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在西安召开的西北警务协作区第七届联席会议主席会议召开,依托西北警务协作机制,各成员单位七年来共破获刑事案件一万余,打掉犯罪团伙1000个,抓获嫌疑人两万余名,抓获在逃人员1.5万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5亿余元。同时,协作机制从六个不断丰富发展到19个,初步建立起区域内整体防控作战格局,有力地维护了西北地区安全和社会稳定。西北警务协作区自2010年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以'常

  • 标签: 刑案余起 区域警务 协作破
  • 简介:作为一名执法者,如果能把作奸犯科者统统绳之以法,令逝者息、亲人慰、民众安。无疑是其应有之义。然而,简单的“照本宣科”式执法虽让人看到“账面”上所显现的“平衡”。但并不能真正体验到案件背后情、理、法冲突所带来的震撼。

  • 标签: 和解 “平衡” 执法者 案件
  • 简介:作为一名从事刑事案件审理的法官,因为工作的关系对死刑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认识。经常参与死刑案件的审判,无形中对死亡有了一种职业性的坦然。但每次面对被害人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和被告人家属哀求的眼神,这种职业的习以为常也为之动容了。每次面对的死刑也不仅仅是法条上的文字,而是一次次生与死的感动。

  • 标签: 死刑制度 犯罪行为 刑罚体系 刑事制度
  • 简介:在刑事案件辩护中,如果律师和被告人在辩护策略和目标问题上意见相左,辩护决策权谁说了算?律师还是被告人?有人会说,律师的工作就是用专业知识、经验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和目标,当然听律师的。

  • 标签: 辩护 刑事案件 目标问题 专业知识 被告人 律师
  • 简介:刑案假象是由于作案人的原因或偶然因素的介入,形成虚假乃至歪曲反映案件事实真相的现象的总称。通过识别它,就能把握住案件的本质特征。因此对于假象准确、及时的识别就成为刑事案件侦破的转折点和获取相关犯罪线索、证据的突破口。对刑案假象的及时、准确识别需要做好现场勘查工作;把握案件的反常,揭示隐蔽性;发挥逆向思维的作用,换位思考;合理运用侦查谋略,促使反常等。

  • 标签: 刑案假象 现场勘查 逆向思维 侦查谋略
  • 简介: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将依法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从今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过去发布的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一律予以废止;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各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依法判决和裁定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体现了以下精神:

  • 标签: 死刑案件 核准权 最高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组织法
  • 简介:3月25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成功摧毁一个盗窃电动车电瓶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3名,破案20。这是南通公安在"春雷行动"中取得的又一个战果。"春雷行动"开展以来,南通警方通过组建类案侦查专业队,运用大数据碰撞比对等科技手段,优化小型作战单元,已破获各类侵财类案件779,摧毁侵财犯罪团伙38个。据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何峰介绍,全市有30支类案侦查专业队,侦破侵财类案件占比达72.5%。

  • 标签: 犯罪团伙 作战单元 副局长 江苏省南通市 打击犯罪 网络诈骗
  • 简介:在形式上,清代刑案审理严格依法进行,但"情理"因素在"刑案"审理中仍发挥着一定作用。"情"、"理"、"法"三者所代表的不同"情理价值"往往成为审判者作出最终裁决的重要依据。审判者在努力调和三者关系的同时,也往往习惯于先由情理出发对刑罚作出预期,再向律例寻求相关法条作为依据。

  • 标签: 刑案 情理价值 罪坐所由
  • 简介:我国没有规定独立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长期以来我国刑事案件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均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作为证明标准。遵循人的认识活动规律和刑事诉讼证明活动规律,我国应当建立起递进型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将"合理根据"作为侦查阶段的死刑证明标准,"充分确信"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死刑证明标准,"确定无疑"作为审判阶段的死刑证明标准。

  • 标签: 死刑案件 证明标准 合理根据 充分确信 确定无疑
  • 简介:致父母自尽例问拟诸案(案43、47、48、49)等等,(比附)  20 鸡奸其夫逼奸其妻致妇自尽 有/无 将王济众依因奸威逼人致死拟斩监候,(形式推理/比附)  21 威逼致死并非致死又非重伤677 无 张孔俊一犯即照新例改拟杖六十、徒一年仍追埋葬银两

  • 标签: 中的比附 刑案裁判 裁判中的
  • 简介: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经过近三个月的缜密侦查,辗转山东滕州、枣庄、潍坊、江苏南京、福建泉州等地.成功打掉一个利用改装POS机盗刷银行卡的犯罪团伙,先后抓获6名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同时缴获改装pos机、复制卡设备、柔性线路板、采集芯片、信号天线、白卡等大量作案工具。

  • 标签: POS机 银行卡 改装 犯罪嫌疑人 柔性线路板 哈尔滨市
  • 简介: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因此确保死刑的正确及平等适用至关重要。但是除死刑复核之外,我国法律对死刑量刑的程序保障几乎没有规定。学界的探讨也集中在死刑复核的行政式审查及死刑案件的三审制等宏观层面。但很少讨论死刑判决的标准和适用该标准的量刑程序。文章通过讨论美国的死刑量刑程序及我国《上海法院量刑指南——总则(试行)》和《上海法院量刑指南——毒品犯罪之一》关于死刑量刑的规定,认为我国死刑量刑程序主要包括:定罪和量刑程序分离;综合分析加重处罚情节和减轻处罚情节;比例审查。

  • 标签: 死刑 死刑量刑标准 死刑量刑程序
  • 简介:<正>在美国,从联邦最高法院准许恢复由州法院处决死刑犯的1976年到1982年为止,执行死刑的步调很缓慢,一共处决不过6人,而1983年最高法院准许了法律程序上尚存有未解决的宪法问题的'赤裸裸'的死刑,该年的处决达到了5人,1984年增加到21人。1985年7月为止又已处决了15人,其中5人是德克萨斯州处决的。这个州还预定1985年8月中旬在一个星期的两天里处决4个人,这致使矫正厅长要求法院重新调整死刑的执行问题。1982年德克萨

  • 标签: 死刑案件 死刑犯 联邦最高法院 法律程序 州法院 新调整
  • 简介:自我国引入刑事和解制度以来,由于长时间缺乏统一立法,致使各地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范围不尽一致,从轻刑案件到重罪案件,甚至扩展到死刑案件的刑事和解探索。没有明确法律限定的刑事和解实践,引发了来自理论界甚至实务部门的诸多争论和探讨,尤其是包括死刑案件在内的重罪案件和解,更是受到广泛质疑。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的大范围适用,必然会导致其弊端的扩大和对刑事和解制度的失控、民众一时间无法接受、相对稳定的法环境被破坏等不良影响。当然,我们不能绝对排除死刑案件中限制性适用刑事和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的死刑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 标签: 死刑 刑事和解 个人法益 超个人法益
  • 简介:刑案件中刑事和解的适用不仅在理论层面存在着的"公平正义"之争,而且在实践层面也因为缺乏操作规范和裁量标准而引发"花钱买刑"、"同罪异罚"的质疑,需要结合刑事审判实践加以深入研究。死刑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能体现实践中刑事和解所具有的广泛社会价值与法律价值,一定程度上是对刑事司法实践做法加以规范与正名的过程,也符合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保留死刑,慎用死刑"政策的贯彻,其效力不是为了消灭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减轻、免除处罚,而是定位于量刑时从轻考虑的情节。

  • 标签: 刑事和解 死刑适用 价值冲突 利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