵州省台江县反排村的苗族木鼓舞继1989年在羊城中华博览会上轰动后,又一次在京城亚运会艺术节上演了36场展露风采。引起中外观众强烈的兴趣。虽然许许多多的男男女女一时还甩不来那颇具魔力的同边手,却不厌其烦地跟着苗族姑娘和小伙子不断地扭动臂部,甩脚甩手,总希望能多少学会一点儿这从贵州苗乡来的“东方迪斯科”。那些专修舞蹈的一些中外学生看来要“灵光”得多,但也只是得其形而未得其神,直抱怨抓不住那大开大合的山野韵味。这时,被称为“木鼓舞王”的万正文搁下手中的鼓棒,喊一声,“来,我来教你们。”只见他口中念叨着“叭哒咚哒咚——叭哒叭哒咚——”熟练地给大家做起分解动作。

  • 标签: 鼓舞 正文 分解动作 贵州省 博览会 台江县
  • 简介:文章通过笔者的实证调查,阐释了中缅佤族在跨境流动、跨国婚姻、亲情互助和经济交往方面固有的“胞波”情谊,从而强化了佤族的民族认同。

  • 标签: 佤族 民族认同 “胞波”情谊
  • 简介:火塘在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佤族崇拜火,火塘是佤族家庭的象征,是火神、祖神栖息来往之地。沧源佤族人家一般有三个火塘——"主火塘"、"客火塘"、"鬼火塘",围绕着分工明确、功能独特的火塘,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火塘文化。佤族火塘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并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承载着许多浓厚的文化观念,成为佤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聚焦点。

  • 标签: 佤族 火塘文化 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