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癌症动力疗法血卟啉光敏治疗癌症在世界范围内已沿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最近,俄罗斯有机半导体和有机染料科学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治疗癌肿的新药——蓝色光敏染料。这种光敏物质所具有的疗效高、毒性小、易储藏、制造更趋于工艺化等优点,得到了巴塞罗那生物医学...

  • 标签: 癌症 光动力疗法 蓝色光敏染料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动力(ALA-PDT)疗法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5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先给予ALA-PDT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2次,2周后行果酸治疗,两周1次,共2次;在第2次动力治疗结束后第2,6周进行疗效判断及治疗的不良反应记录。结果45例患者经2次动力联合2次果酸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29例,有效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5.5%;第2次动力治疗结束后2周,6周皮损消退率分别为47.01%、76.33%。结论5-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联合果酸治疗中重度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果酸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中药制剂清肤Ⅱ号联合动力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囊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动力组及中药组。治疗时间为8周,在治疗后2,4,8周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

  • 标签: 清肤Ⅱ号 光动力疗法 囊肿型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尖锐湿疣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行冷冻治疗联合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对比两组尖锐湿疣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4%、88%,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0%、6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显著,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冷冻治疗 尖锐湿疣 生活质量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尖锐湿疣患者64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疣体直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冷冻治疗,效果显著,不易复发,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冷冻 尖锐湿疣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2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先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2周后行果酸治疗,每2周1次,共2次。对照组27例,仅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在治疗结束后2、4、8周进行疗效判断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治疗后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果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44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包括26例基底细胞癌患者、8例鲍温病患者、6例鳞癌患者、4例湿疹样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联合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病症的复发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论先接受ALA-PDT后行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再进行PDT的面部基底细胞癌(5/26)、鳞状细胞癌(1/6)、Bowen病(1/8)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动力疗法是皮肤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切除部位的深度及面积,对于复杂手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降低联合治疗方法时疾病的复发率,还需要继续探索

  • 标签: 手术治疗 光动力疗法 皮肤肿瘤
  • 简介:随着高科技手段不断地应用于临床,激光治疗越来越被医学界所认可,对恶性肿瘤治疗亦有重要意义。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首因,美国因肺癌死亡人数占总癌症死亡人数28%,每年大约有172570新诊断的肺癌患者。大多数肺癌患者采用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和终未期阻塞患者可选择应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PDT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可根治,对非小细胞肺癌终未期阻塞患者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可缓解其症状和体征,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对根管侧支内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取64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制备人工根管侧支,建立粪肠球菌根管侧支感染模型。将感染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DT组、PDT联合EDTA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6个。PDT组于根管中注入40 μg/ml血卟啉单甲醚,避光孵育5 min后将激光器的光纤插入根管内上下提拉照射90 s(激光功率为45 mW);PDT联合EDTA组根管给予5 ml质量分数为17%的EDTA溶液冲洗1 min,无菌纸尖吸出EDTA后进行PDT处理,操作同PDT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根管分别给予5 ml质量分数为5.25%的NaClO溶液和质量浓度为9 g/L的NaCl溶液冲洗1 min。各组处理前、后分别用K锉于根管侧支内取样,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处理后将各组牙根置于无菌脑心浸液肉汤(BHI)培养基中厌氧培养24 h,再用K锉取样,统计检出细菌的根管侧支个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后各组根管侧支内壁的形貌。结果PDT联合EDTA组的杀菌率达99.56%,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98%)、阳性对照组(85.87%)和PDT组(87.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复实验结果显示,PDT联合EDTA组检出细菌的根管侧支数为5个,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15个)、阳性对照组(12个)和PDT组(11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PDT联合EDTA组未见明显粪肠球菌在根管侧支内壁附着。结论PDT联合EDTA对根管侧支内感染的粪肠球菌杀灭效果良好,有望为临床根管治疗中有效杀灭根管侧支内的粪肠球菌提供一种新方法。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肠球菌,粪 根管侧支 血卟啉单甲醚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4位尖锐湿疣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治疗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7位:环磷酰胺治疗)与实验组(37位: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略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环磷酰胺联合动力疗法较于单纯环磷酰胺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环磷酰胺 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动力疗法联合手术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本院7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治疗)与观察组(动力疗法结合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各项对比指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动力疗法结合手术在皮肤基底细胞癌治疗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采纳。

  • 标签: 皮肤基底细胞癌 手术治疗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与动力疗法(PDT)联合应用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移植至裸鼠皮下制备皮下移植瘤模型。60只荷瘤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康莱特1组,激光照射前一天开始从尾静脉注射康莱特注射液1.25g/kg体重,连续10d;康莱特2组,同上法注射康莱特注射液2.5g/kg体重;动力(PDT)组,腹腔内注射Photosan2mg/kg体重,48h后予激光照射;联合1组,治疗方法采用康莱特1组+PDT组;联合2组,治疗方法为康莱特2组+PDT组。每组10只。每周2次测量肿瘤大小。PDT后14d处死动物,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对照组、康莱特1组、康莱特2组、PDT组、联合1组和联合2组治疗后14d的瘤体积分别为(550.08±52.46)mm3、(519.71±46.44)mm3、(405.29±38.67)mm3、(199.27±37.37)mm3、(107.47±14.13)mm3。和(75.58±12.53)mm3;瘤重分别为(0.82±0.08)g、(0.77±0.06)g、(0.61±0.06)g、(0.41±0.05)g、(0.28±0.04)g和(0.16±0.04)g。2个联合组的肿瘤体积和瘤重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5);联合1组抑瘤率从PDT组的50%上升到65.9%,联合2组上升到80.5%。结论康莱特与PDT联合应用可明显抑制移植瘤体积,有协同增效作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光化学疗法 康莱特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电离子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方法160例尖锐湿疣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电离子术联合动力治疗组81例和单纯电离子术治疗组79例,分别用电离子术联合动力治疗和单纯电离子术治疗,末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分别为92.6%和7.4%,单纯治疗组分别为48.1%和51.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6,P〈0.05)。结论电离子术联合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

  • 标签: 尖锐湿疣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 电离子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并确诊为皮肤恶性肿瘤患者78例的病历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单纯接受动力疗法,观察组39例,采取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力治疗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对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采取单纯动力疗法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后者可缩短治疗周期。

  • 标签: 皮肤 恶性肿瘤 光动力疗法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肤基底细胞癌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22.10-2023.10期间我院收治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46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等平均纳入对照组、联合组,分别采用手术治疗、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对比组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统计治疗后疗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免疫功能指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可实现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能够降低疾病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手术治疗 皮肤基底细胞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动力疗法能有效地破坏脉络膜新生血管,而对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几乎无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封闭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我科为接受眼科动力疗法的患者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治疗前制定了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确定固定的医护合作小组,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治疗中需要配合与注意的事项,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在治疗中严格地执行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密切观察、配合,保证顺利进行。在治疗后采取电话回访的形式,观察患者在光敏反应期的表现,并进行日常生活的指导。有效地促进遵医行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形成了良好的医护合作模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光动力学 眼科
  • 简介:动力治疗是将光敏剂静脉注入肿瘤病人体内,使其随血液到达肿瘤组织中,并在那里蓄积。然后用630nm波长的激光照射含有光敏剂的肿瘤组织,通过光化学反应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标签: 光动力 动力疗法 新方法光
  • 简介: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联合强脉冲(IPL)的动力疗法(PDT)对豚鼠老化模型的影响,并摸索合适的5-ALA治疗浓度。方法以模拟日光光源(SSR)建立豚鼠老化模型,10%、20%5-ALA联合IPL治疗,每3周一次,共3次。观察真皮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改变。结果豚鼠以亚红斑量SSR照射13周,光照部位真皮浅层出现了典型的光化性弹力纤维变性损害。经10%5-ALA联合IPL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改善,而20%5-ALA联合IPL可进一步加重损伤。结论动力疗法对光老化有一定改善作用,选择合适的5-ALA治疗浓度很重要。

  • 标签: 紫外线 光老化 5-氨基酮戊酸 强脉冲光 光动力学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恶性肿瘤应用手术切除联合局部的动力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了就诊于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的61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后结合局部动力进行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记录并观察患者皮肤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61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中肉眼所见病灶完全切除的为42例,其他19例因肿瘤生长的位置特殊,手术切除部分的病灶后行三次局部动力治疗后的皮损症状完全消退。术后6个月随访时,0例复发;术后12个月随访时,湿疹样癌的9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复发,鳞癌的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复发,其他的病例没有出现复发,复发率达14.75%。本文选取患者在治疗后病灶均出现局部轻度的红肿,1~2天后症状可自行的消退。结论皮肤肿瘤患者在手术切除联合局部的动力疗法治疗可明显减少病灶切除的范围,对有难度的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中产生积极的意义,但复发率的降低方面仍有需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手术切除 局部光动力 皮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