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腹部介入治疗患者的剂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268例腹部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别分为A组(肝动脉化疗栓塞组228例)、B组(宫颈癌治疗组40例),针对两组患者剂量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A组(肝动脉化疗栓塞组228例)、B组(宫颈癌治疗组40例)剂量不一。结论在保证诊断结果的前提条件下需要进行调整,注意监测CD值与DAP值,采取科学的措施降低患者剂量,防止辐射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 标签: 腹部介入治疗患者 受照剂量 调查分析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放射线在各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医学方面。主要是放射线检查和护理治疗,除此之外工业上也有应用,放射线应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放射线在应用的同时会对人体产生很多的危害,所以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保护放射线作业的工作人员的法律和法规。

  • 标签: 个人受照剂量 晶状体混浊 工作者 放射线检查 辐射 护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估算在特定照射条件下不同年龄段儿童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时主要器官的剂量和有效剂量,探讨影响估算剂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基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43号出版物提供的儿童参考人可计算体模数据,建立心血管介入诊疗的特定照射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与MCNPX 2.7.0软件模拟计算1、5、10和15岁儿童在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时主要器官的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为验证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使用美国CIRS公司生产的5岁儿童物理模体ATOM 705-D进行器官剂量的测量验证。结果我国标准推荐的1、5和10岁儿童参考人的身高和体重与ICRP的推荐值基本相同,我国标准推荐的15岁儿童参考人身高和体重与ICRP的推荐值最大相对偏差也仅为-1.9%和-5.7%;在焦点到影像接收器距离(SID)为90 cm、正方形视野(FOV)边长为30 cm、剂量面积乘积(DAP)为45 Gy·cm2的照射条件下,5岁儿童体模照射野内主要器官剂量的计算值与测量值相差在±6.7%内;在相同照射条件下,儿童年龄越小,其主要器官剂量和有效剂量越大,4个年龄段儿童的有效剂量差异可达近5倍;器官剂量与DAP值的剂量转换系数不仅与儿童年龄密切相关,而且还受照射野面积大小影响。结论结合儿童参考人可计算体模和照射模型,蒙特卡罗方法可用来计算儿童心血管介入诊疗时的剂量;准确估算儿童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剂量,需要DAP值、照射野面积和射束投方向等信息。

  • 标签: 心血管介入 器官剂量 蒙特卡罗方法 剂量面积乘积 照射野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估辐射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剂量,指导放射性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判断辐射事故等级。方法使用自制辐射场测量架和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模拟重建事故源项X射线透射仪出束时的辐射场,以剂量率与距离平方反比关系拟合得到辐射水平空间分布图,作为剂量估算基础;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提出了手部皮肤吸收剂量估算的参数计算方法。结果X射线透射仪出束口方向附近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在mGy/h量级以上,出束口外200 cm空间内的空气吸收剂量率最高值为262 μGy/h,最低值为2.1 μGy/h,比环境本底水平高2个量级以上;无论是正常操作还是极端操作情况,辐射事故中两名女性照射人员短期内总的手部皮肤吸收剂量均超过16.9 Gy,达Ⅲ度或Ⅳ度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手部皮肤受剂量估算结果为照射人员放射性损伤的诊断、治疗以及辐射事故等级确定提供了有效支持,辐射场重建方法及剂量估算方法可为同类辐射事故的处置提供参考。

  • 标签: X射线 辐射事故 辐射场重建 剂量估算
  • 简介:准确、合理的辐射剂量评估工作是实现核电厂辐射安全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描述了对核电厂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进行评估的基本方法,对目前剂量评估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辐射安全 剂量评估 集体剂量
  • 简介:目的了解^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手术中工作人员的剂量水平,为制订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工作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451B电离室巡测仪和SG-102环境X-γ剂量率仪直接测量植入^125I粒子源的患者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结果保守估算口腔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手术操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分别为:1.2mSv/a(佩戴防护用品)、0.07mSv/a(佩戴防护用品)和0.2mSv/a(未佩戴防护用品),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手术操作人员可产生一定的辐射剂量,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重视潜在照射的危险性.

  • 标签: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对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调查3家医院共56例ERCP手术,并记录管电压、管电流、透视时间、摄影帧数,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等信息,根据每例测量的DAP,选择DAP值中最大值、中位值和最小值的3例ERCP手术,以这3例手术分别作为仿真人体模型实验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模拟ERCP介入诊疗手术,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热释光剂量计,通过模拟测量得到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3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69、11.52和39.27 mSv。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有效剂量相差约14倍。3个组的吸收剂量最大值都集中在照射野范围内的器官。结论ERCP体模实验不同组的剂量差距较大,对比其他介入诊疗程序的体模实验,属于高剂量的诊疗类型。建议合理并安全地运用介入诊疗,优化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模型 剂量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999年河南省"4.26"60Co源辐射事故后20年医学随访观察,探讨电离辐射远后效应,为放射医学研究提供实证资料。方法收集5名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眼科检查及患病史;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项目、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甲状腺功能、生殖激素水平、肿瘤标志物、辐射遗传学指标等;器械检查包括腹部彩超、甲状腺彩超、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生殖系统彩超、心电图、胸部CT等。结果"梅"后2~3年出现放射性白内障早期典型的形态特点,后13年行左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此次随访右眼视力眼前指数/10 cm,后囊下较厚,近似锅巴样浑浊,2019年11月行右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旺"、"天"、"民"、"义"均出现双眼后囊下或赤道部不同程度浑浊;"梅"后7年至今心电图均提示心肌缺血改变,"天"后12年确诊"冠心病",后20年行"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支架植入手术",5名者均出现血清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脂增高,4名者出现双侧(或单侧)颈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梅"后11年至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持续偏高,"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明显增高,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梅"、"民"后15年发现甲状腺结节;"天"后13年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目前病情缓解;肿瘤标志物检测"天"、"民"、"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稍偏高,"天"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小结节;5名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易位(t)改变为主(t率≥0.5%),"旺"、"天"可见少量双着丝粒体(dic)或无着丝粒断片(ace)。结论电离辐射照射可导致者眼晶状体、甲状腺、心血管循环系统等不同程度的确定性效应及发生肿瘤等随机性效应,遗传损伤可长期存在于者体内。

  • 标签: 辐射事故 急性放射病 远后效应 医学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癌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中骨盆骨剂量体积参数与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为放疗计划的制订提供处方限值。方法分析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接受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的40例子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骨盆骨接受5、10、15、20、25、30、35、40、45、50 Gy剂量照射的体积占全骨盆骨体积的百分比(即V5 Gy、V10 Gy、V15 Gy、V20 Gy、V25 Gy、V30 Gy、V35 Gy、V40 Gy、V45 Gy、V50 Gy)、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与发生≥3级急性骨髓抑制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3级急性骨髓抑制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判断≥3级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的效能。结果≥3级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5%(19/40)。≥3级和<3级急性骨髓抑制患者间,骨盆骨V5 Gy [(96.0±2.9)%比(93.4±3.5)%]、V10 Gy[(90.6±5.0)%比(87.5±4.0)%]、V15 Gy[(86.2±5.8)%比(83.0±4.2)%]、V20 Gy[(78.8±6.1)%比(74.6±4.5)%]、V50 Gy[(15.8±7.1)%比(10.2±7.1)%]、Dmax[(6 376±524)cGy比(5 813±668)cGy]及Dmean[(3 441±255)cGy比(3 239±240)c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骨盆骨V5 Gy为≥3级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的危险因素(OR=3.108,95% CI 1.101~8.768,P=0.032)。经ROC曲线分析,骨盆骨V5 Gy的最佳临界值为96.9%,曲线下面积为0.709。结论子宫颈癌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时,骨盆骨V5 Gy为≥3级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放疗计划时将骨盆骨V5 Gy控制在96.9%以下可能减少≥3级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U251是否可通过在未受神经干细胞(NSCs)中产生旁效应从而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及分化等特性。方法将细胞分为NSCs组、NSCs+U251组(与U251共培养的NSCs)和NSCs+U251组(与10 Gy X射线照射后的U251共培养的NSCs)。采用插入式小室共培养U251和NSCs。通过细胞计数、测量神经球直径等方法评估NSCs增殖、成球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评估NSCs干性维持能力的变化;检测Tuj1、GFAP蛋白的表达、测量分化后神经元细胞的树突数目、轴突长度以及胶质细胞突起终端数、突起长度等评估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NSCs+U251组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NSCs+U251组(t=2.52, P<0.05);NSCs+U251组的Nestin阳性率和成球能力明显低于NSCs+U251组(t=-3.50, P<0.05);NSCs+U251组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t=6.09, P<0.05)分化的比例和程度也明显低于NSCs+U251组。结论胶质瘤细胞可通过电离辐射旁效应显著抑制未受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和分化能力。

  • 标签: 电离辐射 旁效应 神经干细胞 胶质瘤细胞
  • 简介:血型糖蛋白A(glycophorinA,GPA)是体细胞突变研究的重要分子标志之一,为了了解射线作用与GPA突变的效应关系。采用GPA突变分析技术对3例钴源意外照个体外周血红细胞GPA变异频率进行了检测,经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进行进行算,这3例个体的生物剂量分别为2.5,2.9和1.9Gy,所测GPA变异细胞频率分别是正常对照个体均值的3.9,4.3和4.1倍,提示射线所致GPA变异细胞频率增高效应,照个体外周血中长期持续民存在的GPA变异细胞,来源于突变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射线诱变效应的永久性标志。

  • 标签: 红细胞 血型糖蛋白A 变异频率 ^60CO照射 辐射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射线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分布和细胞刚性的影响,初步探讨Cx43对细胞刚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0 Gy 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0、6、12、24和48 h)和不同剂量X射线(0、2.5、5、10和20 Gy)照射后12 h HUVEC细胞中Cx43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不同剂量(0、5和10 Gy)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3、6、24和48 h)Cx43 3个磷酸化位点(Ser279/282、Ser368和Tyr265)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x43蛋白在HUVEC细胞中的分布变化。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细胞在探针压入不同深度(50、100和200 nm)时杨氏模量(细胞刚性)的变化,以及Cx43过表达对细胞杨氏模量(细胞刚性)的影响。结果10 Gy X射线照射后6、12、24、48 h,HUVEC细胞中Cx43表达量降低(t=3.262、3.708、3.686、6.825,P<0.05),且在2.5、5、10和20 Gy照射后24 h Cx43表达水平的降低与剂量呈现剂量依赖性(t=3.034、10.720、13.130、13.650,P<0.05)。5、10和20 Gy X射线照射后24 h,HUVEC细胞中Cx43分布由细胞间隙转移入核及核周,照射后24和48 h,Cx43的Ser368位点磷酸化水平升高并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10 Gy X射线照射HUVEC细胞后24 h,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探针压入100和200 nm时,杨氏模量均明显降低(t=3.362、5.122,P<0.05);过表达Cx43的组与空载体组相比,在探针压入100和200 nm时,杨氏模量增高(t=2.674、4.398,P<0.05)。结论X射线照射可导致HUVEC细胞内Cx43 Ser368位点磷酸化,促进Cx43降解和分布变化,降低细胞刚性。提高Cx43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细胞刚性的恢复,提示Cx43可能是调控X射线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靶点。

  • 标签: X射线 HUVEC细胞 Cx43 刚性
  • 简介:作为一个上班族,能陪孩子的时间很有限。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手机可以随时拍照,微博可以随时记录心情,都能完整记录孩子的成长瞬间。下面分享几个赵芷钰的成长小故事。"出口成诗"的小女孩儿2017年8月,你上学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我们全家老小约起来,带着你们小姐妹三个一起去有树有草有水的地方自助烧烤。大人们忙着做准备工作,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

  • 标签: 小姐姐 最后一个夏天 带着 秋千 有水 对你说
  • 简介:最近迷恋玉器,闲来常在网上查找相关知识和漂亮的图片。网络上的玉器交易,如果不小心谨慎,很容易遭遇骗局。不少人收到货之后,认为实物没有照片漂亮,卖家放在网上的照片只不过是实物的“天仙”,通过灯光或图片PS等手段将实物美化了。

  • 标签: "天仙照" "魔鬼照" 保健法 玉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1名工业探伤过量照人员物理剂量进行估算。方法获取了主要照射参数,照射时间为8 min,照射方式为各向同性点源体外照射,放射源活度为2.183 TBq,采用中国参考人体素体模,利用基于Geant4二次开发的程序进行蒙特卡罗计算,得到各部位的吸收剂量。结果给出了者手部剂量分布图,其中手掌大部分区域剂量在2~10 Gy,手指部分为10~20 Gy;估算了者体内23个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数值范围为0.012~0.207 Gy。结论物理剂量估算方法可以快速评估伤者重点部位的局部剂量分布,为医疗救治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工业探伤 物理剂量估算 蒙特-卡罗模拟 局部剂量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时测量放疗技师摆位过程中甲状腺体位的感生放射性,研究并计算年累积量,为摆位技师进行放疗摆位提供参考摆位时间。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收治的放疗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个体化摆位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摆位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放疗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摆位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6MV X射线放疗摆位技师 甲状腺感生放射性受照量 检测
  • 简介:Q旅行回来拍了不少照片,想把人物照片和风景照片快速分离出来,该如何操作?A可以利用美图看看的“头像识别”功能(1.33版本)。运行后在左侧的文件夹中选择照片存放的目录,然后单击上面的“头像识别”按钮,稍等一阵,就能将人物照片在照片浏览栏中全部显示出来。选中这些照片单独存放到其他目录即可。

  • 标签: 风景照片 人物照片 快速分离 单独存放 文件夹 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放射剂量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于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8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心脏剂量参数,采用K-M分析心脏剂量参数与总生存率的关系,通过多因素COX回归识别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子。结果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3.4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计划靶区剂量≥56 Gy(HR1.54,95%CI1.28~2.86,P=0.011)、高血压(HR1.42,95%CI1.34~1.89,P=0.012)、平均心脏剂量≥13.9 Gy(HR1.12,95%CI1.05~2.61,P=0.031)、V5≥70%(HR1.08,95%CI1.01~2.16,P=0.044)、V30≥40%(HR1.16,95%CI1.04~3.01,P=0.041)、V50≥20%(HR1.23,95%CI1.11~2.81, P<0.001)和V60≥5%(HR1.03,95%CI1.00~1.89,P=0.037)是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经过多因素调整之后,化疗是NSCLC患者预后的有利因素(HR0.711,95%CI0.35~0.89,P=0.005);患有高血压是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HR1.641,95%CI1.56~1.86,P=0.034);心脏剂量中的V50≥20%(HR1.161,95%CI1.13~3.82,P=0.002)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论心脏剂量中V50是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心脏照射剂量的增加,可以增加潜在的死亡风险,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减少心脏放射剂量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生存状况 心脏毒性 辐射剂量学
  • 简介:念君图画里,一顾一欢颜。柳下飘长发,风前灿短衫。江声道人美,心意逐云闲。赤壁矶如裂,相思不可删!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抗战期间,国画大师张大千(1899~1983年)在敦煌石窟临摹、习画。一天傍晚,张大千在月牙湖边散步,救起了一只受伤的大雁;以后每天,他都要带上当时极为匮缺的食品,到湖边喂养这只大雁。大雁身体逐渐康复,并和张大千成了好朋友,每天一到傍晚,无论风雨阴晴,它都要守在湖畔,等候朋友的到来,

  • 标签: 张大千 敦煌石窟 大雁 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