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唇裂修复术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5例唇裂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5例患儿唇部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1.4%(32/35)。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唇裂修复术的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唇裂 修复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唇裂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发生率为0.82‰01.6‰这类患儿的口腔功能:如吸吮发音,咀嚼等均或多或少受到干扰。而目前对唇裂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修复。辅以其他正畸治疗,要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不仅与手术方法及技巧有关,也与手术前后的营养治疗密切相关,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5例唇裂患儿手术前后的营养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唇裂患儿 营养治疗 修复术后 先天性畸形 口腔功能 手术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唇裂修复术的可行性和修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10月37例新生儿期行唇裂修复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中,除1例双侧唇裂出现鼻底糜烂,延期康复外,其余均治愈。随访2年,瘢痕细小,外观形态较好,14例伴腭裂者裂隙明显缩窄。结论新生儿期唇裂一期修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 标签: 唇裂/外科学 婴儿 新生 疾病/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效果。方法将24例2岁以内唇裂修复术的患儿全部采用静脉复合吸入全身麻醉。结果手术患儿中安全、舒适、无痛。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是婴幼儿唇裂修复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 标签: 婴幼儿 唇裂修复术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对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中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的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裂 鼻畸形 鼻畸形矫正 鼻牙槽塑形
  • 简介:摘要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序列治疗时间长且复杂,众多因素影响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是腭裂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主要目标是闭合异常缺损,以防止语音发育和进食障碍,同时确保对上颌骨生长的影响最小。唇裂修复术同期采用犁骨瓣修复硬腭治疗模式在国内外开展多年,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该文就唇裂修复术同期犁骨瓣修复硬腭对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探索理想的唇腭裂治疗方案。

  • 标签: 唇裂 腭裂 犁骨瓣 上颌骨发育 腭咽闭合 牙弓
  • 简介:摘要唇裂是口腔面部发育畸形中的一部分,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中面部发育畸形的常见病,本院先后为四十多名患者做过唇裂整复,均取得了较为满意德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单侧 唇裂 三角瓣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ack式对于双侧唇裂畸形的矫正作用.方法选择30例病例,采用改良Black式.手术切口的设计以Black式为基础,在前唇设计2个“C”瓣,在两侧唇的唇峰及人中凹正中点设计矩形瓣.术前、术后一年检查头颅正侧位片,测量对比前颅底平面与上齿槽座点之交角(SNA角),以判定上颌前突畸形及外观纠正情况.软组织测量鼻唇角术前及术后一年角度.结果术前、术后一年检查头颅正侧位片,测量对比SNA角,可见SNA角缩小明显,软组织测量鼻唇角明显变大,双侧唇裂患者外观纠正满意.结论改良Black式对于双侧唇裂前颌骨前突畸形具有较好的矫正作用.关键词双侧唇裂;前颌骨;前突畸形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5-02

  • 标签:
  • 简介:自从1898年Abbe首次用下唇修复上唇缺损以来,Abbe唇瓣应用于临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100年来,Abbe唇瓣主要用于唇部创伤、肿瘤及唇裂术后畸形所致的唇部缺损的修复。我科采用Abbe唇瓣修复唇裂术后上唇过紧12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Abbe唇瓣 唇裂 术后并发症 上唇过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52例双侧唇裂修复治疗方法,探讨双侧唇裂修复的美容效果。方法在双侧唇裂原长法修复法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并行唇龈沟的再造及鼻底的封闭,利用侧唇粘膜修复唇红及唇珠。结果52例患者(年龄6个月~35岁),术后远期唇部外形满意,动态效果好,皮肤瘢痕不明显,唇红丰满。结论采用以双侧唇裂原长法为基础的个体化功能性修复方案修复双侧唇裂,可使唇外形美观,红唇丰满,远期动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双侧唇裂 口轮匝肌 功能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唇裂修复手术临床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小儿唇裂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术前、中、术后等3方面严格遵照正规护理流程。结果术前准备、中高效配合、中护理干预,小儿唇裂修复手术患儿手术成功率100%。结论护理干预配合小儿唇裂修复术,能够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小儿唇裂 修复手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唇裂修复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26例唇裂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中配合及术后回访。结果26例唇裂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切口愈合良好,语言功能较前有所改善。结论做好唇裂手术的中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切口一期愈合,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重塑自信心。

  • 标签: 唇裂 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旋转推进法与下三角瓣法两种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术后效果,优化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技术。方法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接受唇腭裂外科治疗不完全唇裂患者27例,男12例、女15例,年龄3个月至31岁,平均3岁7个月。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对27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伴鼻畸形患者进行修复,并对术后鼻唇对称性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7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儿在唇裂修复术后,均获得了较好的术后即刻效果。两种式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伴鼻畸形的鼻唇形态恢复指标比较中,如鼻孔底宽健患侧比(P=0.751)、鼻孔最大高度健患侧比(P=0.155)、鼻孔最大宽度健患侧比(P=0.675)、鼻翼外侧最凸点至面中线距离比(P=0.905)、鼻翼口角距健患侧比(P=0.978)、鼻翼唇峰距健患侧比(P=0.306)、唇峰至面中线距离健患侧比(P=0.100)、唇峰口角距健患侧比(P=0.516)、唇峰点红唇厚度健患侧比(P=0.1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式对鼻唇形态对称性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新旋转推进法术式把切口引至鼻小柱基部附近,且增加鼻小柱基部组织量有利于稳定术后鼻小柱高度,术后瘢痕隐蔽,更加美观实用。

  • 标签: 唇裂 新旋转推进法 下三角瓣法 单侧唇裂修复术 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单侧唇裂畸形中鼻畸形的修复和方法选择。方法在265例单侧唇裂进行鼻翼畸形修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鼻翼弧形切口、飞鸟状鼻小柱、鼻翼联合切口、患侧鼻翼穹隆部新月形皮肤切除等方法综合治疗。结果单侧唇裂的裂度与鼻畸形的程度成正比,修复方法较为复杂和多样式。结论唇裂鼻畸形修复采用美学的分析对鼻翼软骨进行对称性设计,达到美学效果。

  • 标签: 单侧唇裂 继发鼻畸形 美学修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3例双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观察患者术后效果,将术后效果分为3个等级,术后效果佳15例;术后效果一般7例;术后效果差1例。结论双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后效果佳,可以适用临床。

  • 标签: 双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 双侧唇裂 术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