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纸张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均发生一定的变化。本文对人工老化的纸张的力学性能按照国家标准从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度及耐折度等静态强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探求其随纸张形成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显示随着纸张老化时间的增长,纸张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均成下降趋势,且横向变化明显于纵向。平均耐破力随老化时间的增长也逐渐减小。纸张的耐折度不随纸张老化时间的影响。

  • 标签: 力学性能 人工老化纸张 变化规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水胶比、粉煤灰、沙漠砂替代率对高强沙漠砂混凝土的影响,旨在为西部地区工程用砂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节约运输费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 标签: 沙漠砂 高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 简介: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沥青稳定碎石联接层可以有效防止沥青路面产生结构性损坏。现以陕西地区(Ⅲ4)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为原型,分析设置沥青稳定碎石联接层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通过结构分析,提出沥青稳定碎石联接层模量和厚度的取值范围,从而为这种组合式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沥青稳定碎石 联接层 模量 厚度
  • 简介:深入了解壁画地仗的物理力学性能,对以后开展壁画的保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试验研究,对莫高窟壁画地仗材料试块开展了物理力学性能分析。测试和试验项目包括块体密度测试、声波波速测试、单轴抗压试验、劈裂法抗拉试验和直剪试验等。通过测试,分别得到了粗泥层和细泥层的密度、纵波波速、横波波速、动泊松比、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9种物理力学性能参数。本研究成果将为莫高窟壁画的后续保护和修复工程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壁画地仗 物理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 简介:为了得到尼龙66试样在压缩以及复合压剪加载备件下的力学响应,采用国产三思万能试验机,并引入了2个带有双斜截面的金属垫块以及1个聚四氟乙烯套筒的特殊加载装置,对尼龙66试样进行复合压剪试验。此外,金属垫块的斜截面被加工成不同的倾斜角度θ(15°、30°、45°、50°和60°),通过调整角度获得了试样在不同压剪应力状态下的力学响应,并通过分析复合压剪加载时其受力情况得到其屈服行为。实验表明:尼龙试样的力学性能对剪切敏感并且随着剪切组分的增加而弱化,尼龙屈服行为与静水压具有相关性;同时验证了引入双斜面金属垫块的实验方式是一种能有效研究材料失效行为的测试方法。

  • 标签: 复合压剪加载 应力-应变关系 屈服行为
  • 简介:为研究橡胶颗粒对自密实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的变化规律,以C30强度的普通自密实混凝土为基准,用不同量的橡胶颗粒等体积代替细骨料掺入自密实混凝土试样,配制橡胶自密实混凝土棱柱体试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橡胶颗粒在自密实混凝土中分布较为均匀,与基准组相比,自密实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变增加,最大抗压强度降低,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大最大拉应变有增大的趋势,在15%的掺量时增幅最大。对不同掺入量的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试样进行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含橡胶颗粒的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在弯曲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试件在达到极限荷载后经过较大的塑性变形发生延性破坏,与基准组相比极限变形值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标签: 橡胶颗粒 自密实混凝土 弯曲变形 应力应变 延性
  • 简介:摘要激光熔覆绿色再制造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先进修复技术,它不仅能使损伤的零部件恢复外形尺寸,还能使其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的水平。该技术相对于其他传统工艺有较多优点,例如激光作用时间短,修复层稀释率低,修复区热影响区小,工件变形小;冷却速度快,可以细化晶粒,产生亚稳相、非晶相和超弥散相等;修复层与基体冶金结合,强度高;修复过程可控性好,便于实现自动化;对环境无污染等。本文分析了激光再制造汽轮机转子的力学性能

  • 标签: 激光再制造 汽轮机转子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分析了金刚石线切割硅晶片的表面形貌和断裂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金刚石线切割原理以及一些技术挑战。金刚石线切割具有表面粗糙度低,硅片厚度均匀等优点,但却存在断裂强度各项异性。与切割划痕垂直方向的力学性能很高,然而与划痕平行方向的力学性能较低,这种性能差异是由表面单方向裂纹引起的,其裂纹的产生又与切割机理密切有关。金刚石线切割属于二体磨料磨损,其切割方式通常为塑性划痕,加之有少量脆性剥落。由于切割线的柔性,以及金刚石磨粒大小、形态、及分布的差异,切割过程则会出现切割的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并由此引起一些较大的表面裂纹。此外,划痕沟槽局部还会出现非晶态结构。提高金刚石线切割性能应从切割线磨粒角度来考虑。

  • 标签: 金刚石线切割 表面形貌 断裂强度 切割机
  • 简介:研究定向凝固条件下凝固参数(生长速率v和温度梯度G)对Mg-2.35Gd合金显微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金属液淬技术,在温度梯度G为20、25、30K/mm,生长速率v为10-200μm/s条件下通过高梯度Bridgman定向凝固炉制备试样。研究表明,实验合金的显微组织均为胞晶组织,胞晶间距λ随温度梯度和生长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其非线性拟合关系分别为λ=136.216v^-0.2440(G=30K/mm)、λ=626.5630G^-0.5625(v=10μm/s),均与Trivedi模型较吻合。随温度梯度和生长速率的增大,合金室温抗拉强度逐渐提高,伸长率逐渐降低。同时,合金室温抗拉强度高于相同冷却速率条件下自由凝固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

  • 标签: Mg-2.35Gd合金 定向凝固 胞晶间距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快速热压法制备B4C/Al中子吸收材料,对其进行T6态热处理,通过对材料的密度、硬度与抗弯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及材料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和弯曲断口形貌的观察与分析,研究成形压力、热压压力与温度以及B4C颗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B4C/Al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为Al和B4C;B4C颗粒均匀地镶嵌在基体中,颗粒与基体结合紧密。材料密度随压制压力增加而增大,随B4C含量增加而降低,在热压压力和温度共同作用下,铝合金液充分填充压坯孔隙从而实现高致密。当B4C的质量分数为30%时,在150MPa预成形压力下压制、530℃/10MPa条件下热压后所得B4C/Al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87%,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经T6态热处理后,硬度HB和抗弯强度均提高,分别达到123.49和394.117MPa,断裂方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 标签: 快速热压 B4C/Al T6态热处理 力学性能 断裂方式
  • 简介:摘要通过揭阳至惠来高速公路沿线周边石料调查,开展石料岩相分析、岩石抗压强度、粗集料压碎值和磨耗值试验,分析沿线花岗岩的岩石抗压强度与集料压碎值和磨耗值相关性。试验结果沿线花岗岩岩性属性较差,粗集料压碎值偏高,不宜用于沥青面层。

  • 标签: 集料 岩相分析 压碎值 磨耗值
  • 简介:研究了热等静压处理前后的K445合金精密铸造试样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等静压(HIP)处理后,显微疏松基本消除,合金密度提高了0.19%~0.25%;共晶数量减少,尺寸减小,γ'相形态更加规则;韧性得到提高,冲击功从7.0J~9.0J升高到9.5J~11.0J;在750℃~900℃时,抗拉强度提高了4.7%~17%,屈服强度提高了5.8%~19%,塑性得到改善。

  • 标签: 热等静压 镍基高温合金K445 显微疏松 力学性能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级配碎石材料用于基层具有低模量、应力扩散能力较差、大塑性变形的特点。利用ABAQUS有限元法和断裂力学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设置路用水基聚合物(SRX级配碎石)夹层的沥青路面可以有效防止反射裂缝。同时,它可以减少弯曲应力和防止破坏面层。研究结果为沥青路面下合理设置夹层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级配碎石 SRX 反射裂缝
  • 简介:目的对钴铬合金进行植酸溶液浸泡处理,研究其耐腐蚀性及力学性能的变化,以便今后在临床上应用。方法将钴铬合金分别浸泡在不同pH值的植酸溶液中并浸泡不同的时间,然后取出再放入人工唾液中浸泡,检测腐蚀速率并观察表面形貌,以及进行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浸泡处理后钴铬合金的抗氧化性能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其力学性能也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植酸可提高钴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并且对其力学性能无明显改变,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安全,且无毒无害,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植酸溶液 钴铬合金 耐腐蚀性 力学性能
  • 简介:为了研究一端固接一端自由的六边形孔蜂窝钢柱在轴心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数值模型,分别从扩张比的变化、长度变化和第1个开孔处距柱底的距离变化研究其对蜂窝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了六边形孔蜂窝钢柱与原截面实腹式钢柱承载力的差别。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六边形孔蜂窝钢柱的破坏形式并非局部屈曲或整体屈曲,而是两者相关屈曲,在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不同参数的较优取值。

  • 标签: 蜂窝钢柱 六边形腹板开孔 相关屈曲 极限承载力
  • 简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环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进行热机械性能分析,研究环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受温度载荷以及受热-拉伸耦合载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环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残余热应力随温度呈线性变化,且随着温大增加残余应力也增大;热-拉伸应力随着变形量亦呈线性变化,且随着变形量增大,热-拉伸应力也增大;纤维由于热应力影响处于受压状态,而大部分橡胶处于受拉状态。

  • 标签: 纤维 橡胶 复合材料 温度 力学性能
  • 简介:通过制备4种不同锰镍比的TWIP合金铸铁,研究了锰镍比对Fe-Mn-Ni系TWIP合金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锰镍比从3∶2、2∶1、3∶1和4∶1逐渐增加,铸铁铸态组织中的碳化物含量增加。在1050℃保温10h后进行水淬,就能使碳化物分解,获得单相奥氏体基体组织。经过热处理后,锰镍比为3∶2的TWIP合金铸铁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885MPa,伸长率为29.7%。

  • 标签: 锰镍比 TWIP效应 组织 力学性能 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