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天水地震台1986~1989年的地震资料及《中国地震台站临时报告》,试算出了通道波πg、Lg1、Lg2及其速度,用最小二乘法初步求得πg、Lg1、Lg2波在本区域的走时关系式,并对πg、Lg1、Lg2波震在该台的记录特征做了讨论。

  • 标签: 影区地震 震相特征 天水地震台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苯及其部分代谢物的气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为苯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方法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用小鼠经呼吸道吸入染毒的方法建立苯高浓度接触的动物模型,取染毒后小鼠血液标本,采用HLB固萃取的方法进行样品提取和净化,气色谱质谱-串联法进行目标物质定性、定量分析,化合物经HP-17MS型毛细管柱分离后,EI离子源进行离子化,选择离子扫描法(SIM)进行质谱检测,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该方法可实现血液中苯及其代谢物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三酚的有效分离和准确定性、定量。该方法检测苯及其代谢物回归方程分别是:苯:y=3 252.1x+1 540,r=0.999 3;苯酚:y=2 046.5x+1 423,r=0.999 1;邻苯二酚:y= 1 853.9x+945,r=0.999 3;对苯二酚:y=1 891.5x+840,r=0.999 2;间苯三酚:y=1 052.4x+655,r=0.999 1。苯、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3、0.05、0.05和0.10 μg/g,定量下限分别为0.10、0.10、0.15、0.15和0.30 μg/g,该方法批内精密度为2.64%~10.06%,批间精密度为1.37%~10.17%,加标回收率为89.8%~102.3%。采用该方法可对苯染毒小鼠血液中苯、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进行定量检测。结论固萃取-气色谱串联质谱法可对苯及其代谢物(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进行准确定性、定量检测。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苯酚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间苯三酚
  • 简介:根据Oriente盆地几个三维数据体的解释提出了断层确定一个已知油田的范围。此外,用油田内低孔隙层段油藏的充填粘土层表征细微的层序边界。这些层段的认定是很严格的。根据我们的经验,证明了基于波形分类的神经网络是一种确定这些层段的有效方法。来源于分类的地震定性分析是一种常规的手段。但在本文中我们则用实例说明地震的定量解释是可行的,这就加深了对地震特征波形的地质认识。本文讨论扩展的一维模拟,以对归因于砂/泥岩层(序)等厚线变化的地震道波形进行了解,这在选定每一神地震的实际地质模型过程中是一种基本原则。在文中所叙述的内容中对还包括研制从地震相求出储层砂岩的“有效厚度/总厚度”流程和主要方法。根据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几个三维数据体这项技术的慎密研究的结果已经获得了几项成果.它为了解沉积环境和储层模型以及下一步的有效钻探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震相 定量解释 厄瓜多尔 Oriente盆地 波形分类 神经元
  • 简介:摘要:为拉通普光区块和通南巴区块陆地层对比关系,并为川东北的陆地层的研究提供基础的地质资料, 采用盆山结合的地层对比研究方法,结合建组剖面、周边露头地层标志层岩性、古生物等特征,根据露头-邻井-工区内单井资料对比,确定了陆地层标志层级别,明确了标志层上下地层的岩电、沉积及古生物发育特征,识别出上三叠统-中侏罗统共6个标志层并进行分级划分,明确了川东北陆地层标志层特征,建立了陆地层对比格架。

  • 标签: 陆相标志层 分级划分 地层对比 川东北
  • 简介:馆上段曲流河沉积的砂岩是良好的储层,困扰石油勘探开发的难点是砂岩空间分布不均匀。如何利用三维地震描述方法寻找物性好的河床微是提高该类储层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研究表明,水平切片、三维立体显示和分频扫描技术可快速识别河床与河漫微的宏观目标区;振幅、频率和波形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地震方法划分曲流河沉积微的多解性,给出储层精细描述结果。该方法描述的曲流河沉积微相与测井资料吻合较好。

  • 标签: 曲流河 沉积微相 河床 分频扫描 振幅 频率
  • 简介:763长周期地震仪1997年起取代基式仪,承担我国一类合网对国内外地震的监测和对外观测资料交换任务。本文介绍了我台763长周期地震仪的震记录特征,有利于台站对震的分析,提高对外资料交换和大震速报水平。

  • 标签: 763长周期地震仪 震相记录特征 极远震
  • 简介:1.研究意义自在大洋和海槽中观察到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以来,该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地球化学、矿床学和沉积学的新理论生长点之一。各国学者虽已用将今论古的方法研究了现代及地史时期的热水沉积矿床,积累了一大批数据,但还缺乏一套有效的地质地球化学判别标志。近年来,我国学者在滇西发现了陆热水沉积矿床,但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海、陆热水

  • 标签: 陆相热水沉积 判别标志 协变图谱
  • 简介:本文分析了台湾恒春海外的一次地震的记录波形的P波的主要特征。首先对其首波PN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线性关系较好,计算出的速度值与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中所用的地壳模型中的速度值一致。其次对其PN波的续至波进行分析,发现该处的地震其射线穿过台湾岛后的地震记录波形明显与没有穿过台湾岛的不同,即没有穿过台湾岛的地震记录波形中首波震之后明显存在有另一组震,而穿过台湾岛后的地震记录波形则没有或不明显。该组震最明显特征是它与首波的到时差随震中距的加大而减小,据此,作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组波,即地壳内的双程反射波,表明该处有低速层存在。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即福建省的东山海外地区及泉州、漳州、永安地区的下方有一低速层存在。

  • 标签: 地震射线 震相特征 低速层
  • 简介:对于灾害背景下在灾时、灾区发生的刑事案件,应坚持宽严济的刑事政策,发挥刑事政策的灵活性,通过对时间和区域上的区分,合理配置稀缺的司法资源,以更好地运用刑事司法维护灾区稳定。根据宽严济的刑事政策,对于灾时、灾区出现的性质颇为恶劣的犯罪应当从严惩处,在“严”的同时不能忽略法定“宽”的认定,“济”的把握应以灾区人民法益最大化为标准。对刑罚的适用应选择恰当的刑种、量刑强度和科学的处遇以实现正义价值,达到犯罪预防,并始终坚持对犯罪人人权的保障。

  • 标签: 地震灾害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刑法
  • 简介:南海的构造与演化与资源环境等关系密切是本文研究重点。本文针对南海的东北部构造及其块体构造方向,利用所采集的区域地震剖面,通过解析地震相与构造及其演化的关系,提出以下观点:(1)构造分区特点明晰,可划分为五个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单元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2)南海沉积盆地无论表现为拉张-弱挤压-强挤压的何种构造格局,其区域构造应力场是统一的;(3)首次发现反射地震剖面上显示出两个浅俯冲点。每个块体构造层呈手风琴风箱式折曲并向东聚敛,体现沉积盆地从发育、成长、结束、消亡不同阶段在南海的表现,其块体俯冲方向以及块体包络区域性倾伏方向均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更多还原

  • 标签: 南海扩张 浅俯冲 单方向漂移 挤压变形 手风琴风箱式地震相外形
  • 简介:主要分析了河北数字地震台网近年来记录到的华北区域近震中6种常规震(PN、PG、P11、SN、SG、S11)的基本特征,分析总结了该区的震特点。利用编目震例库与动态分析演示系统软件,建立了河北台网典型地震震例库。为新人快速了解该区域地震波形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提供了图文、声音、视频并茂的基础数据。

  • 标签: 数字化近震记录 震相分析 典型震例库
  • 简介:选取中国大陆西部地区1970年以来的6.5级以上强震,对其震前周边地区中等地震活动的分析研究表明,88%的6.5级以上强震前震源区及附近区域ML4.0~5.0级中等地震呈现出大面积平静现象.研究认为平静-发震为该区强震的主要发震模式.平静时段以6~15个月为主,平均为10个月左右.强震发生部位在平静区内部者居多,其余位于平静区边缘地带.该异常特征可以作为未来强震时间、地点预测的主要依据之一.

  • 标签: 6.5级强震 中等地震平静 强震标志
  • 简介:目的:探索胃癌病人血清中潜在的N-糖肽生物分子标志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QqQ-MS/MS)对胃癌病人和胃炎病人血清中的N-糖肽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leastsquares,PL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约60种N-糖肽进行统计分析,找到7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N-糖肽,分别为N4400-IgG1、N5400-IgG1、N4410-IgG1、N3500-IgA、N5400-IgA、N5402-IgA和N5501-J。以这7种N-糖肽对测试组进行PLS分析,结果表明胃炎病人和胃癌病人之间已出现一定的分离趋势。结论:本研究发现了胃癌潜在的N-糖肽生物分子标志物。该方法为探索胃癌生物分子标志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胃癌 N-糖肽 生物分子标志物 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 联用
  • 简介:利用川西新场地区常规测井、能谱测井、电成像测井及野外露头资料,对沉积环境、沉积构造、古水流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须二段沉积环境为弱水动力条件下的还原环境;系统地利用电成像测井技术识别出了槽状交错层理、楔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冲刷面、变形层理等沉积构造;而且在交错层理识别的基础上,深化了古水流方向认识,认为须二段古水流方向具有由北向南的趋势,反映了物源来自北部。

  • 标签: 电成像测井 测井相 沉积构造 须家河组 川西地区
  • 简介: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它可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传播。地震时,同时从震源发出两种类型的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纵波的速度比横波的速度大。地震的直接灾害是由地震时的断层错动、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等所造成的。主要有:地面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地光烧伤等。

  • 标签: 地震 初中 科学课 备课参考
  • 简介: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地震时间:2018.5.3地点:高二(5)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画图、读图说明全球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2.通过对图文材料的分析,了解影响地震危害大小的因素。3.通过小游戏及图文资料,掌握防灾、减灾的相关常识。教学重点:全球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影响地震危害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通过画图、读图说明全球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分布特点 地震危害 震源深度 地震灾害 防灾减灾意识 震中地区
  • 简介:苏梅红捡起丈夫俩月前忘在自己枕边的半包烟,举到眼前细看,直到烟盒上慢慢洇出她丈夫陈长安那张在苏梅红看来是那么得意的、油汪汪的脸。她对这张浮幻的脸认真打量,想要逮住他闪烁不定的眼神,但是没用,她总是逮不住他。她长嘘一口气,吹散了那张脸。她从烟盒里摘出一支烟,给自己点上,第一口,她就呛着了。苏梅红忍着一声声的咳嗽,

  • 标签: 地震 丈夫 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