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总结 冠造影及 冠支架植入术后伤口的 渗血情况及相关因素, 收集 我科住院的 10 0例冠造影及 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伤口的渗血情况及渗血危险因素、发生渗 血的原因、渗 血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 病人渗血一般是在术后的前 5小时 ,由病人和医护人员通过检查穿刺口发现渗血,一般无明显生命体征的变化,有的病人伤口渗血也可能是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引起的出血,渗血原因大多是患者活动过早和患者自身 疾病因素和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或术前教育不充分, 术后观察不到位所致。结论:通过对冠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伤口的渗血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减少冠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伤口的渗血情况,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 ,认真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术前健康教育 ,使病人及家属能掌握出血的特点 ,严密注意伤口渗血情况和变化,加强术后伤口渗血的观察, 减少术后伤口渗血。

  • 标签: [ ] 冠脉造影 冠脉支架 伤口渗血 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采取多层螺旋 CT冠状造影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 70例冠心病通过多层螺旋 CT冠造影进行检查,以冠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其特异性、敏感性。结果:多层螺旋 CT冠造影进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 86.36%、 83.33%。结论:冠心病患者采取多层螺旋 CT冠造影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多层螺旋 CT冠脉造影 冠心病 冠脉狭窄 诊断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然而对六经代表脉象及脉理阐述的仍不够清晰,故本文试从脉象入手,究其形成机制,结合八卦、《黄帝内经》以及古今医家的临床经验来分析六经病的治疗及其意义,以及病位轻重与转归等。

  • 标签: 六经 代表脉 八卦各论
  • 简介:摘要分析清代医家叶霖的著作《说》,介绍其学思维与心得。笔者认为,叶霖评释脉理,独具匠心,如从形体和韵意处详析长,从病主虚实不同处精解短,认为散亦有虚实之别,而虚实二寓于诸中,形体之大小和力势之强弱是辨别二者的眼目;其审论势,独具真识,在表里上下、五行生克、初诊久按中探寻病理机转,且注意色相参、病不独断。其介绍法实践,精授诊法之诀窍,发人深思,值得学习借鉴。

  • 标签: 中医药学文献 《脉说》 叶霖 脉理 学术思想
  • 简介:【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就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学的抽象性较强,画图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连接桥梁,“画”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画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力有重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重要方式。

  • 标签: “画” 解决问题 思维
  • 简介:摘要门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各种原因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常见于肝硬化门高压症,可并发消化道出血,是肝脏疾病中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第二大原因,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近年来,国内外对有关PHG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门脉高压性胃病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狭窄主要是粥样硬化引起的,严重狭窄时可能导致冠心病,为确定狭窄程度,一般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一经确诊需立即进行治疗。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手段。随着我国中医药技术发展越来越完善,其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治疗方案也越来越丰富,患者的接受度高、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现对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丰富、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中医药 治疗 进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氯吡格雷抵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冠综合征患者 9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的血小板功能,通过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情况将其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 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 CR组), CR组的判定标准为:血小板聚集率较基线下降在 10%或 10%以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 1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与再次住院率。结果 92例患者中, 33例出现 CR,发生率为 35.86%,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相比,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再次住院率显著高于非 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且其抵抗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  

  • 标签: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泰胶囊在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预防中的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年 3月 -12月,共 46例,根据临床用药方案上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分组展开实验。按照以往常规的治疗方式,给予两组患者肠溶阿斯匹林药物进行治疗,以口服的方式为主。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用药方式上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观察组患者另外增加使用脑泰胶囊。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两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肠溶阿斯匹林与脑泰胶囊药物联合应用,不仅能够较快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够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脉泰胶囊 脑卒中 复发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诊断过程中应用冠CTA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之后,观察组采用冠CTA诊断,对照组采用冠造影检查。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诊断过程中应用冠CTA,价值较高。

  • 标签: 冠脉CTA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  【摘 要】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综合征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后血清 CXCL16含量变化,探讨急性冠综合征中经皮冠支架植入术( PCI)与血清 CXCL16水平关联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冠综合征患者共 3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PCI组 12例,保守治疗组 20例,同时设置对照人群组 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 CXCL16浓度,使用方差分析及组间两两比较法对比组间 CXCL16浓度差异。结果:保守治疗组血清 CXCL16浓度显著高于 PCI组与对照人群组( P<0.05), PCI组、对照组 CXCL1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CI术治疗急性冠综合征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冠综合征 ;经皮冠支架植入术 ;CXCL16;相关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CXCL16 and the level of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32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12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PCI group, 20 cases i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and 15 cases in contro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CXCL16 in serum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the difference of CXCL16 concentration between groups was compared by varianc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 of CXCL16 i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CI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zero point zero five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XCL16 concentration between PCI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 > 0.05) zero point zero five )。 Conclusion: PCI is better than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对脑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试验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检索2006年~2016年国内发表的关于脑泰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试验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6篇文献被纳入系统评价,其中14篇用于评价临床疗效,总样本量1016例,OR=0.33(0.23,0.46),脑泰胶囊疗效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脑脉泰胶囊 脑梗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该院 30例冠介入治疗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实验组,择取同期 30例行药物治疗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随访 1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 96.7%)及 1年生存率( 9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冠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高龄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CTA检查患者心里指导后的成像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37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8例,对照组187例。观察组,男性101例,女性87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2.0±2.5)岁;对照组187例,男性102例,女性85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1.3±2.3)岁;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检查,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健康宣教后护理方式进行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影像中心,采用健康宣教后再做检查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冠脉CTA 健康宣教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冠CT检查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52 例来我院接受冠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DS 和S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脉CT检查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调查川崎病患儿的冠受损的高危因素,为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20年10月,选择52例在本院诊治的川崎病患儿,调查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状况并进行血液学检测。随访患儿的冠受损发生情况并进行高危因素调查与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2例川崎病患儿中继发冠受损15例,发生率为29.3%,作为病例组,37例冠未受损的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入院时的血化验相关性的指标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血小板、CRP、PCT、D-二聚体、血沉、ALT、N端-B型钠尿肽前体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川崎病患儿 冠脉受损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