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复合材料断裂特征的复杂性,尚未给出所受载荷与断裂特征之间的关系,通常认为失效模式与层板的基体、纤维类型及试验温度有关。本研究通过拉伸试验、断口观察等方法研究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单向板在-55、23及70℃的0°拉伸失效行为,分析了单向板0°拉伸的断裂特征、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单向板的0°拉伸主要有2种失效模式,纤维基体断裂和界面失效;由于2种失效模式所占的比例不同,形成多种断口形态;失效模式、断裂特征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关系不大,主要与界面的结合强度有关;试验温度、纤维、基体等对其断裂特征与失效模式的影响也主要是界面强度变化所致。

  • 标签: 复合材料单向板 拉伸 断裂特征 失效模式
  • 简介:OrbitalATK公司在位于犹他州克利菲尔德的OrbitalATKFreeport复合材料中心,为圾音公司787梦幻客机的结构部分制造一种先进复合材料。这家公司正为波音787—9的中枢和机身生产复合材料框架,而且将为当前正在开发中的787—10机型提供重要结构部分。Orbital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开始交付零部件,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所有生产。

  • 标签: 先进复合材料 客机 波音 ORBITAL 犹他州 零部件
  • 简介:每年几乎有4000个儿童因为吞入了纽扣电池被送进急救室,这种扁平的圆柱形电池主要用于给玩具、计算器以及很多其它装置供电。吞入这些电池有很严重的后果,包括对食道造成永久性烧伤,损坏消化道,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为避免出现这些伤害,麻省理工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以及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方法,他们在电池表面涂覆一种特殊材料可以使它们被吞服后不导电。动物实验表明这种电池不会损伤胃肠道。

  • 标签: 纽扣电池 复合材料涂层 安全 麻省理工学院 综合医院 马萨诸塞州
  • 简介: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建筑、交通运输、宇航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保证复合材料的安全应用,复合材料的检测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 标签: 碳纤维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
  • 简介:碳/环氧复合材料横管作为天线结构的一部分,在进行第60次展开试验的过程中发生了开裂。通过弯曲试验、宏观观察、微观观察及金相分析等手段,对横管的破坏模式、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后续解决措施建议。结果表明:横管的破坏形式为弯曲破坏,其在收拢、展开过程中受反复加载的压缩-弯曲载荷的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在变形集中区缺陷发生扩展并逐步形成分层开裂损伤,使局部区域刚度下降,在后续使用中分层开裂损伤进一步加剧,导致横管的整体刚度逐渐下降,最终在第60次展开试验中发生弯曲失稳破坏。

  • 标签: 碳/环氧复合材料 横管 弯曲破坏 分层开裂
  • 简介:采用Ag-Cu-Ti钎料连接C/C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连接层的微观结构与相组成,并测试连接层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连接层的剪切强度跟连接温度与保温时间有关;在850℃、保温30min条件下获得的连接层剪切强度最高,达到26.7MPa;同时连接层与基体材料形成机械嵌合,界面发生元素扩散和冶金反应。钎焊连接层形成固溶体和化合物,包括Ag(s.s)、Cu(s.s)、Cu4Ti3和TiC。剪切断口形貌表明钎焊层与C/C坯体之间结合较好,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

  • 标签: 炭/炭复合材料 AgCuTi 钎焊连接 组织结构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许多先进的复合材料因其本身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多个行业的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复合材料的构件结构形式、服役的荷载以及使用的环境相对复杂,若存在缺陷则必然会影响整体效果。本文将对复合材料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复合材料 制造 自动化技术 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射线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技术应用在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中,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更多具有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开发,对于复合材料产品检测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射线检测技术是一项传统的,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包括影像资料直观、易于保存等在内的优势。本文针对射线检测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展开分析与探讨。

  • 标签: 射线 技术 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的生产量与保有量不断增加,但是我国是明显的能源稀缺国,尤其像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能源,储备含量更是少之甚少,因此,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变应运而生,车载天然气,已经从袋装转化为瓶装,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系数,但是气瓶在受到剧烈的冲击后产生的损伤与剩余压力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复合材料 气瓶冲击 损伤与压力
  • 简介:在中密度C/C复合材料基体上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生长碳化硅纳米线(SiCnw)及制备碳化硅纳米线/碳化硅(SiCnw/SiC)涂层,研究中密度C/C复合材料基体上加载催化剂后涂层沉积及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中密度基体上催化制备SiCnw涂层,可改善沉积效率,同时可抑制裂纹扩展,明显改善SiC涂层在1200℃的氧化防护能力。另外,在1500℃的空气中氧化10h后,SiCnw/SiC涂层氧化质量损失率仅为1.34%,明显低于质量损失率为8.67%的单层SiC涂层。

  • 标签: 碳化硅纳米晶须 C/C复合材料 SiCw/SiC涂层 化学气相沉积(CVD)
  • 简介:摘要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具有度高、变形率低、耐腐蚀性强、质轻特性。用该复合材料设计的桥梁人行道栏杆实例在国内外已有研究1,2。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和栏杆的加载试验,证实其较传统混凝土栏杆、铸铁栏杆、铝合金栏杆轻质高强、施工简便、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GFRP 人行栏杆 有限元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量应用,开发便携式、应用于复合材料大面积快速扫查的检测技术就显得很有必要。超声检测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检测技术,其衍生的各种检测新技术开始应用于复合材料的检测,有效地解决了复合材料的一些检测难题。对于复合材料来说,超声检测主要应用于对服役构件的在役检测,以及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无损表征。文章主要分析了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标签: 复合材料 超声 无损检测 关键技术
  • 简介: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成立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机构——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的最新组成机构。由122家企业、非盈利机构、大学和研究实验室与能源部合作的制造创新机构将在超过2.5亿美元的投资下打造美国在下一代复合材料上的领导力。

  • 标签: 先进复合材料 组成机构 创新网络 奥巴马 制造 美国总统
  • 简介:橡胶材料是国民经济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之一,并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天然橡胶开发利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20世纪30年代采用双烯类单体合成出丁钠、丁锃橡胶,引入氯原子合成出具有阻燃、耐日光老化功能的氯丁橡胶,引入氰基的丁腈橡胶能改善耐油性,在分子侧链引入高键能氟原子的氟橡胶极大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和耐老化特性,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丁苯橡胶等生胶与橡胶材料被开发出来并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中。

  • 标签: 橡胶材料 复合材 国内外 石墨 三元乙丙橡胶 丙烯酸酯橡胶
  • 简介:目前直升机主桨叶结构多采用复合材料,作为直升机特有的关键性动部件,工作时一直处于复杂的受力环境中,其状况直接影响到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复合材料主桨叶设计与生产工艺复杂,制造中很容易出现如分层、错位、皱褶、夹杂等内部缺陷,而使用时的高速旋转使其很容易受到外物如飞沙、走石等的冲击损伤。按照适航FAR/CCAR27/29.571条的要求,提出复合材料桨叶缺陷容限性能验证的方法并予以实施,降低了用户使用和维护成本,提高了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 标签: 直升机 主桨叶 复合材料 缺陷容限 验证技术
  • 简介:摘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ReinforcedPolymer,FRP)是我国土木工程中一类新型结构材料,同时也是土木工程传统材料中的重要补充。本文就土木工程中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促进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复合材料 土木工程 发展应用
  • 简介:将纺织废弃橡胶粉(TextileWasteRubberPowder,简称TWRP)和有机小分子3,9-双[1,1-二甲基-2-[(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简称AO80)混合制成复合材料,利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TWRP与AO80是相容体系;随着AO80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峰值及其对应的温度逐渐增大;复合材料中AO80主要以杂化态、微相分离态和微晶态三种形态存在。

  • 标签: 纺织废弃胶粉 AO 80 阻尼性能 微观形态 复合材料
  • 简介:此文作为一个初步探索,主要是对一种桨叶根部段进行强度分析。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网格划分、绘制应力和变形云图及试验结果对比,首次对这种桨叶根部段进行强度评估。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显示,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数值计算结果真实有效,同时初步认定该结构具有较好的静强度。

  • 标签: 新型桨叶 有限元 强度评估 牵引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