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民间社会”这个问题,在近几年的台湾颇受重视。台湾知识界人士企图以民产的动力来说明社会运动的起因与要求。他们一方面从较大的历史角度看台湾的处境,另一方面由社会的本质结构来看台湾目前的状况。

  • 标签: 民间社会 台湾地区 社会运动 本质结构 知识界
  • 简介:抗日战争之中期,笔者投身黄埔军校。来台未久,即卸除戎装,三十年来厕身黉门,对社会之发展转折,尚多能留意在心。屡闻北京政府,对台湾之统一,终不放弃武力一途,颇以为然。盖台湾今日之"独台"政治和畸型社会,正如脱缰野马,漫无方向地横冲直撞,奔向黑暗的地狱。一、主流操控由于蒋经国晚年的赏识知遇,李登辉自从政到登上"总统"大位,仅十二岁月。有此奇迹,完全是李的城府极深,在蒋经国时代,其能折节下士,谦冲为怀。迨蒋死李继,羽翼渐成,以三年时间,形成以一己为中心的主流派,牢牢抓住党

  • 标签: 台湾社会 主流派 北京政府 脱缰野马 高雄事件 黄信介
  • 简介:本文介绍了台湾建设学习社会的发展历程、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实际进展状况,归纳分析了其推展学习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

  • 标签: 台湾 学习社会 建设 历程 背景 进展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3
  • 简介:九0年代中期是台湾消费社会形成进入深化期的阶段,在消费社会中最具台湾特色的社会机构就是KTV运动的快速形成,这些城市中消费社会形成的历史动力何在

  • 标签: 初步思考 台湾消费 形成初步
  • 简介:台湾社会问题之严重,早已不是什么新闻,由于当局的纵容姑息,甚至与之相互勾结、利用,使黑道势力日益坐大,以致发展到今天,大有"黑道当道"之势,谋杀、绑架,在台湾政坛屡见不鲜,台"法务部长"廖正豪在桃园县长刘邦友等人被黑道集体枪杀后惊呼:再不彻底扫黑,台湾岛就要变成西西里岛。岛内黑社会分子无处不在据台湾刑事警察局统计,台湾省有黑道背景的"民意代表"超过150人;1994年各县市的新当选的议员中,有帮派、管训记录及刑事前科者共有300多人,超过议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台湾南部情况更加严重,基层议会完全成了黑道的天下。自桃园以下到屏东县的西部海岸,共有11个县市,占台湾县市总数的57%。在这些地方,黑道分子纷纷进入乡

  • 标签: 黑道 黑社会 台湾当局 民意代表 分子 公共工程
  • 简介: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开始在台湾设置府县,直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这两百多年间,正是中央政府对台管理制度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中央政府对台的治理观念几经变动,在台官员的设置和职权也都频繁发生改变,情况纷繁复杂。在此期间,台湾道台一职虽始终存在,但其管辖范围、职权、作用等方面都呈现出了复杂多样的变化,对台湾社会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基于台湾道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庄林丽的《清代台湾道、台湾道台与台湾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一书从制度史的角度解读了台湾道的设置与变迁、台湾道台的基本情况以及台湾道台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该书还从台湾道台与台湾社会关系的角度讨论了台湾道台与清代台湾社会秩序维护、台湾的开发、台湾文教事业的发展方面的关系和作用。庄林丽深厚的考证功底以及对于资料的全面搜集、梳理、分析均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 标签: 台湾社会 清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评介 中央政府 管理制度
  • 简介:社会黏合”在社会学术语中意为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在社会保障适度化、社会工作专业化、志工服务全岛化、市民社会建设日常化及社会治理制度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功经验.这些举指直接推动了台湾成熟的社会治理。台湾地区的社会治理就是在人们价值观多元化与唯我意识中找到了一种“黏合剂”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样道理。大陆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之关键在于怎样推动政府主导下多层级公众普遍参与并形成有效的社会整合与协商。在激发整个社会内在活力的同时追求社会秩序的黏合性及合法性。

  • 标签: 社会黏合 台湾地区 社会治理
  • 简介:众所周知,台湾是在一个短时期中畸形发展越来的暴发户.三十多年来,台湾经济在外国资本的扶植下取得较快的发展,然而,这是一种受控制的依附性很强的经济.经济上的依附性,导致政治上的奴性,带来了社会局势的不稳定性.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台湾青年成长的社会因素.

  • 标签: 台湾青年 社会因素 台湾经济 社会局势 外国资本 台湾社会
  • 简介:<正>郁永河,字沧浪,浙江杭州诸生,生卒失考。康熙卅六年(1697年)奉命到台湾采硫,历时九月。他写的《裨海纪游》(或称《采硫日记》)不仅记述了采硫过程、台湾的历史变迁、山川形势、气候特征、物产等,而且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民族学调查报告,详实、生动地描绘了他所见所闻的台湾土著社会

  • 标签: 台湾 土著社会 清政府 血亲复仇 气候特征 社会结构
  • 简介:9月12日下午,我院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社会工作相关知识普及”的主题讲座.由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系蔡春美博士、台湾露德协会秘书长徐森杰博士担任主讲.西北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薛新娅教授,我院院办主任刘轶、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王明明与在场师生300余人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 标签: 社会工作 台湾地区 讲学 专家 国际交流中心 主题讲座
  • 简介:美国社会学的影响直到70年代才有助于台湾社会学的制度化,根据瞿海源对台湾社会学家1951-1985年间所发表文章的研究(1986),台湾社会学的制度化发展可以追溯到50年代中期

  • 标签: 制度化问题 台湾社会学 社会学制度化
  • 简介:美国社会学的影响直到70年代才有助于台湾社会学的制度化,根据瞿海源对台湾社会学家1951-1985年间所发表文章的研究(1986),台湾社会学的制度化发展可以追溯到50年代中期

  • 标签: 制度化问题 台湾社会学 社会学制度化
  • 简介:台湾由于海峡相隔,社会经济的开发长期滞后于祖国大陆,以致早期货币史演进的历程也相应大大滞后,并有其独特的个性,尤其是早期社会原住民的居住区域内有否货币流通,始终不清。为此,本文拟对此作粗浅考证,请海峡两岸钱币学界给予指正。

  • 标签: 台湾原住民 社会经济 货币问题 早期 海峡两岸 祖国大陆
  • 简介: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根深叶茂,大多数台湾民众在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历史叙事中理解和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记忆。但是,在复杂历史因素的影响下,台湾民众的社会记忆与大陆民众的社会记忆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台独"势力的操弄下,台湾民众中华文化的社会记忆有逐步淡漠的趋势。因此,在两岸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唤醒两岸同胞共有的中华文化记忆,构建两岸同胞共有的新的社会记忆,消解两岸同胞差异性的社会记忆,对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国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社会记忆 中华文化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 简介:邓传安于道光二年由闽县县令调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此后在台任职近十年。因职务的原因,“尝东至彰化界外之水沙连各社,北至淡水之艋舯八里坌……又尝南至凤山之碑头;延袤千里,皆览其山川形势,稽其民风土俗。间有所得,辄笔于书”,汇成一册,则成《蠡测汇钞》,其中所记载的有关土著的情况,由于都是亲身经历,可以认为是这段时间(道光二年——十年,即1822-1830年)台湾土著居民生活情况的真实反映。文中所记“番”社的状况为“余经过处已见三社为墟,疑他处亦有似此者”,“过埔里社,见其番居寥落,不及十室”,因此作者感慨“民人生齿日繁,番黎生齿日耗,不知何故”。

  • 标签: 道光初年 台湾省 土著社会 文化习俗 土地开发 清朝
  • 简介:清代台湾家庭收养呈现出几方面鲜明的特征:一是异姓承继相当普遍,“异姓不相为后”传统伦理规范得不到贯彻执行;二是父权在清代台湾社会仍然影响深远,送养权的执行,归根结底就是父权的行使、延续和转移;三是收养与送养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交换,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与近现代为子女利益的收养大相迳廷;四是非法收养现象极为常见,与台湾地区特殊移垦社会环境不无关系,也折射出国家制度与民间实践之间的强烈反差。

  • 标签: 清代台湾 家庭收养 文书契约
  • 简介:台湾在1895—1945年长达50年的日据时期里,日本殖民政府“饴与鞭”的治台政策,在当时及战后台湾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本文拟从当时台湾社会教育入手,试剖析日据时期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及其对台湾人民的影响。

  • 标签: 日据时期 社会教育 1945年 治台政策 社会生活 台湾人民
  • 简介:台湾社会的转型是台湾研究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现在大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型过程,即转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对于这种转型对台湾社会的深远影响则了解较少。转型对于台湾社会形态、政治体制及其运作、政党政治、公民社会、公众舆论、大众传媒等的深刻影响究竟如何,说实在我们所知不多。这就妨碍了我们深刻地去认识台湾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两岸关系中的一些现象。

  • 标签: 社会转型 台湾研究 台湾社会 转型过程 社会形态 政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