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95年引进磁共振,做增强扫描患者2008例,使用注射液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偶尔在注射用药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2006年3月,遇见1例注射液致迟发性过敏反应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静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迟发性过敏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的时间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一系列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肝动脉的规律。方法对60名胸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获得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固定强化时的药物浓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剂量。对其中30例固定动脉延迟时间25秒,扫描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的平均CT值,分析CT值变化与各生理因素的相关关系;对另外30例在腹腔动脉起始部腹主动脉固定CT值120HU为激发扫描预定值,研究达到此值时的时间与生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结论之后将结果在单排螺旋CT机上使用,经过100例实验证明其结论的实用性。结果固定时间扫描组CT值最小值为70.70HU,最大值为275.00HU,平均值为189.69HU,标准差为46.54HU。男性平均168.22HU,女性平均211.17HU。与CT值变化相关的变量有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动脉时间相关的变量有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和身高无明显相关(P>0.05)。经过100例验证,准确率100%,成功率为100%。结论肝脏动脉为(23.25±10.88)s,与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有关,体质量越大,时间就越长。利用时间—体质量公式和时间—体质量指数公式可以求出肝动脉时间。使用CT的激发扫描功能控制曝光时间能得到更准确的肝动脉时间。

  • 标签: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肝动脉期 体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和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科做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的504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静脉注射注射液0.2mL/kg,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共发生不良反应21例患者,其中非变态反应17例、轻度变态反应3例、重度变态反应1例。结论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也有必要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及完善护理措施,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剂 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讯作者刘国庆(1969-),女,学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高压中的优势。方法将行CT增强扫描的50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67例)和B组(235例),A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B组患者使用蝶形头皮针。比较两组间对比剂外渗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增强成功率。结果A组与B组间对比剂外渗率(22%与157%)、一次穿刺成功率(959%与877%)及一次增强成功率(974%与8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在CT增强检查中,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蝶形头皮针,能降低对比剂外渗率,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增强效果。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外渗率The advantage of intravenous detained needle in CT enhancement scannin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泛影作为静脉肾盂造影时常用的造影剂,所产生的副反应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其常见的副反应轻者为全身发热,恶心、呕吐、荨麻疹等,重者为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本文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发现不同速度对泛影副作用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泛影葡胺 副反应 常见 喉头水肿 静脉肾盂造影 过敏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钠在肝脏MRI增强扫描应用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肝脏MRI增强扫描患者作研究对象,病例数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满意率及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钠在肝脏MRI增强扫描应用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率,以及图像质量,是保证肝脏病变诊断准确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肝脏MRI增强扫描 钆塞酸二钠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率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D增强扫描技术在颅脑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医院就诊的颅脑病变患者90例,在常规Ax、Cor、Sag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加扫3D-T1FSPGR增强。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扫描检查结果。结果在所选的90例患者中,脑膜瘤增强显示脑静脉系统对瘤体有供血21例,其中矢状窦受肿瘤侵犯5例;交通段脑动脉瘤血管3维图像重建可见清晰瘤体8例;胶质瘤18例,其中脑动脉血管对肿瘤有供血且存在肿瘤染色7例;脑血管瘤可看到小毛细血管25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重建可见清晰粗大畸形动静脉血管走形关系10例。结论在颅脑病变的检查与诊断当中,采用颅脑3D增强扫描技术,能为诊断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资料。

  • 标签: 颅脑 3D-T1 FSPGR增强扫描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MSCT快速扫描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使病变定位、定性诊断的精准性有了大辐提高,为影像医师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造影剂 高压注射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布醇是一种高浓度高弛豫率大环状MR对比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相关技术专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扫描经验,结合国内外指南、共识和文献,对布醇增强MRI扫描的注射方案、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动态灌注成像、各部位实质脏器增强的序列选择和质量控制,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布醇对比增强MRI临床扫描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评估。

  • 标签: 造影剂 钆布醇 磁共振成像 扫描方案
  • 简介:对我院1999-08~2004-02肝肿瘤误诊为动脉无强化的21例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43~72岁,平均56岁.本组肝肿瘤均在CT平扫基础上,确切显示病灶形态,大小,密度,边缘情况.然后施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分别采集动脉,静脉和延迟图像.其中肝癌15例,包括巨块型肝癌4例,单发结节型(病灶40~50mm)8例,多发结节型2例.

  • 标签: 动脉期 误诊 CT增强扫描 肝脏肿瘤 肝肿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中对比剂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 2017年 6月至 2020年 5月来我院进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成像的 58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使用对比剂,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总结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本课题 58例患者中, 3例患者不满意, 17例患者较满意, 38例患者很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是 94.83%。有 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1例患者是中度变态反应,注射多巴胺、吸氧逐渐缓解; 1例患者是非变态反应,休息片刻症状自行缓解。结论: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中,对比剂的应用效果确切,安全性好,但是在注射前、检查中以及检查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 标签: 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成像 钆对比剂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二CT增强扫描及三CT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三CT增强扫描,将三图像同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二和三图像显示病灶情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扫描图像血管显示情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图像肿块定性诊断中,三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中,同二扫描相比,三扫面虽然在病灶和血管显示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有效提升了肝脏肿块的定性价值,因此需合理选择检查方式。

  • 标签: CT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进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接液和方法外露百分比的大小。方法研究的方法是分接液和静2部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是传统的接液和方法,观察组是改进的接液和方法。结果观察组的外漏百分比明显比对照组小结论改进的外漏比改进前的小。

  • 标签: 接液 推注 静脉化疗药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总结回顾62例CT增强扫描患者静脉穿刺的护理过程。结果62例患者中60例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结论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要加强学习,善于观察和总结,不断提高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静脉穿刺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