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DPN)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例PDPN患者,按DELLON术式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随访0.5~1年。术前及术后0.5年均行肌电图检查及VAS疼痛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PDPN患者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后0.5年,肌电图检查所松解神经,显示所检测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较术前明显增快(P<0.05)。术后VAS评分(4.6±1.8)分,较术前(8.3±2.6)明显减低(P<0.05)。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对PDPN有良好治疗效果,术中电生理监测可有效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明确诊断及评价手术疗效的客观依据。

  • 标签: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显微减压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过程中给予周围神经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1:1方法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疼痛状况、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90.32%比对照组64.52%更高(P<0.05)。 两组治疗后DN4评分比同组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同组治疗前更快,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快(P<0.05)。结论:周围神经减压术能够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效果,减轻神经疼痛程度,提升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周围神经减压术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性疼痛状况 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疗效
  • 简介:明确的诊断是创伤神经损伤获得最佳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键。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反映的神经功能改变、损伤部位及神经形态学变化等信息,可评估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该文综述了神经电生理、临床检查、超声及MRI等目前创伤周围神经损伤主要检查方法在诊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超声 磁共振成像 神经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在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及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的疗效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在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 糖尿病 下肢周围神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周围神经减压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06月在我院行周围神经减压术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16例,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一周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治疗有效率高达100%。结论行神经减压术,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减压术 糖尿病 周围神经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使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1例颈部周围神经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效果随访。49例患者(96.1%)全切肿瘤;术后42例患者(82.4%)无明显神经功能损害。随访45例中,43例未见原位复发,2例复发(一次手术时肿瘤残留)行再次手术。颈部周围神经肿瘤显微手术,配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保护了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临床效果及随访观察良好。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颈部周围神经肿瘤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随访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的一大组疾病,种类和病因繁多,文中针对免疫相关周围神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遗传周围神经病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研究中的热点进行介绍。

  • 标签: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 抗体 遗传 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上肢透析相关周围神经病(DRPN)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上肢DRPN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共22侧患肢,其中对2侧患肢行单纯正中神经减压术,对20侧患肢行正中神经联合尺神经减压术。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复查肌电图,询问患者患肢麻木、疼痛症状及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6处(6/42)切口出现愈合不良,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0±4.5)个月(6.0~20.0个月)。肌电图复查结果显示,正中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46.3±3.1)m/s]和动作电位波幅[(9.2±1.6)mV]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7.5±1.8)m/s、(7.7±1.1)mV,均P<0.05],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47.7±2.8)m/s]和动作电位波幅[(10.1±1.9)mV]也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7.8±2.4)m/s、(7.7±1.6)mV,均P<0.05]。尺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45.0±3.6)m/s]和动作电位波幅[(9.2±2.1)mV]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36.4±2.9)m/s、(6.9±1.2)mV,均P<0.05],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45.8±3.2)m/s]和动作电位波幅[(8.6±2.5)mV]也均较术前增加[分别为(40.1±1.6)m/s、(6.2±1.3)mV,均P<0.05]。至末次随访,15例患者22侧(22/22)患肢的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16侧(16/22)患肢的麻木症状得到缓解,18侧(18/18)患肢的运动功能障碍得到缓解。结论初步推测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上肢DRPN的有效方法;同时术前明确诊断和术中神经彻底减压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透析 减压术,外科 正中神经 尺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80例脑瘫患者,根据痉挛部位不同,选择相应周围神经进行部分切断,包括: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和胫神经。结果术后痉挛缓解率100%,其中82例患者肌力下降,142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6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痉挛缓解率为95%。95%患者行走步态好转。结论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术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方法。

  • 标签: 周围神经 脑瘫 痉挛
  • 简介:目的:实验观察兔胫骨缓慢延长后其胫后神经的损害在停止延长后的修复机理.方法:174只日本大耳白兔胫骨分别于未延长前,延长20%,延长40%,及延长40%后停止延长2、4、8周,观察延长区胫后神经的微循环、束膜屏障、组织学、诱发电位及相应脊髓神经节中GAP-4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延长40%时延长区胫后神经的毛细血管血流量正常,束膜屏障及毛细血管屏障保持正常.有明显的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峰值的改变及以脱髓鞘为主的病理损害,但同时又有再生修复的表现,相应脊髓神经节中GAP-43mRNA表达亦成强阳性.结论:兔胫骨缓慢延和延长,其胫后神经血液循环未发生损害,毛细血管及束膜屏障功能正常,但有明显的组织学及电生理损害,这些损害在8周内可以修复而逆转.

  • 标签: 肢体 周围神经 适应性 组织学 电生理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的周围神经外膜吻合方法以使损伤后的神经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方法在清创修整神经断端时,推剥神经外膜于远近端,使断端的神经束露出,并各将其切除2mm左右,使断端的神经束回缩至外膜内,使断伤的神经束间留有微小间室进行吻合。结果应用神经改进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86例,103条神经,均经1年以上随访,优34例,良45例,可5例,差2例。临床优良率达到91,86%。结论短缩神经束,创造一个自然的神经再生内环境室,利用趋化再生原理进行修复神经,是对以往研究神经再生的一个改进,具有实用和可行,临床应用可获得较好疗效。

  • 标签: 神经再生 微环境 周围神经 损伤 神经外膜
  • 简介:【摘要】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分为周围和中枢两种,其中周围面瘫发病率很高,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运动丧失,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歪向健侧,进食时有口角漏液现象,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常因容貌改变而易于出现恐惧、焦虑、偏执等不良情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对称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采用腓总神经、胫后神经及腓深神经三处周围神经松解术进行治疗,并随访3-18个月。结果术后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0例,缓解3例,无变化2例。下肢麻木症状明显缓解8例,缓解4例,无变化2例,加重者1例。两点辨别觉较术前改善者12例,无明显变化者3例。术后随访表明疗效比较可靠、稳定,症状未见明显反复。结论应用下肢周围神经松解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 标签: 周围神经松解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简介:周围神经损伤后,成功的神经再生取决于很多因素.这其中神经当时所处的微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证明,该微环境中的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的维持和存活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本文拟对神经营养因子与周围神经再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周围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外伤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诊断及预后评估。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取的 40 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检查,后者应用神经肌电图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经过研究显示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在具体的监测结果上要和后续病情随访上,神经肌电图的诊断结果都要高于常规的诊断。 结论 神经肌电图对于周边神经损伤诊断具备重要价值,可以提升诊断率,降低误诊率,通过神经损伤后神经电生理来改变整体的判断结果,之后根据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治疗方式,从而值得临床的推广和采纳。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肌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收治的380例脑瘫患者,根据痉挛部位不同,选择相应周围神经进行部分切断,包括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和胫神经。结果术后痉挛缓解率100%,其中82例患者肌力下降,142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6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痉挛缓解率为95%。95%患者行走步态好转。结论周围神经选择切断术是治疗脑瘫下肢痉挛的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方法。

  • 标签: 周围神经 脑瘫 痉挛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卡压是手外科的常见病种,以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胸廓出口综合征最为多见。肌电图在周围神经卡压的诊断中发挥关键作用,神经B超和MRI逐渐成为重要补充。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周围神经卡压征,早期手术疗效优于延期手术。解剖学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的总结使周围神经卡压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提高。临床应用内窥镜治疗周围神经卡压的技术不断成熟。周围神经卡压松解的手术疗效确切,但术后恢复时间长,重症者多有症状残留。如何进一步规范周围神经卡压的诊疗将成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 标签: 周围神经 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周围神经疾病全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而反复发作的剧痛,又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开始为每次0.1g,每日3次,逐渐加量到0.2g,每日3次。不良反应有眩晕、嗜睡、恶心、共济失调、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 标签: 周围神经疾病 全科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