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骨组织由于其血供丰富及特殊生长微环境,在所有的器官系统中,骨骼是转移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恶性肿瘤血行转移时骨骼发生转移的几率仅次于肺和肝。骨转移被认为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高达20%和45%。在泌尿系肿瘤中,前列、肾癌和膀胱癌经常发生骨转移骨转移可发生在原发肿瘤诊断治疗前、治疗中或治疗后。

  • 标签: 骨转移瘤 泌尿系肿瘤 骨骼发生 破骨细胞 骨组织 血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列患者骨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6年6月1年间收治的58例前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对年龄,术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是否伴血尿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术前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两个因素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前PSA值和Gleason评分发生骨转移组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而术前是否伴血尿和年龄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患者术前PSA水平和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与发生骨转移与否有关。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PSA Gleaso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280例病理明确诊断的前列患者,统计其SPECT的99mTC-MDP显像结果,共计1164处骨代谢旺盛灶,分析各部位骨骼的比例。结果脊椎骨转移发生率为35%(其中颈椎、胸椎、腰椎分别占总脊柱骨转移灶的9%、39%、52%);胸部骨骼转移发生率为21%(其中肋骨、锁骨、胸骨、肩胛骨分别占64%、11%、15%、10%);骨盆转移发生率为30%(其中髂骨、坐骨、耻骨、骶骨分别占48%、17%、16%、19%);四肢股9%(其中上肢、下肢分别占58%、42%);颅骨5%。结论前列骨转移分布有一定特点,好发于脊椎骨、骨盆和胸部骨骼,尤其是腰椎、髂骨、肋骨、胸椎部位。

  • 标签:
  • 简介:摘要骨转移前列(PCa)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位点之一,近年来对于PCa骨转移方面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其仍是影响PCa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大因素之一,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MicroRNA(miRNA)已成为肿瘤相关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在调控基因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参与者。本文就近年来miRNA在PCa骨转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micRNA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评价唑来磷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去势治疗后的前列骨转移伴不同程度骨痛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唑来磷酸组(A组,n=18):唑来磷酸4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以上,每28d1次,2~3次;唑来磷酸联合89Sr组(B组,n=21):唑来磷酸4mg(方法同上),89Sr148~222MBq/kg体重。分别观察镇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前后A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05±3.55和3.61±1.97,tPSA分别为(66.32±24.21)和(24.53±9.94)μg/L(P〈0.001);B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3±3.71和1.66±0.91,tPSA分别为(67.41±23.85)和(20.56±8.64)μg/L(P〈0.001)。两组骨转移灶消失或减少率分别为55.56%和71.43%。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B组止痛和减少骨转移灶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89Sr对去势治疗后的前列骨转移骨痛的止痛效果明显,可显著减少骨转移灶,较单独应用唑来磷酸效果好,是一种治疗晚期前列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锶放射性同位素 前列腺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89锶治疗前列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晚期前列患者38例,因骨转移导致骨痛的前列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A组12例,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比卡鲁胺阻断雄激素治疗;B组26例,经尿道前列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比卡鲁胺阻断雄激素治疗并加用89Sr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6周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6周,2组患者的骨痛明显改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A组7.8、2.8,B组7.9、2.2,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分别为A组50、74,B组50、80,P<0.05。结论89锶治疗能有效抑制前列骨转移,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止痛药用量。

  • 标签: 89锶治疗 前列腺癌 骨转移灶 骨痛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平均寿命的延长,前列疾病出现概率不断增加。前列疾病于尿系统肿瘤中容易出现骨转移现象,可以发生在肿瘤确诊前、治疗中、治疗后。前列骨转移发生之后嗜骨性特点比较明显,大约有2/3在发病中出现骨转移现象。资料研究显示,对前列患者实施初次确诊存在骨转移的大约有10至20%,而在进展期,骨转移的发生率超过80%。本文综述了前列骨转移的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前列腺癌骨转移 放射性核素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ALP、PSA及其相关指标(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骨转移的关系,及对前列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经前列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167例前列患者。以ECT、X线片、CT/MRI或骨活检诊断骨转移,分析ALP、PSA、fPSA、fPSA/tPSA、PSAD与前列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67例前列患者中骨转移104例(62.3%),非骨转移63例(37.7%)。骨转移组ALP、PSA及PSAD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均P〈0.01),而两组间fPSA/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50ng/m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20~50ng/ml组、〉10~20ng/ml组和≤10ng/ml组(均P〈0.05);ALP〉90U/L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ALP≤90U/L组(P〈0.05);PSAD〉0.4ng.ml-1.cm-3组骨转移率明显高于PSAD≤0.4ng.ml-1.cm-3组(P〈0.05)。以ALP〉90U/L、PSA〉50ng/ml和PSAD〉0.4ng.ml-1.cm-3为界分别分析ALP、PSA、PSAD、PSA+ALP、PSA+PSAD和PSA+PSAD+ALP对前列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发现指标联合应用后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单一指标好,PSA+PSAD+ALP联合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最佳,分别为100%、79.17%、91.38%及100%。结论ALP、PSA及PSAD均为判断前列患者有无骨转移的可靠指标,PSA+PSAD+ALP联合应用有助于预测前列骨转移,当患者PSA〈50ng/ml、PSAD〈0.4ng.ml-1.cm-3及ALP〈90U/L时,几乎可排除骨转移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 简介:摘要目前对于去势抵抗性前列(CRPC)骨转移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单一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目前有很多新疗法出现,其中镭-233、177镥-前列特异膜抗原-617(177Lu-PSMA-617)、骨靶向治疗(BTT)+醋酸阿比特龙(AA)+泼尼松(P)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OS);多西他赛+锶-89可延长患者临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CPFS);地诺单抗、双磷酸盐、镭-233、锶-89、BTT+AA+P、多西他赛+唑来膦酸(ZA)可减少患者总骨相关事件(SREs);地诺单抗、双磷酸盐、镭-233、多西他赛+ZA可延长患者无SREs时间间隔;仅地诺单抗能延长患者无骨转移生存期。本文将结合临床试验结果,综述CRPC骨转移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分子靶向治疗 放射疗法
  • 简介:<正>目的:评价骨转换标志物在检测前列患者骨转移中的诊断准确性,并评价这些标志物作为预测前列患者死亡率指标的价值。方法:检测222名患者血清中总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1CT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前列特异性抗原水平(58人有骨转移,57例为T2MO期前列,55例为T3MO期,52例患者无前列)。应用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来确定前列骨转移的独立性指标,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来分析研究血清标志物水平与其骨转移之间的相关性,依据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预测前列骨转移患者疾病相关生存率。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标志物 骨转换 血清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特异性抗原(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8分无骨转移症状前列患者免于骨扫描的截点是否适用于我国,并探寻适用于国人的截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确诊并行骨扫描检查的无骨转移症状前列患者257例,对年龄、碱性磷酸酶、PSA值、Gleason评分、骨扫描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移阳性67例(26.1%);骨转移阳性组PSA值、Gleason评分与骨转移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水平、Gleason评分越高,骨转移发生率增高(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PSA、Gleason评分为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PSA〈10ng/ml和Gleason评分≤6分的35例中无骨转移阳性病例(阴性预测值100%),而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8分的81例中3例骨转移阳性(阴性预测值96.3%)。结论PSA值、Gleason评分是骨转移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8可免于骨扫描的截点并不适用于我国,而以PSA〈10ng/ml和Gleason评分≤6作为截点可能更适用于我国。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GLEASON评分 骨转移 骨扫描
  • 简介:骨唾液酸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是一种酸性磷酸化糖蛋白,属于骨组织的非胶原蛋白,参与骨细胞外基质和骨质代谢,血清BSP浓度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现象。自1994年首次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BSP表达后,BSP就引起癌症研究者注意,随后在其他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中也确定有BSP的表达,而从BSP的组织局限性特征来分析,它在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骨转移有关。本文简要综述BSP表达调控及其与前列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前列腺癌骨转移 骨唾液酸蛋白 乳腺癌细胞 磷酸化糖蛋白 骨细胞外基质 破骨细胞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初诊前列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8例前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中位年龄71(65~76)岁。直肠指检(DRE)阳性59例(19.2%)。中位血清总前列特异性抗原(tPSA)为60.55(23.55~100.00)ng/ml。中位前列体积(PV)39.35(28.29~56.66)ml。中位PSA密度(PSAD)1.27(0.58~2.52)ng/(ml·cm3)。穿刺Gleason评分≤6分33例(10.7%),7分115例(37.3%),≥8分160例(52.0%)。临床分期T1期21例(6.8%),T2期87例(28.2%),T3期65例(21.1%),T4期135例(43.9%)。SII=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位SII为458.60(300.42~727.11)/L。根据全身骨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病理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骨转移的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独立危险因素对初诊前列患者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骨转移组146例(47.4%),无骨转移组162例(52.6%)。骨转移组中位SII为564.78(333.85~961.93)/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413.01(267.63~601.7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tPSA分别为97.79(48.20~119.10)ng/ml和32.56(17.89~72.70)ng/ml,PSAD分别为1.91(0.97~3.55)ng/(ml·cm3)和0.90(0.45~1.77)ng/(ml·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RE阳性分别为132例(90.4%)和117例(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穿刺Gleason评分≤6分、7分、≥8分分别为7例(4.8%)和26例(16.1%),50例(34.2%)和65例(40.1%),89例(61.0%)和71例(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T2、T3、T4期分别为2例(1.4%)和19例(11.7%),19例(13.0%)和68例(42.0%),25例(17.1%)和40例(24.7%),100例(68.5%)和35例(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年龄(P=0.057)和PV(P=0.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PSA(P=0.003)、SII(P<0.001)和临床T分期(P<0.001)是初诊前列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SII+tPS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高于单独SII(0.653)或tPSA(0.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和tPSA单一指标预测骨转移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7.72/L和73.02ng/ml,敏感性分别为38.4%和67.1%,特异性分别为87.7%和75.9%。SII+tPSA联合检测预测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2.6%,特异性为71.6%。结论SII是初诊前列患者发生骨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SII>727.72/L时提示患者骨转移风险极大。SII+tPSA联合检测可弥补单一检测SII或血清tPSA的不足,提高对前列骨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肿瘤转移 预测
  • 简介:摘要前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骨骼是前列最主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关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的SREs如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骨转移预防SREs不可忽视。目前,前列骨转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的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前列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合理的前列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前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骨骼是前列最主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关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的SREs如脊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同时,使用骨改良药物治疗骨转移预防SREs不可忽视。目前,前列骨转移尚无统一治疗方案,针对现阶段的诊疗现状,结合临床实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前列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合理的前列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策略。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骨改良药物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前列(PCa)的发病率在男性肿瘤中位居首位,其易发生骨转移,主要表现为疼痛、生活质量降低、骨折、骨功能衰退、造血功能受损和生存率降低等。骨扫描指数(BSI)是一种定量测量骨病严重程度的方法,可以对PCa患者骨肿瘤的累及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将PCa治疗前后的骨显像变化与临床检查结果相结合,可以评估疾病的进展或缓解。笔者对BSI和BSI自动程序的发展及其在PCa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骨扫描指数 放射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前列骨转移患者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前列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研究组患者血清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骨转移疼痛缓解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1例患者出现血电解质、肝肾功能与心电图异常。结论对前列骨转移患者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ALP水平,缓解骨疼痛,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唑来膦酸 化疗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膦酸二钠对晚期前列骨转移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分析24例因骨转移导致骨痛的晚期前列患者,按去势后病情和治疗分为两组观察组12例,切除睾丸后口服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加用氯膦酸二钠;对照组12例切除睾丸后口服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骨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例患者发生轻度恶心。结论氯膦酸二钠是缓解晚期前列骨痛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氯膦酸二钠 前列腺癌骨转移 骨痛
  • 简介:摘要前列(PCa)作为全球男性第二大常见肿瘤,一旦发展为骨转移死亡率便迅速攀升,难以治愈且预后极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围绕骨转移微环境这一"土壤"作用,就微环境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骨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免疫细胞等促进PCa骨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肿瘤微环境 前列腺肿瘤 骨转移 细胞和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转移前列合并急性腰椎骨折时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应注意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1例急性腰椎骨折病例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相关经验。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严重自杀倾向,对临床护理带来重要挑战。经安全护理、心理疏导和疼痛护理,患者重建生活信心出院。结论转移前列出现急性骨折可能带来患者巨大精神创伤,严密的安全护理、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疼痛护理,有助于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