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采用稳定过量表达T型钙通道α1H单位基因(CACNAIH)的HEK-293(humanembroyonickidney)细胞来研究α1H单位基因(CACNAIH)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来记录从mRNA转录水平和T型钙通道蛋白质功能水平来验证α1H单位基因的过量表达。通过实验结果表明T型钙通道α1H单位基因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提高了与细胞周期有关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从而为开发治疗与细胞增殖异常有关的疾病提供有关的理论根据。

  • 标签: T 型钙通道 亚单位基因 细胞增殖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通过调控相关下游蛋白进而限制流感病毒感染复制的机制。方法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SIRT1敲除的A549细胞系,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野生型和SIRT1敲除的A549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进行RNA-Seq测序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并通过免疫印迹测定两种细胞系中的流感病毒NP蛋白,以及SIRT1相关功能蛋白在流感病毒感染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SIRT1敲除的A549细胞系中流感病毒复制增强。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2 67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 012和659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天然免疫抗病毒反应以及细胞因子分泌等信号通路。免疫印迹结果显示相比野生型细胞,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IFITM3)和自噬蛋白LC3-II在SIRT1敲除细胞系中都存在表达升高程度的下降。结论SIRT1通过调控下游重要蛋白诸如IFITM3和LC3-II来拮抗流感病毒复制

  • 标签: 流感病毒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A549细胞 RNA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肝细胞肝癌(HCC)是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由病毒、化学致痛物等多种病因作用.经癌或癌相关基冈激活、抑癌基因失活或胚胎期某些癌基因重新复活等诸多闪素引起肝细胞生长失控而致癌变.经历启动、促进、演变多阶段发病过程.其中基因调控和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局部缺氧和肿瘤血管生成是癌细胞生长的重要因素和生物学行为.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为异二聚转录因子,过表达与肝癌生长、血管生成和转移相关.是肝癌治疗的靶目标。

  • 标签: 肝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 治疗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砷酸钠(NaAsO2)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脂代谢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0(对照)、2、4、8、16、32、64、128 μmol/L NaAsO2染砷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制作拟合曲线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以IC50的0、1/8、1/4、1/2作为染砷剂量进行后续实验。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氢酶(GPO-PAP)法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REBP-1c、PPARα、FAS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和PPAR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16、32、64、128 μmol/L NaAsO2组细胞存活率[(92.000 ± 1.414)%、(91.000 ± 0.000)%、(76.500 ± 0.707)%、(53.000 ± 1.412)%、(47.000 ± 1.412)%]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0 ± 0.000)%,P均< 0.01],IC50为64 μmol/L,以0(对照)、8、16、32 μmol/L NaAsO2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1.000 ± 0.000)mmol/g prot]比较,8、16、32 μmol/L NaAsO2组TG含量[(0.691 ± 0.064)、(0.474 ± 0.162)、(0.184 ± 0.045)mmol/g prot]显著降低(P均< 0.01)。与对照组比较,各染砷组SREBP-1c、PPARα、FAS mRNA表达水平,SREBP-1c、PPAR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1或< 0.05)。相关性分析可见,NaAsO2含量与细胞TG含量,SREBP-1c和PPARα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 =-0.954、- 0.875、- 0.965,P均< 0.01)。结论NaAsO2可引起L-02细胞TG含量减少及脂代谢相关基因SREBP-1c、PPARα和FAS表达降低,提示砷致肝损伤过程中可引起脂代谢障碍发生。

  • 标签: 亚砷酸盐类 脂代谢 肝细胞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脂肪酸合成酶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复制因子C4(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RFC4与胰腺导管腺癌的临床预后关系。探讨RFC4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导管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RFC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FC4的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总生存率(P=0.046)与无病生存率(P=0.042)显著相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RFC4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0.043),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级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RFC4呈显著高表达并提示不良预后,且其表达水平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肿瘤大小有关。RFC4可能作为胰腺导管腺癌潜在的预后预测因子

  • 标签: 胰腺导管腺癌 免疫组化 复制因子C4(RFC4) 肿瘤大小 预后
  • 简介:目的:构建能介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RNA干扰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以大鼠CTGF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并合成含编码短发夹RNA序列的寡核苷酸,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TGF,酶切及测序分析正确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染AD-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得到腺病毒载体Ad.H1-CTGF,用该载体感染HSC-T6细胞,观察其对CTGF基因表达抑制的效果。结果:构建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CTGF经酶切、测序分析证实正确;包装的病毒载体滴度为4×1010PFU/mL,感染HSC-T6细胞后,Western印迹证实CTGF表达显著减少。结论:构建的腺病毒载体Ad.H1-CTGF可有效抑制HSC-T6中CTGF的表达,为抗纤维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RNA干扰 腺病毒载体
  • 简介:2014年11月22日,在美丽的青岛胶州湾畔,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邦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元钊郑重宣布,国内首创的、民族品牌的圆环基因工程单位疫苗——"易圆净"上市,来自全国的易邦公司猪用疫苗经销商、百余家大中型养猪企业的代表和专家180余人在青岛鲁商凯悦酒店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这一时刻的到来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也让中国民族品牌——"易圆净"成为圆环防疫真正的一员,也为中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希望。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中国民族品牌 圆净 青岛胶州湾 养猪企业 养猪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年湖南省C属人腺病毒(HAdV-C)分离株的基因特征。方法2014年从湖南省长沙市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HAdV-C病毒株(Hunan2014-s024),分段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拼接后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同时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国内外流行的HAdV-C代表株全基因组序列构建HAdV-C数据库,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结果Hunan2014-s024株与2006年山西省健康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HAdV-C病毒株(MK041244-CHN-2006)的同源性最高,并以该病毒基因组元件为主要骨架,在penton base基因上交换了2012年湖南省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离株(MK041246-CHN-2012)的基因片段。结论2014湖南株(Hunan2014-s024)为2006年山西省病毒株(MK041244-CHN-2006)与2012年湖南株(MK041246-CHN-2012)的重组病毒,由于其致病性可能发生了改变,因此有必要加强HAdV-C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以了解其潜在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意义。

  • 标签: 湖南省 C亚属人腺病毒 基因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HBV复制型质粒,以期阐明其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在野生型HBV复制型质粒和HBx表达缺失的HBV复制型质粒基础上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重组质粒。随后在HBV肝癌细胞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进行质粒转染,提取细胞和小鼠肝组织的HBV复制中间体进行检测。结果在HBV复制型质粒的基础上成功构建HBV C启动子近端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突变的HBV复制型质粒。在HBV肝癌复制模型和小鼠复制模型中均发现HBx增强HBV的复制。突变HBV C启动子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后,HBx对于HBV复制增强的作用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结论HBx增强HBV复制可能不通过肝富集转录因子和与HBV C启动子近端的结合位点而起作用,其他肝富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在HBx增强HBV复制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肝富集转录因子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定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4周龄FVB(SPF级)小鼠基因型,将鉴定出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野生型组、MEX3C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简称纯合子组)、纯合子+IGF-1处理组、处理对照组。比较IGF-1注射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及卵巢湿重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EX3C、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p-AKT (Ser473)蛋白表达。结果IGF-1注射前,纯合子组体质量[(6.33±0.31)g]明显轻于野生型组[(15.20±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LISA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8.124 8±0.847 7)ng/L]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17.245 3±0.073 1)ng/L]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中原始卵泡数(19.83±2.94)和初级卵泡数(15.50±2.69)增多,且闭锁卵泡数(7.17±1.4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IGF-1R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1,P=0.002 5)。结论IGF-1促进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卵泡发育,其机制是通过上调IGF-1R和p-AKT水平,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

  • 标签: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EX3C基因 雌激素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小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中对子囊菌代表类群的延伸因子1alpha基因密码子的使用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不仅与核酸碱基组成密切相关,也受到其他选择性压力的影响。统计分析揭示了子囊菌各类群该基因的密码子组成和编码特点,在同义密码子的选择模式上,酵母纲(Saccharomycetes)的成员具有较独特的偏好性。基于密码子用法分歧度的聚类分析方法较合理地反映了大部分类群的分类学地位,但在各个纲的内部,密码子偏好性的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 标签: 密码子偏好性 聚类分析 分类学地位 选择性压力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分析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组织核因子C(NuclearFactorI-c,Nfic)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探讨雌激素缺乏状况下两类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寻雌激素相关的骨质疏松发生原理。方法:3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A、假去势手术组(SHAM);B、去势手术组(OVX)。对A组大鼠行假去势手术,B组大鼠行去势手术。去势手术前、去势手术后1、2、3、4、5、6周及处死前称重,观察大鼠体重变化。卵巢切除术后1.5个月,采用双能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大鼠腰椎及股骨远中骨密度,处死后,取双侧后肢股骨进行Q-PCR,检测核因子C(Nfic)、核心结合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去势手术前,两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6周,OVX组大鼠体重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P〈0.01,P〈0.01)。术前,两组大鼠腰椎及左股骨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个月,OVX组大鼠腰椎及左股骨骨密度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1,P〈0.05)。去势组大鼠的Nfic、Runx2、Alp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假去势手术组(P〈0.05)。结论:雌激素缺乏大鼠较正常组肥胖,骨密度减低,骨质改变,成骨能力减弱,成脂功能提高;Nfic基因与Runx2、Alp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

  • 标签: 绝经后 骨质疏松 雌激素 核因子C 核心结合因子2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家系进行基因分析,观察其RS1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一个4代26人的XLRS家系中3例患者及12名家系成员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名,女性7名。所有受试者均行眼科常规检查;3例患者中,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2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Panel测序法筛选潜在致病基因。利用软件工具对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致病性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分析基因突变的致病性。结果先证者,3岁。OCT检查,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内核层隆起囊腔样改变,被垂直或斜形桥状组织分割。先证者舅舅,32岁。OCT检查,左眼黄斑区萎缩;右眼黄斑区囊样隆起,被垂直或斜形桥状组织分割。先证者父母及其他家系成员10名眼底检查均未见异常。Panel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Ⅳ3)及2例患者(Ⅱ1、Ⅲ8)RS1基因第5外显子上存在c.361C>T/p.Q121X半合子突变;其母亲为该基因杂合突变携带者,父亲无变异。该突变基因导致RS1蛋白提前终止,由原来编码224个氨基酸突变为120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眼底检查正常的10人中,正常者6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4人,均为女性。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位点在12种哺乳动物中均高度保守。RS1蛋白三维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后的蛋白C端氨基酸序列缺失>50%。ACMG指南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为致病性突变。结论该XLRS家系RS1基因突变位点c.361C>T/p.Q121X为XLRS新的突变位点。

  • 标签: 视网膜劈裂症 基因 突变 RS1基因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1例儿童疑似Liddle综合征的上皮细胞钠通道编码基因SCNN1B及SCNN1G的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1个临床疑似Liddle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SCNN1B及SCNN1G基因突变的检测。同时对其父母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对确诊患者给予限盐和口服钠通道拮抗剂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对该儿童患者的SCNN1B基因检测发现了一个杂合错义突变P618L。患者父母的血压均正常,未发现携带这一突变。对SCNN1G基因的检测没有发现突变。对先证者给予限盐和口服钠通道拮抗剂治疗,治疗1个月后随访发现疗效显著且稳定。结论基因检测不仅为儿童高血压患者提供明确诊断,并且有助于患者个体化靶向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LIDDLE综合征 儿童高血压 上皮钠通道 基因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29岁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影像学资料,以及患者父母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失活突变导致卡尔曼综合征(KS)患者的致病基因和临床特点,增加对此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抽取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同时提取患者和父亲血mRNA,逆转录为cDNA后行二代测序。分析患者与父亲表型不同的原因。结果显示(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促性腺激素、睾酮水平降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KS,患者父母均正常;(2)患者FGFR1存在剪接位点突变(c.359-1G>A),突变来自父亲,但父亲性腺轴功能正常,突变为首次报道;(3)患者FGFR1转录本缺失第4外显子,而患者父亲FGFR1转录本正常;(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脉冲治疗效果好,用药后有精子产生。总之,FGFR1基因剪接位点突变导致KS,文献罕有报道。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 标签: 卡尔曼综合征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 剪切位点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骨肉瘤预后相关基因。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GSE33382、GSE21257数据集。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Cytoscape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对关键基因进行生存相关性分析。用临床样本验证关键基因与患者预后情况。两组间差异采用Student’s t检验。结果筛选下调基因43个,上调基因43个,GO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应答、抗原处理和呈递、免疫反应、蛋白质加工和成熟等免疫相关过程。在分子功能中,主要参与细胞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受体活性、核糖体结构组成、信号和分子转导活性等。在细胞组成成分方面,主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蛋白质复合物、裂解空泡、液泡、溶酶体、细胞膜、核糖体等细胞器的功能有关。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补体C1q A链(CIQA)、补体C1q B链(C1QB)、补体C1q C链(C1QC)、单核细胞分化抗原CD 14(CD14)、单核细胞分化抗原CD 74(CD74)、IgE受体Fc片段(FCER1G)、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A)、整合素β2亚基(ITGB2)、酪氨酸激酶结合蛋白(TYROBP)。生存分析发现C1QC与骨肉瘤患者生存呈明显负相关。临床样本证实C1QC与肿瘤Enneking分期、转移显著相关(χ2=4.288和9.809,P<0.05),与患者生存时间呈明显负相关(χ2=5.175,P<0.05)。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是有效的筛查方法,C1QC是骨肉瘤预后相关因子

  • 标签: 骨肉瘤 补体C1q C链 差异基因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为了了解且末县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对新疆巴州且末县4个牧区乡镇某羊场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免)的200只肉羊通过免疫应激反应观察,羊棘球蚴抗体 ELISA 检测,病原学剖检的方法进行疫苗安全评估和免疫效果评估。试验结果显示:①疫苗安全评估显示:试验组在第一次注射疫苗后,有7只羊具有一般副反应,第二次注射疫苗,只有2只肉羊表现为一般副反应;②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显示:试验组第30天,第二次免疫15天,第280天,转阳性率分别为84.5%,97.5%,95.5%。对照组第30天,第45天,第280天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5%,0.75%,11%;③病原学剖检结果显示:发现试验组有2只羊的脏器有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1%;对照组有21只羊的脏器发现棘球蚴包囊,感染率为10.5%。

  • 标签: ELISA 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疫苗安全评价 免疫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