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刑事的调查呈现的四个特征:尊重国家主权、禁止溯及既往、不适用时效、调查范围有限。在调查的过程中应尊重各个国家主权利益以获得国家的认同和合作;在司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重点调查原则才能使司法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加强对被调查人的权利保护,可以使国际刑事的调查活动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调查 特征
  • 简介:<正>主席、女士们、先生们:既然谢弗尔先生和基尔希先生都是政府代表,我将尽力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立场阐述这个重要问题。因为两位先生都是外交官,而我不是。我所代表的国际人权与民主发展中心已经被卷入反逍遥法外运动多年。我们的一部分工作是致力于保障和促进法律(《国际人权公约》[2],包括《世界人权宣言》[1]和两个条款[2])所规定的权利。我们一直在司法程序下执行这项运动且积极推动了专门审裁处和国际刑事(简称"ICC""法院")的发展。我们决不接受位高权重者享有拷问和谋杀的权利,并在事后让自己置身于司法公正之外。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人权 位高权重 弗尔 战争罪 司法公正
  • 简介:  有学者结合国际刑事管辖权论述了中国刑法中的普遍管辖问题,  关于国际刑事的管辖权与国家刑事管辖权的关系问题,国际刑事与国家管辖权之合作问题蕴涵在《罗马规约》的各项规定中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相关 相关问题 问题探索
  • 简介:国际刑事国际法治的标志性成就之一。法院自2002年建立以来进入全面运作,在缔约国增加、建章立制取得进展的同时,还发展了被害人参与和赔偿制度,通过了侵略罪修正案和战争罪有关修正案。同时,法院也面临着诸多的制度性挑战。由于被认为存在双重标准,法院权威遭受多方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普遍质疑;补充性管辖原则共识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分歧;与各方的合作亟待不断加强。《罗马规约》涉国家元首豁免条款的解释引起广泛争议,肯尼亚领导人案还催生了《程序和证据规则》三项修正案。就安理会与国际刑事的关系而言,两者在预防和惩治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国际犯罪的职责方面有所重叠,应依法维护安理会在认定国家侵略行为方面的权威,致力于发展两者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国虽然不是国际刑事的成员国,但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国际刑事的工作密切相关,我国一直关注法院工作,呼吁法院依法审慎履行职责,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安理会 发展 挑战 中国政策
  • 简介:  1.国际刑事的建立是国际犯罪发展及惩治、防范国际犯罪的客观需要,必然造成国际刑事惩治国际犯罪,但国际刑事会在惩治与防范国际犯罪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则是历史的必然

  • 标签: 兼国际刑事法院 刑法展望 国际刑法
  • 简介:<正>"三造诉讼"是刑事公诉案件中控方、辩方和被害方的对抗。被害人若想成为诉讼一"造"(parte/party),前提是必须具有"当事人"或"准当事人"的法定地位,否则就"造"不起来。我国的立法体例世界罕见,学界褒多贬少,"继续扩大或落实被害人权益"已是通说,似乎无可置疑。"被害人广泛参诉"是《国际刑事罗马规约》(下称《规约》)的核心创制之一(另一个就是预审机制),但是没有赋予被害人"当事人"地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控方 刑事公诉案件 被害方 国际刑法 被害人权益
  • 简介:但该罪并非《罗马规约》第五条规定的国际犯罪,所以《罗马规约》规定国际刑事仅对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和侵略犯罪使管辖权,其属地管辖原则上只能及于《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和按照《罗马规约》的规定声明接受国际刑事管辖的国家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 简介:<正>1998年7月17日,16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意大利罗马通过了《国际刑事罗马规约》(以下简称"罗马规约"或"规约")。该《规约》于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国际上第一个国际刑事的正式成立。国际法学界和国际刑法学界给予该《规约》及国际刑事以极高的评价,普遍认为该《规约》是"国际刑法的核心文件","是迈向实质性国际刑法的重要一步。"作为一部国际法中的"刑法典",该规约第120条规定:"不得对本规约做出保留",但是该规定不妨碍一国对某项条款的内容做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国际刑法 战争罪行 危害人类罪 国际人道主义法 咨询意见
  • 简介:但较之国际刑事仅对《罗马规约》生效后或国家成为该规约缔约国后实施的有关犯罪行使管辖权而言,  如果对《罗马规约》第十三条第2项规定可以作出国际刑事对非缔约国及其国民行使管辖权的例外解释,国家法院就无法对《罗马规约》规定的犯罪行使管辖权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管辖权性质
  • 简介:国际刑事是一个追究个人刑事责任的常设性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它既不同于只处理国家间争端的国际法院,也不同于安理会特设的几个国际刑庭.其补充管辖原则表明,它对国内法院起着补充作用而不是优先于国内法院行使管辖权.国际刑事与联合国安理会是合作与协调的关系,但规约第16条规定安理会以通过决议的方式要求法院推迟调查和起诉这个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为政治干涉司法提供了方便之路.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补充管辖原则 联合国安理会
  • 简介:以司法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并不是最近开始的事情,但在近10多年来,国际上以司法的形式解决国家之间的诉讼或者经济、海事纠纷甚至追究个人责任的审判机构呈现大幅度增加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反映在国际层面,尤其反映在区域范围。有人甚至将众多新成立的国际司法机构与传统的审判机构一起形容为构成了国际司法网络。国际司法网络的出现和所发挥重要作用,体现了当代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自本期开始,本刊将新设“国际司法依制概评”栏目,每期发表一篇,力图以简洁的语言,从追踪描述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法院和法庭开始,进而对涉及所有国际法院和法庭的重大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本期首先从国际刑事开始。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司法体制 大发展 国际司法机构 审判机构 国际法院
  • 简介:摘要始建于2002年海牙国际刑事(ICC)对于侵略罪并没有实质的管辖权,而在2010年达成的“坎帕拉修正案”于2017年12月获得多数国家的赞成予以通过,侵略罪正式的纳入到《罗马规约》的文本中,从此给予《罗马规约》文本去研究侵略罪的相关问题便是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是从《罗马规约》文本入手探讨规约中有关侵略罪的相关规定,包括侵略罪正式纳入《罗马规约》的历程;规约的第八条之二关于侵略罪的定义和侵略行为的表现形式;第十五条之二、之三关于侵略罪的管辖权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之二关于侵略罪的犯罪主体进行界定,具体解析《罗马规约》对侵略罪的相关规定以及侵略罪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以此新事件为契机进而重新对ICC管辖四类严重罪行进行回顾和探讨。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侵略罪 《罗马规约》
  • 简介:国际刑事被害人赔偿制度是国际刑事司法制度历史上第一次允许被害人对犯罪的个人提出赔偿要求.被害人赔偿制度在赔偿范围、赔偿程序以及赔偿执行方面均有系统而具体的规定.为这一制度服务的被害人信托基金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诸多成果.被害人赔偿制度在实现国际社会的正义与维护和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项制度在规则设计以及制度运行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被害人赔偿 被害人信托基金
  • 简介:摘要:2003年发生在苏丹达尔富尔的军民武装冲突,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国家总统巴希尔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联合国安理会以决议形式让国际刑事检察官介入调查,启动司法审判程序。《罗马规约》中非缔约国管辖权的条文前置性规定与第十三条的整体不可割裂,可受理性与本国司法系统的功能区分,安理会1593号决议的法理效果,国际刑事法院刑事管辖权,具备合法性和正当性。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管辖权 条约法 1593号决议
  • 简介:国际常设刑事(InternationalCriminalCourt)到目前为止仍非一实际存在的机构,但它却倍受世人关注.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设想通过某种国际机构来惩罚犯有海盗、走私等公认国际罪行的罪犯,而关于战争罪及反人道罪等则比较复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战争一直是国家行使权利的一种正当方式,实践上也从未有过追究个人发动战争及与战争有关的行为刑事责任的先例.一战后曾有人试图追究威廉一世违反海牙公约发动战争的个人责任,但终究不了了之.

  • 标签: 美国 国际刑事法院 战争罪 反人道罪 国际组织 刑事责任
  • 简介:《罗马规约》赋予了检察官自行调查权的规定在国际社会引发了激烈的争议,要正确理解国际刑事检察官的自行调查权,必须在多元的文化背景、法律背景以及产生该条约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合理审视检察官侦查权的配置,惟有如此,才能扩大《罗马规约》的适应性,促进国际和平与正义的实现。

  • 标签: 检察官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自行调查权
  • 简介:国际社会的主权体制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构成国际刑事管辖权的社会基础。主权体制与全球化存在一定的矛盾,主权国家的社会体制要求以国家主权原则作为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全球化的国际社会则强调人类利益的总体保护,要求贯彻全球治理的原则。但二者又具有契合点,即国际社会的正常秩序。国际社会主权体制与全球化的矛盾与统一必然反映到国际刑事的管辖权上,国际刑事管辖权一方面要尊重国家主权,但同时也不免带有超国家权力的因素。

  • 标签: 主权体制 全球化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
  • 简介:国际刑事是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的缔约国和国际社会与之真诚的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反之,国家也应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善意履行其自愿承担的义务,向国际刑事提供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本文通过阐述有关国家与国际刑事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方面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定,说明国家在国际刑事调查、起诉和惩治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的国际犯罪中的作用和义务.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罗马规约》 缔约国 国际合作 国家 司法协助义务
  • 简介:<正>国际刑事检察官在正式决定对情势进行调查之前,首先面临的任务是对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有关犯罪情势的材料和信息进行初步审查和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属于国际刑事管辖范围内的犯罪情势,并根据《罗马规约》规定的可受理性条件判断是否应该对有关情势展开调查。在程序设计上,检察官对于情势的初步审查是决定国际刑事是否启动对国际社会关注的严重国际犯罪管辖权的第一道重要关口,初步审查后检察官的处理决定也将直接关系到国际刑事的后续行动是否具有一个正当的程序起点。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试图对国际刑事检察官情势初步审查的原则、标准、程序、司法审查等问题作一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以增进学界对国际刑事调查和起诉制度的了解和研究。

  • 标签: 国际刑事法院 分庭 国际犯罪 起诉制度 国际刑事法庭 证据规则
  • 简介:从犯罪和犯罪主体的角度来看,国际犯罪与责任涉及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由于实施国际犯罪的个人身份不同,个人的国际犯罪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以私人身份实施的国际犯罪;另一种是个人以国家代表的身份或者作为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实施的国际犯罪。当有管辖权的国际刑事庭乃至国际刑事对实施后一种个人国际犯罪的罪犯进行审判时,必然存在一个引渡罪犯的问题。本文拟就向国际刑事庭乃至国际刑事移送罪犯的特殊性略陈意见。

  • 标签: 国际犯罪 国际刑事法院 罪犯 引渡 国际刑事法庭 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