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所谓“同素构造”,指的是这样一些语言单位,即由某些相同的语素组成的一组词(有时候也可能延伸为词组)。比如《青春之歌》中王凤鹃骂戴愉:“你这个笨蛋、傻蛋兼混蛋!”这句话里的“笨蛋”、“傻蛋”、“混蛋”三个词,都由一个共同的语素“蛋”。组成。这三个词就是一组同素构造

  • 标签: 构造 修辞 《青春之歌》 语言单位 组成 语素
  • 简介:“运气”义说略李惠昌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印行的《中文大辞典》和三民书局编的《大辞典》都在“运气”条下列出“命运、气数”这一义项,且同引东汉王充《论衡·明雩篇》中的“运气有时,安可请求”等语作为例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明古汉语字典》亦承用其说,于...

  • 标签: 运气 《现代汉语词典》 空中运行 古义 阴阳之气 天人感应论
  • 简介:<正>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奋袖出臂”,课本注:“捋(luō)起袖子,露出手臂。奋,张开,展开。”此注未妥。“奋”如果训展开,奋袖就应该是展开袖子,与“捋起袖子”意思正好相反。再说,捋起袖子只能是发怒的表现,与上下文意亦不相连属。

  • 标签: 古词语 袖子 中学语文 札记 初中语文课本 穷极
  • 简介:陶文考释三篇施谢捷一、释“市久”山东出土陶文中有下揭诸戳印:*1《陶汇》3.1069①*2《陶汇》3·1137*3《陶汇》3.1163*4《陶汇》3·1324印文原均缺释。②《陶征》将“*1”、“*2”左半认作“彳”旁,谓“彳与通作”,因而释“”...

  • 标签: 《陶汇》 古陶文 《金文编》 《古文四声韵》 战国文字 《说文》
  • 简介:祖咏的《终南望余雪》是唐诗中一首咏雪名作,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但你是否知晓,它曾是一首使得作者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诗作呢?唐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所以当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形式也是写诗。但是这种用来选拔人才的诗要求无论内容如何,必须写成五言六韵,共十六句的律体。它严重束缚了考生的手脚,埋没了当时不少经纶满腹的人才。

  • 标签: 科举考试 诗歌创作 选拔人才 五言 主要形式 终南山
  • 简介:<正>古汉语中“难”字除了祸难、诘责等常义以外,还有两项义,中古以后鲜为人用,近现代辞书失败,今人往往不予深究,或以今律,不但影响了释义的准确,也影响到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认识。《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某君,我戮之不祥。”王力《古代汉语》注:“不把‘以死免其君’看作难事。”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承此而来,明朗化为:“难:用作动词,‘把……看作难事’的意思。”把“难”理解为意动用法。《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上(应正为“阳”),公四望其地,喟然叹,泣数行而下,曰:‘寡人将去此堂堂之国而死乎!’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曰:‘臣细人也,犹将难死,而况公乎!’”,南开大学中文系

  • 标签: 古义 太子 左传 明君 外篇 意动用法
  • 简介:洛阳方言中保留了不少词语,且含义与相合或相近。文章选取洛阳方言中的词语若干条,逐条释义并举例说明了用法。

  • 标签: 洛阳方言 古词语 口语
  • 简介:“语法化”或“虚化”理论最早起自于我国元代周伯琦《六书证谲》的观点得不到原书内证和中国古代虚实语法体系的支持,周伯琦所论实为六书理论中假借造字法的“语辞之借”。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第一次把语音假借从虚实关系中撇开,具有语法化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形态和先驱地位,但其仍未彻底摆脱假借说影响。

  • 标签: 虚字 实字 语法化 假借
  • 简介:"垂后"和"识"指明了汉字的本质功能:载录传承中华文化.汉字为历代社会各阶层服务,并且伴随我们进入电子时代.汉字的繁体和简体共同为中华统一大业服务.

  • 标签: 汉字 拼音化 繁化与简化 繁简字
  • 简介:对黄帝部落的族属、起源地区做了新的探索,认为:1."涿鹿"两音是满-通古斯语"石头"或"石头山"之意,黄帝部落是说满-通古斯语的部落.2.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证明他们是生活在蒙古高原的民族.他们的白色崇拜和黑色崇拜皆起源于对白云和黑云的崇拜.3.鲧及它的图腾熊是生活于贝加尔湖和我国渤海辽东湾的海豹类动物,商朝青铜器和玉器中的一些所谓的龙形动物都是海豹,说明鲧禹部落及商部落是有亲缘关系的部落而且都起源于蒙古高原和辽河流域.4.推断我国的阿尔泰语系各族和藏缅语系各族及壮侗苗瑶语各族均起源于渤海周边地区及燕山、太行山及泰沂山地区.

  • 标签: 黄帝部落 满--通古斯族群 河北省 诼鹿 鲧禹部落 图腾
  • 简介:一1978年巴黎影印的《巴黎国家图书馆藏藏文文献选集》第一集中,有《尚书·周书》中四篇的藏文译文。藏文原件是敦煌石室手卷,编号为pelliottibeminTouch-houang986号.影印件在《选集》第292—296页,共5页,156行。第292页左上角有十行残缺,其余各页尚完整,有几页中间有少数字母缺损或模糊,大部份清晰可认。《尚书》有古文和今文两种文本,这份手卷是《尚书》古文本的译文。从《泰誓中篇》

  • 标签: 古藏文 武王 伪孔传 百夫长 千夫长 国家图书馆
  • 简介:日本文献《事记》(712)用汉字写成,基本为汉文却有所变异。故其词义与汉语不尽相同。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尝试分析其与汉语词义的差异,并将其异变归纳为义位的异变、异域的异变、义位与异域均异变三种类型。这对于研究汉日语词汇比较及日本语言文字史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古事记》 变体汉文 词义异变 义位 义域
  • 简介:《说文籀补三种》于2011年6月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辑录了清末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潋的《说文籀补》、丁佛言的《说文籀补补》及强运开的《说文籀三补》三种著作。中华书局曾于1986年至1988年先后影印出版了这三种著作。为方便读者使用,此次将三种著作合为一册出版,并重新制作了这三种著作的综合笔画索引。

  • 标签: 《说文古籀补》 出版 中华书局 金石学家 著作 影印
  • 简介:<正>0.汉语声调的拟测,近年来出现了好几篇论文。有的从历史的研究入手,就韵尾辅音的性质与演变推论声调的调形与演变,有的利用连调变化的现象从事调值的内部构拟,都各有所获。本文准备引用连调变化的资料作方言的比较。主要的兴趣,一方面固然在拟测古代声调的调形,一方面则在试验把成段音位的比较研究扩展到上加音位的拟

  • 标签: 闽南话 声调系统 变调 闽南方言 比较研究 调形
  • 简介:文章采用古今南北综合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汉语普通话及41个方言点之间相对应的义位"吃"在聚合、组合方面的共时差异和历史演变.1)"喫"在东汉时的汉译佛经中就已出现,至少在晚唐五代"吃"语义场基本上完成了"食"与"喫"的更替.不同方言相对应的词位区域分布特征可以看作北方官话、近江方言、远江方言在类型特征上的表现,同时反映了源流特征和地域特征.2)普通话和方言相对应的义位"吃"在组合关系上存在着差异,这与古代共同语的传承、汉民族义位"吃"义域范畴扩展、不同方言自身整合特点有关.

  • 标签: 汉语 普通话 方言 “吃” 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