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环内酯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7月100例小儿过敏性咳嗽患儿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大环内酯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小儿过敏性咳嗽病情改善率;咳嗽缓解时间、气道炎症消失时间、胸片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儿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大环内酯组小儿过敏性咳嗽病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大环内酯组咳嗽缓解时间、气道炎症消失时间、胸片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大环内酯组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环内酯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咳嗽,消除气道炎症,促使胸片恢复正常,改善实验室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大环内酯类药物 小儿过敏性咳嗽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大环内酯药物耐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治疗方案。方法采集1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咽拭子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3srRNA编码基因2063/2064A:G突变情况,依结果分为突变耐药组(耐药组,n=81)和野生型敏感组(敏感组,n=55),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构成、呼吸道症状、肺外并发症、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改变、治疗方式及住院天数。结果耐药组较敏感组发热时间、高热时间延长,有血氧饱和度降低的例数多(P〈0.05);耐药组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敏感组疗效好,而耐药组更多需要加用激素治疗。结论耐大环内酯药物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单从某一项临床特征无法鉴别,但发热和高热时间延长、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及ALT、LDH升高有一定提示作用。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阿奇霉素配合激素可能是更佳的治疗模式。

  • 标签: 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激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分离的45株肺炎链球菌,并选择Etest及K-B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1)45株肺炎链球菌未发现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但对四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对苯唑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2)43株伴ermB基因、2株伴mefA基因。结论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耐药性低;耐药产生机制主要是因ermB基因介导的靶位出现变化。

  • 标签: 耐药机制 肺炎链球菌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环内酯抗菌药物门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78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依据患者的危害情况和临床特征均分两组,将高危人群设为参照组,将低危人群设为研究组,之后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7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予以治疗后,治疗1周、治疗3周和治疗5周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93.6%、98.8%。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前者(97.4%)高于后者(82.0%),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门诊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予以大环内酯抗菌药物可以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门诊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环内酯抗生素的非抗感染药理作用及用于小儿慢性鼻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40例慢性鼻炎-鼻窦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低剂量阿奇霉素颗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环内酯抗生素具有抗炎等非抗感染作用,治疗小儿慢性鼻炎联用阿奇霉素,临床疗效得以提高。

  • 标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慢性鼻炎-鼻窦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对比血压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舒张压改善不显著(P>0.05)。在完成之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值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观察组为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在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疗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 收缩期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 2013年 2月~ 2015年 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 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例。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组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对比血压改善情况和疗效。结果 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舒张压改善不显著( P>0.05)。在完成之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值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70%,观察组为 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高龄在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提升疗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 收缩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接治的38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再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SBP为(131.25±9.74)mmHg,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BP为(76.43±6.57)mmHg,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硝酸酯 收缩期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硝酸酯类药物在心血管病治疗中药学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1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4例。在阿司匹林及ACEI类药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均在阿司匹林及ACEI类药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安慰剂(谷维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均在阿司匹林及ACEI类药物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角色、总体健康等维度得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药学价值。

  • 标签: 硝酸酯类药物 心血管病 治疗 药学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和临床表型情况。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并使用韦恩图统计药敏交叉耐药数据结果。结果: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四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中,17株对四种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全敏感,余139株对四种抗生素单一或多重耐药。其中二重耐药率为19.4%(27/139),三重耐药率为5.7%(8/139),四重耐药率高达28.1%(39/139)。结论:东莞地区痤疮患者痤疮丙酸杆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存在多重、交叉耐药,可能与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作用机理相似有关。

  • 标签: 痤疮丙酸杆菌 抗生素 交叉耐药
  • 简介:服药期间不建议饮用咖啡,因为咖啡中的咖啡因会干扰药物的代谢,还可与多种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一般建议,服用下面几类药物时更需注意。喹诺酮类抗菌药常见的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不宜与茶碱及咖啡因同时服用,它们可抑制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中毒。

  • 标签: 咖啡因 类药物 喹诺酮类抗菌药 药物代谢酶 左氧氟沙星 服药期间
  • 简介:摘要药物成瘾是严重的社会问题,阿片类药物占我国药物成瘾的比例很高,但其原理尚不明确,本文从受体系统,递质系统等方面综述了阿片类成瘾的原理,并对其危害和治疗进行阐述。

  • 标签: 阿片 成瘾 原理 危害
  • 简介:摘要蒽环类药物在肿瘤的防治方案中应用率较高,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心脏毒性,故导致其临床应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但若能清楚其临床特征,并加以药物干预,那么将有助于减轻心脏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本文从蒽环类药物产生心脏毒性后所表现出的临床特征、药物干预手段方面入手,阐述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与药物研究进展。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防治措施 药物干预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降脂类药物,近年来大量的的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强大的降脂作用,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 标签: 临床治疗 他汀类药物 进展分析
  •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银杏萜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EMBASE、Pubmed和TheCochraneLibrary,检索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纳入银杏萜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对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临床研究13项,涉及患者13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4,95%CI(1.03,1.25),Z=2.59,P=0.009];银杏内酯B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当[RR=1.13,95%CI(0.95,1.33),Z=1.36,P=0.17];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08,1.27),Z=3.69,P=0.0002];银杏内酯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43,95%CI(-4.32,3.46),Z=0.22,P=0.83];银杏内酯B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当[[MD=-0.87,95%CI(-2.64,0.91),Z=0.96,P=0.34];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MD=-1.62,95%CI(-2.63,-0.60),Z=3.13,P=0.002];纳入研究均未报道银杏萜内酯注射液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萜内酯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但缺乏临床意义证据。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萜内酯类注射液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自1776年问世以来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不但有降脂作用,而且还有其他作用和用途。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具有划时代意义,其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5%—60%,可使冠状动脉事件相对危险减少30%。被临床医生誉为血管“清道夫”。下面总结一下他汀类药物适应症和其他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适应症 作用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对血脂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并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因此在临床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中国血脂异常调查研究(DYSIS-China)结果显示[1],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他汀类药物疗效显著,但同时也会产生不良反应。该文简单讨论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其合理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诊治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明确联用药物情况,对比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具体的不良反应类型,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探讨有效的处理对策。结果80例患者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25%,在与其他药物联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25%,药物联用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联用后(P<0.05)。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不良反应(23.75%)、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8.75%)、过敏反应(15.00%)、二重感染(11.25%)、肾功能损害(10.00%)、其他不良反应(2.50%)。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临床在对患者联合用药时应当要加强指导和监测,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提高药物联用的合理性,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药物联用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