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艾利”台风于25日16时30.4分中心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附近折向西南方向(沿海岸线)移动,其强度强,路径极为罕见,给福建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艾利”沿福建沿海移动过程中;长乐、厦门两部多普勒雷达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多普勒速度资料结合探空气象资料,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风存在时,台风风场具有不对称性结构,台风中心远偏离“0”速度线,并据多普勒雷达速度图像来判定环境风的风向,预报台风未来移动方向。从“0”速度线弯曲,来判定不同高度上的环境风场。

  • 标签: 台风 环境风场 天气雷达径向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彩色多普勒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7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果超声特征主要有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多无包膜和声晕。肿块呈实质性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出现微小钙化灶,或粗大钙化,衰减明显。CDFI血流丰富。隐匿型癌较小,边界及回声可表现为良性特征,应注意微钙化及血流信号与良性结节鉴别。多发型甲状腺癌为乳头状癌。结论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时应注意隐匿型癌的诊断,特别要重视乳头状癌的多灶性,这样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

  • 标签: 甲状腺癌 彩色多普勒 隐匿性癌 乳头状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肌瘤的血流灌注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自老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子宫肌瘤类型的差异导致其灌注方式、血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富血供肌瘤患者而言,其肌瘤周围血管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管径以及阻力指数均较高。结论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灌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且肌瘤体积越大,血供越丰富,其血流量及流速均较大。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血流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39例经临床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妊娠合并晚期宫颈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诊断符合31例,符合率93、9%;6例妊娠合并早期宫颈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无特异表现,诊断符合2例,符合率33.3%;漏诊4例,占6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合并晚期宫颈癌的诊断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对妊娠合并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警惕早期宫颈癌的可能,从而作进一步检查。

  • 标签: 宫颈癌 妊娠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出良性结节的患者有73例,诊断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37例,超声诊断准确的患者为90例,准确率为81.82%,出现误诊的病例为20例。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对于良恶性结节并存的鉴别和微小癌的诊断有不足。

  • 标签: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 简介:当前,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和保护本国的海洋权益,利用宽带雷达获取舰船目标的高分辨距离像并进行舰船类型识别逐步成为研究热点。船长是舰船的重要特征信息,对于判定舰船的类型和威胁等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杂波的时变和复杂性,利用信噪比门限方法确定距离像中舰船目标的边界并估计船长是不稳健的。从舰船类大刚体目标与海表面的运动特征差异出发,详细阐述了基于高分辨距离像多普勒谱分析的舰船长度估计方法,对不舍目标距离单元和含目标距离单元多普勒谱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提出分别利用多普勒谱的归一化波形熵特征和距离滑窗内距离单元的多普勒中心频率的均方差特征判定距离单元中目标的有无,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宽带雷达 高分辨距离像 多普勒特征 船长估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Paget病中,25例(阴囊21例、会阴4例)位于外阴,4例股内侧,1例下腹壁,1例肛周,1例颈部,3例伴有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伴有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高频超声检查显示6例无明显异常超声表现;26例皮损皮肤层增厚,根据病灶形态和高频超声表现分为弥漫型和肿块型,其中弥漫型21例,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肿块型5例,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18例病变内部呈实性均匀低回声,8例呈以实性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26例中,病灶Adler血流分级0级2例,1级5例,2级8例,3级11例。结论乳房外Paget病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其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佩吉特病,乳腺外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诊断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28日发生在新疆伊犁地区一次系统降水过后的强对流风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对流风暴并无有利的大尺度系统配合,有发生突然、维持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利于出现局地对流风暴的主要因素为地表附近高温、高湿,空气中能量释放不完全等。本次降雹过程存在对流风暴,成熟时回波强度大于50dBz,相对应的速度图上有逆风区、辐合气旋式速度对以及下层辐合、上层辐散等特征。研究还发现,强回波区扩展到-20℃等温线以上,风暴顶辐散正负速度差较大,VIL持续大于50kg·m^-2,以及VIL突增等都是冰雹强度预报简单有效的参量。

  • 标签: 强风暴 冰雹 回波强度 VIL
  • 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和新型监测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13—14日华北飑线过程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等特征。结果表明:(1)"0613"飑线过程发生在"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环境条件下;在蒙古冷涡影响背景下,河套地区生成的对流云团在前倾结构700hPa与850hPa冷式切变线之间发展合并,形成有组织的飑线系统。(2)在强盛阶段,飑线具有明显的弱回波通道,飑线西段为偏西风与偏东风形成的气旋式切变,东段为强的反气旋式切变;弓形回波顶点处风向、风速辐合显著,飑线内部后侧倾斜向下的入流急流将中层高动能的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加强了对流风暴的下沉运动,并与后侧倾斜向下的冷空气入流共同作用加强了飑线前侧的气压梯度,是地面大风形成的主要原因。(3)飑线前部低压暖区生成的对流云泡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发展合并形成超级单体风暴,其后侧中高层入流将高动能的干冷空气向地面引导,促使地面出流及风暴前沿辐合抬升运动增强,使得超级单体风暴生命维持较长,是山西长治大冰雹持续近4h的主要原因。(4)同一飑线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垂直结构、移速及带来的强天气有明显差异。(5)自动站极大风速切变线的生成较雷暴大风带的出现提前30~40min,这对飑线大风预警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冰雹大风 超级单体风暴 飑线系统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冰雹具有季节性明显、局地性强、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对于冰雹云,如果能够早期识别,在大冰雹形成前提前作业,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临沂地区冰雹云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 标签: 临沂地区 冰雹云 雷电回波 特征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超声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乳腺错构瘤的声像图缺乏特征性。本组术前超声检查漏诊1例,误诊为脂肪瘤4例,增生结节3例,恶性肿瘤1例,纤维腺瘤1例,未定性1例。术前超声诊断乳腺错构瘤误诊率高达90.91%。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错构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主要以二维图像特点做综合分析,但因其声像图多样,与乳腺其他肿块易混淆,应注意予以鉴别。

  • 标签: 乳腺错构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benign lymphoepithelial disease,BLL)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临床表现,提高泪腺BLL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16例泪腺BLL患者(共31个病灶)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征。结果病程<3个月的患者病灶内散在不规则低回声,且血流信号较丰富(AdlerⅡ级),病理结果提示泪腺基质可见较多淋巴细胞及泪腺导管的肌上皮增长形成上皮-肌上皮岛。病程3~6个月的患者超声表现为病灶内多个弥漫等大类圆形低回声,呈"蜂窝状"改变,病变内大量血流信号(AdlerⅢ级),病理结果提示泪腺基质内大量淋巴细胞及上皮-肌上皮岛,与病程<3个月的患者比较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病程>6个月的患者超声表现除病灶内多个等大类圆形低回声外,还有较大的低回声,长径超过3 mm,彩色多普勒同样显示病变内大量血流信号(AdlerⅢ级),病理结果与病程3~6个月患者一致。1例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11例患者血清IgG4值较正常升高。随着病程延长,病灶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结论掌握泪腺BLL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同时参考患者血清IgG4水平,可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血清IgG4 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良恶性单发肾脏小肿瘤的声像图特征性的表现,总结小肾癌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方法50例单发小肾癌US与手术病理及长期随访结果对照,着重探讨小肾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性表现。结果病灶周边出现低回声晕圈及可见粗大血流信号是小肾癌超声声像特征性表现。结论病灶周边低回声晕及粗大血流信号作为小肾癌的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回声相似及周边呈少血流或乏血流是US漏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超声 小肾癌
  • 简介:利用MICAPS资料、NCEP1°X1°再分析资料以及榆林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7年7月25—26日榆林市区域性暴雨、局地大暴雨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hPa短波槽、700hPa低空西南急流和850hPa中尺度切变线是本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700hPa西南急流为特大暴雨的主要水汽输送系统,同时为强降水的维持提供了不稳定能量。雷达反射率演变特征表明该次过程有两个强降水时段,第一阶段为位于榆林北部的带状回波和南部的孤立雷暴单体造成的局地强降水,第二阶段为回波前部不断生成并发展的多个强回波中心给榆林南部带来的大范围短时暴雨。径向速度图上,在第二阶段对称的正负速度中心表明700hP:存在明显的西南低空急流;过程期间低空急流与强降水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持续出现的中心风速为15m/S以上的西南急流对短时大暴雨的产生有重要作用,低空急流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强降水强度,急流风速增幅越大,强降水雨强增幅越大。

  • 标签: 短时大暴雨 低空急流 雷达回波特征 径向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改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诊断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5年9月18例手术、病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较完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追踪分析,重点剖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图像与其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结果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在性16例;外在性2例。经超声明确诊断15例,占83.33%;提出可疑性诊断2例,11.11%;误诊1例,占5.56%。结论超声分辨率较高,能全方位多角度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形态改变,便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是本病的较理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利用丽江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资料、相关产品并结合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对2011年4月30日下午19时40分发生在丽江古城区的降雹过程进行了成功的预报预警。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冰雹云回波呈点状、线状排列,发展到强盛时期出现钩状回波的特征。冰雹云回波单体在VCS垂直剖面图上的特征主要有强回波核高度在6~10km之间,还出现了弱回波区、回波墙、悬垂体等结构特征。逆风区和辐合是本次冰雹云回波径向速度图上的主要特征。降雹前VIL值都有不同程度的跃增,跃增达到最大值后地面降雹,系统减弱后VIL值开始减小。高空偏北气流是丽江冰雹的引导气流,偏北气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受影响出现区域性冰雹的可能性极大。

  • 标签: 冰雹灾害 预警 丽江
  • 简介:针对甘南地区2006年7月12日出现的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兰州CINRAD/CC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以及MICAPS资料对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分析了冰雹天气过程中雷达回波的形态特征、结构和动态特征,发现在此次强对流天气是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超级单体风暴特征,且呈现出三体散射、有界弱回波、钩状回波等特征;雷达回波强度值〉55dB;回波顶〉16km;径向速度图上出现较强的气旋性辐合,在中高层辐合中还存在着中尺度气旋;此外,降雹过程前后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变化较大。

  • 标签: 冰雹云 雷达回波 特征分析
  • 简介:利用青海西宁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6日发生在青海高原东部海晏县境内的一次短时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附近沿西北气流快速东移南下的短波槽是这次海晏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在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有中气旋相伴随的强降水类型的超级单体特征。最大液态含水量第一次爆发式增长随即降低对应强降水开始,第二次降低对应冰雹降落,风廓线图上40kft以下双层连续无资料区的逐渐破坏直到完全建立对应降水从开始到减弱的过程。强回波区〉50dBZ、在降水回波中包裹着中气旋以及"弓"型回波后侧的V字形槽口是此次过程中强降水超级单体区别于其它类型超级单体的主要特征。〉50dBZ回波高度伸展到-10℃层高度以上而没有到达-20℃高度,是这次过程中无大冰雹降落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强对流 强降水超级单体 雷达回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为不断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间经临床手术证实2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存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7例,占65.38%,表现为腊肠样无回声带可伴有粪石嵌顿,横断面呈现“日全食征”,阑尾根部可见点状及短条状血流信号;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例,占11.54%,表现为阑尾明显肿大,管壁毛糙、厚薄不均,横断面可见“靶环征”,其周围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2例,占7.69%,表现为阑尾正常管状结构消失,周围见模糊的低回声暗区。当阑尾穿孔时,阑尾壁连续性中断,阑尾腔内可见气体强回声及阑尾腔内的无回声与周围的无回声相沟通;阑尾周围脓肿4例,占15.38%。腔内可有积气,右下腹积液,周围肠系膜水肿增厚和大网膜包裹包块,穿孔并发腹膜炎时可引起肠管扩张、蠕动弱或消失。结论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图能较为准确的判断急性阑尾炎及其各种类型,为临床提供有利的诊疗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