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边固定搬移联合自体植治疗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治疗方式为搬移技术,观察组治疗方式为单边固定搬移联合自体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边固定搬移联合自体植治疗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创伤性慢性骨髓炎 单边外固定架 骨搬移 自体植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应用单边固定搬移与自体植联合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 80例,均为我院骨科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单边固定搬移与自体植联合方案治疗(观察组, n=40)与单纯采用单边固定搬移治疗(对照组, 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 4.7±0.3)月,对照组为( 6.5±0.8)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优良率经统计为 95%,对照组为 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应用单边固定搬移与自体植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优良率,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 自体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单边固定搬移技术+自体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给予单边固定搬移技术,观察组23例患者给予单边固定搬移技术+自体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愈合指数(BHI)以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愈合时间、BH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中,单边固定搬移技术+自体植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促进骨折处愈合,且愈合效果更好,患者较为满意。

  • 标签: 下肢创伤性 慢性骨髓炎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 自体植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单边固定支架行搬运技术治疗肱骨大段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关节科治疗的9例肱骨大段缺损患者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21~41岁,平均29岁。缺损原因:外伤导致缺损2例,慢性骨髓炎6例,骨肿瘤1例。缺损长度4.2~9.0 cm,平均5.9 cm。手术安置单边固定支架,术后7~10 d定期调整外固定支架行搬运,逐步恢复肱骨长度,复查X线片见有3~4层皮质后,可拆除外固定支架。记录肱骨延长长度、延长率、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术后15个月上肢功能评分(DASH)。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5~36个月(平均19个月)随访。延长长度平均5.9 cm,延长率平均26%,平均愈合指数为31 d/cm。愈合时间平均8.3个月,外固定支架携带时间平均10.8个月。DASH评分从术前的(25.0±2.4)分改善至术后15个月的(12.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肱骨大段缺损均得到良好的矫治,除1例暂时性的桡神经麻痹外,其他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肩肘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采用单边固定支架行搬运治疗肱骨大段缺损可较快治疗缺损,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

  • 标签: 肱骨 骨延长术 外固定器 大段缺损 Ilizarov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单边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147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在直视下协助复位,做单边固定或合并有限内固定。结果本组解剖复位147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时间14(10-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8-32)周,10-18个月147例拆除外固定,无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不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钉道感染2例,经换药、抗生素治疗后愈合。结论单边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有效避免了开放性伤口进一步感染,保证伤口的早期愈合,降低伤口皮瓣的坏死率,降低了骨感染、骨髓炎的发生率,保证了骨折的愈合,保证了患肢的关节功能。利用单边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

  • 标签: 外固定架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单边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3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患者,给予双单边固定治疗,使用Johne-Wruhs胫骨骨折评定标准判断疗效。结果按Johne-Wruhs标准,治疗总优良率达88.57%(31/35),所有患者随访10-15个月,延长愈合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21±0.54)月,外固定夹平均使用时间(6.87±0.81)月。结论双单边固定治疗胫腓骨损伤的疗效显著,促进是骨折愈合,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双单边外固定架 胫腓骨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边固定支架搬运治疗下肢长干缺损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下肢长干缺损患者102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51例实施单边固定支架搬运治疗。结果观察组膝关节评分、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边固定支架搬运治疗下肢长干缺损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骨搬运 骨缺损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Ilizarov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合并大段缺损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下肢长管状骨折并大段缺损共 1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术后观察、随访。结果 11例此类患者应用 Ilizarov搬移技术经过 6-20个月的延长治疗,缺损处实现等长对接,愈合良好,拆除外固定后,患者最终能完全负重行走,疗效达到预期效果,患者生活得到满意保障。结论 在下肢粉碎性骨折合并大段缺损患者中,应用 Ilizarov 搬移技术治疗,创伤小 ,风险小,疗效确切。

  • 标签: Ilizarov架 骨搬移技术 长管状骨 大段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边固定支架用于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45例,按其治疗方法分为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组(A组,17例)以及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边固定支架组(B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早、晚期并发症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骨折复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58.8%,B组优良率67.9%,B组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单边固定支架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Pilon骨折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thofix单边固定支架搬运治疗胫骨缺损中发生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采用Orthofix单边固定支架治疗的90例胫骨缺损患者资料。男77例,女13例;年龄为17~63岁,平均41.2岁。缺损长度为4~13 cm。根据Paley关于轴向偏移的标准将患者分成两组:未发生偏移或偏移角度≤5°的患者为无轴向偏移组,偏移角度>5°的患者为轴向偏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手术次数、缺损长度、Schanz钉置入角度、戴时间、外固定指数及末次随访时Schanz钉弯曲角度等。再将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个月(12~40个月)随访。本组患者轴向偏移的发生率为36.7%(33/90)。轴向偏移组患者的既往手术次数[5(3,6)次]显著多于无轴向偏移组患者[3(2,3)次],缺损长度[8(8,9)cm]和戴时间[400.0(341.8,426.3)d]显著长于无轴向偏移组患者[6(5,8)cm、340.8(226.5,422.8)d],末次随访时Schanz钉弯曲角度[1.2°(0.4°,3.5°)]显著大于无轴向偏移组患者[0.8°(0.2°,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手术次数多(OR=2.581,95%CI:1.496~4.450,P=0.001)和缺损长度长(OR=5.310,95%CI:1.952~14.442,P= 0.001)是发生轴向偏移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单边固定支架胫骨近端截搬运治疗胫骨缺损中,既往手术次数越多、缺损长度越长,越容易发生轴向偏移。

  • 标签: 胫骨 骨缺损 外固定器 伊利扎罗夫技术 轴向偏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植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治疗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额23例(25肢)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植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观察骨折均获得愈合及满意率。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98周。Jakim评分为优8例9肢,良11例12肢,可4例,优良率为84%。患者对手术的主观满意度为1级8肢,2级11肢,3级3肢,4级3肢,总满意率为88%。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结论有限切开复位植克氏针固定结合单边腕关节外固定治疗AOC3型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 标签: 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固定 单边腕关节外固定
  • 简介:胫骨骨折临床常见。闭合性胫骨骨折可采用钢板、髓内钉内固定,或者夹板、石膏等保守治疗方法,一般可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而开放性胫骨骨折,多伴有相对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采用上述方法通常疗效不佳,且感染、不连的发生率较高。2002年~2005年,我们采用单边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6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开放性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 闭合性胫骨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疗效不佳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使用单边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后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医院骨科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6例,进行单边固定支架治疗,然后给予心理、饮食、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对比护理成效。结果:患者术后桡偏、桡骨高度、尺偏角、旋前和旋后活动范围与正常关节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术后掌倾角、尺偏范围、背伸、掌屈明显小于正常关节,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单边外固定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肱骨骨折术后不连采用双边外固定加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不连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肱骨骨折术后不连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予以观察组双边外固定加压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合优良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骨折术后不连采用双边外固定加压治疗效果显著,愈合效果良好,值得各大医院的临床推广。

  • 标签: 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 双边外固定架加压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