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8例皮肤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12个月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技术治疗皮肤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皮肤病 应用和护理
  • 简介:摘要1名51岁男性因隐球菌性脑膜炎住院。患者住院期间静脉滴注大扶康4gq12h、两性霉素B35mg,口服5-氟胞嘧啶1gq6h。患者出院后口服氟康唑0.4g/d,5-氟胞嘧啶1gq6h,出院后第6日经日晒后出现皮肤暴露部位肤色明显变黑,考虑是由氟康唑联合5-氟胞嘧啶引起的皮肤光敏性反应。

  • 标签: 隐球菌性脑膜炎 氟康唑 5-氟胞嘧啶 皮肤光敏性反应
  • 简介:教师指导活动小组成员尝试用不同方法提取植物色素(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并将提取的色素应用于生活(制作叶脉书签、制作细胞模型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改进并自制了色素提取分离的实验装置,经过多次实验证实,该实验装置操作简单,实验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提取应用 植物色素提取
  • 简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个领域的技术飞速发展,食品色素的生物合成技术在不断进步中。利用生物技术合成的方式生产色素,不但能够缩短生产周期,还能够提高色素的产量和品质。所以食品色素的生物合成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微生物发酵、微藻类养殖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天然色素展开论述,深入的分析了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状况,希望能够对食品色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食品色素 生物合成 微生物 组织培养 微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色素膜炎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出现的色素膜炎患者进行眼下给药,其中重症和急性期患者,进行眼药水点结合眼球后注射和全身给药,而对轻症患者使用眼药水点眼结合眼球后注射,观察患者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进行治疗的24例重症和急性期患者当中,有6例患者视力恢复发病前,其他18例患者的视力均有所好转,而39例轻症患者的视力均全部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且上述所有患者当中均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有2例患者出现感染,针对性治疗后情况缓解。讨论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非感染性色素膜炎,不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临床使用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局部 治疗 色素膜炎 小剂量
  • 简介: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治疗难度大且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其相关研究较少。手术依旧是治疗的基础手段,但是仍缺少足够的数据来评价宽局部切除(widelocalexcision,WLE)与经腹-会阴切除(ab-dominalperineumresection,APR)与术式哪种更具有优势。临床上亦常采用干扰素和放疗等辅助疗法,但其效果仍需进行进一步评价。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直肠肛管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诊断体会。方法将近几年来的确诊的PVNS患者的MRI和手术病理

  • 标签:
  • 简介:病例摘要患者,周国安,男,65岁。因上腹部憋胀、反酸伴消廋2个月余,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示胃底黏膜光滑,皱襞形态规律,见散在的点、片状糜烂灶,黏膜略隆,表面呈黑色,黏液湖色清量中等;胃体下大弯、胃角小弯分别见散在的黏膜略隆,大小0.2~0.6cm,中央凹陷糜烂,表面呈黑色,质稍硬,易出血(图1、2、3)。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性)(图4)。经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左侧腰部有一大小约0.2cm的黑痣生长多年,于2012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痒、痛且面积增大,挠之易出血,反复发生,在当地医院外科就诊,局部切除后,未做病理检查及相关检查。3个月后同侧腋下出现数个肿块,无不适感,未在意。近2个月以来,感上腹部不适、憋胀、反酸、消廋,自行购药口服,症状未见缓减,随来我院就诊。患者随后到北京进一步诊疗,因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于4月28日于家中去世。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灯盏细辛口服液与肝素钠软膏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疗效,为临床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甲组42例和乙组41例,甲组采用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乙组采用肝素钠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以及皮损等级评分。结果乙组痊愈23例,治愈率为56.09%,总有效率为90.24%,甲组痊愈18例,治愈率为42.85%,总有效率为64.27%,甲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甲组治疗后皮损(1.38±0.99)cm,乙组治疗后皮损(0.78±0.69)cm,乙组皮损改善优于甲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口服液与肝素钠软膏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均具有良好疗效,其中肝素钠软膏治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推荐应用。

  • 标签: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灯盏细辛口服液 肝素钠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9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给予病理切片并诊断,进而观察其病理特征。结果本组患者肿块体积在3.1cm×2.0cm×0.8cm~1.0cm×0.6cm×0.3cm之间,肿物颜色呈褐、黑、暗红及黑褐等多种颜色;肿物呈结节状、菜花状、息肉状、乳头状等各种形态;52例镜下显示为上皮样瘤细胞,32例为梭形肿瘤细胞,5例为混合细胞形;HE染色下,72例肿瘤细胞胞浆内有明显黑色素颗粒;全部患者免疫组化HMB45与S-100均呈阳性。结论结合肿瘤肉眼特征、光镜所示、免疫组化及黑色素颗粒检查,即可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这对早期给予治疗干预,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的病例进行研究调查。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皮肤标本进行临床研究,对其症状进行回顾。结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形态多样,分为上皮样细胞、棱形细胞、小痣样细胞、透明细胞及瘤巨细胞等,排列也多样化,呈巢状、梁状、腺泡状、束状、编织状漩涡状或弥漫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S-100蛋白、HMB45、Vimentin等阳性率分别为84%、72%、80%等。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的结构以及形态多样,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 标签: 黑色素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又称原因不明的毛细血管炎,本病无特殊有效疗法,治疗时间长而且效果欠佳。本文探讨了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阐述了用桃红四物汤法、激素法、辨证法、服用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用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具体措施,分析不同方法的利弊,为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患者提供一套最优治疗方案,为患者疾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 标签: 色素性紫癜性 皮肤病 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40-01
  • 简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捕光色素结合(LHC)蛋白与色素形成的复合体在捕获、传递和转化光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LHC基因结构及表达模式对于揭示其在毛竹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毛竹基因组中的LHC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毛竹中共有29个LHC基因同源序列,其包含的内含子数量为0~5个。序列分析表明,29个LHC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别属于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家族LHCⅠ和LHCⅡ。LHCⅠ包含5个亚家族(Lhca1-Lhca5),除了Lhca4含有3个成员外其他亚家族只有1个成员;而LHCⅡ包含6个亚族(Lhcb1-Lhcb6),每个亚家族的成员不同,其中Lhcb1的成员最多为7个。亲疏水性预测表明,不同亚家族成员存在着一定差异。蛋白结构预测发现,29个蛋白均包含导肽和成熟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均包含色素结合位点;其中12个蛋白的组成以α-螺旋为主,17个蛋白的组成以随机卷曲为主。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大多数LHC基因主要在叶片和花序中表达,笋中略有表达,而根和鞭中几乎检测不到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毛竹LHC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毛竹 LHC基因 结构 表达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色素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色素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0.1%无环鸟苷和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强化治疗手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患者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色素膜炎中,采取强化治疗手段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加快眼压恢复,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色素膜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