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对死亡问题尤为关注,有分省分年龄段的研究,也有构建多种死亡动态模型的研究。死亡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制度的制定等多方面,研究人口死亡的影响因素、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它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总结发展变动规律,深入了解人口发展过程。

  • 标签: 死亡率 影响因素 人口发展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镁水平与经血液透析新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时期血清镁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患者分为低血镁组(26例,包括血清镁≤0.84mmol·L-1)、中血镁组(27例,0.84mmol·L-1<血清镁≤0.96mmol·L-1)、高血镁组(27例,血清镁>0.96mmol·L-1),脑血管疾病发病统计比较(心力衰竭、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结果:1)新患者入院维持透析前血液透析后血清镁含量增加,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p < 0.05),可在随后3个月保持稳定;(2)低血镁组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治疗期间死亡高于这两个组(p < 0.05),对中血镁组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镁水平与糖尿病史、白蛋白、前白蛋白及尿酸具有紧密的关系,且血清镁水平降低是全因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血液透析 死亡率 血清镁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内科治疗干预,观察其有效率和死亡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为急诊组,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有效率、死亡情况。结果:(1)常规组和急诊组心功能指标对照中,急诊组心排血量、B型利尿钠肽、心脏指数、LVEF水平均优于急诊组,(t=7.096,p=0.015),两组结果有差异。(2)常规组和急诊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对照中,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82.00%、急诊组为96.00%,常规组死亡为14.00%、急诊组为0.00%,(x2=13.666,p=0.008),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内科治疗干预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治疗 有效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各实施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5.00%)显著比对照组(18.33%)低,抢救成功率(95.00%)明显比对照组(83.33%)高(P<0.05)。结论:给予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死亡风险。

  • 标签: 并发症发生率 抢救成功率 心肌梗死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入选的患者共10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从治疗总有效率看,对照组显效有15例,占28.3%,治愈有21例,占39.62%,无效有17例,占32.08%,治疗总有效率为67.92%。观察组显效有28例,占52.83%,治愈有23例,占43.4%,无效有2例,占3.77%,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复发有1例,复发为1.89%,对照组复发有9例,复发为16.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内科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且在心内科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老年 重症心力衰竭 急诊内科治疗 有效率及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录于2022.8-2023.8,收治的100例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患者。采用摸球法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50例样本。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疼痛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疼痛50.00%、死亡24.00%,观察组16.00%,6.00%,结果比较P<0.05。对照组满意度76.00%,观察组96.00%,结果比较P<0.05。结论:疼痛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对患者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通过减轻疼痛和不适感,疼痛护理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降低其死亡

  • 标签: 疼痛护理 冠心病 重症监护室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青岛市2014-2020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死亡变化趋势以及疾病负担。方法数据来源于青岛市慢性病监测系统,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回归模型估算标化发病死亡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计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疾病负担。结果2014-2020年青岛市共报告AMI发病70 491例,标化发病为54.71/10万;死亡50 832例,标化死亡为36.55/10万。标化发病的AAPC(95%CI)为2.86%(95%CI:0.42%~5.35%),其中男女性标化发病AAPC(95%CI)分别为4.30%(95%CI:1.24%~7.45%)和0.78%(95%CI:-0.89%~2.47%)。Joinpoint对数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0~、40~岁年龄组标化发病增长速度较快,AAPC(95%CI)分别为8.92%(95%CI:2.23%~16.06%)和6.32%(95%CI:3.30%~9.44%);其中男性各年龄组增长趋势更为明显,30~、40~、50~岁年龄组的AAPC(95%CI)分别为11.25%(95%CI:3.54%~19.54%)、6.73%(95%CI:2.63%~10.99%)和6.72%(95%CI:2.98%~10.60%)。标化死亡的AAPC无显著变化。DALY率由2014年的7.49/1 000上升至2020年的8.61/1 000,AAPC为1.97%(95%CI:0.36%~3.60%)。结论青岛市男性2014-2020年AMI标化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中30~49岁年龄组标化发病增长显著。AMI标化死亡变化相对稳定。男女性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在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中的作用效果,主要探究其对于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期间,将于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待的众多冠心病患者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划分为两组,分别利用差异化的护理方案展开干预,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方案,研究组则需要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方案,组间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组间对比疼痛发生死亡,研究组测定的数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监护病房中的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且还能够降低死亡风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疼痛护理模式 冠心病 死亡率
  • 简介:摘要:探讨术后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高氧血症与死亡关系。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入住ICU的240名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的进行研究。根据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第三次国际共识定义(SEPSIS-3)标准定义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将患者分为两组,发作当天PaO2>100mmHg (n=116) 为高氧血症组(标准氧疗),PaO2≤100mmHg (n=124) 为正常氧血症组(保守氧疗)并持续48小时。结果:在PaO2≤100mmHg的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更长(2 [8]天vs.1 [4]天,p < 0.001),ICU住院时间更长(8 [13]天vs. 5 [9]天,p < 0.001),SOFA评分评估的器官功能障碍较高(9 [3] vs. 7 [5],p 19无关。结论:PaO2高于100mmHg的氧合状态与术后重症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90天死亡降低、ICU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缩短独立相关。

  • 标签: 高氧血症,结局,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宫颈部胎盘植入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术前超声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并在术中确诊的19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宫颈部胎盘植入分为宫颈部有胎盘植入组(宫颈有植入组,70例)与宫颈部无胎盘植入组(宫颈无植入组,120例),收集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有植入组与无植入组终止妊娠孕周分别为(34.91±1.88)周和(35.47±1.60)周;胎盘植入超声评分分别为(10.52±2.57)分和(7.88±2.66)分、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13.57±1070.28)mL和(1275.42±816.63)mL、子宫切除分别为14.29%(10/70)和1.67%(2/120);膀胱破裂分别为15.71%(11/70)和2.50%(3/120),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超声诊断 产妇死亡率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及对死亡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随机选取143例重症监护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青白小球法列入两组,即人性化组(n=72,人性化护理)和参照组(n=71,常规对症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相较于人性化组,参照组的N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新生儿死亡明显更大(P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人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常规组49例给予传统急诊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最后比对两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死亡。结果:研究组超早期时间窗内接收溶栓明显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死亡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急诊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死亡,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诊脑动脉内容栓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患者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参与研究的4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我院于2022年1月到2023年5月所收治,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n=21)、观察组(针对性护理联合舒适护理,n=21),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72h后再出血更低,与对照组差别程度显著(P<0.05)。干预前组间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接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别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舒适护理能够降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死亡,对其生存质量提升有显著作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舒适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求RotaTeq疫苗在全球高死亡地区对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RVGE)患儿的保护效果及安全性,以更好指导RotaTeq疫苗的使用。方法通过检索2006年2月至2021年12月有关RotaTeq疫苗高死亡地区公开发表的文献,根据排除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和数据整理,运用RevMan 5.3、Stata 14.0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5篇,研究对象共包含63 974名,其中疫苗组32 092名研究对象,安慰剂组31 882名研究对象。在高死亡地区,RotaTeq对RVGE、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severe RVGE, SRVGE)、非常严重轮状病毒胃肠炎(very severe RVGE, VSRVGE)的保护分别为VERVGE=35%(95%CI:28%~41%)、VESRVGE=51%(95%CI:33%~65%)、VEVSRVGE=64%(95%CI:41%~78%)。亚洲、非洲高死亡地区SRVGE的保护分别为VESRVGE=43%(95%CI:28%~55%)、VESRVGE=57%(95%CI:17%~77%)。RotaTeq严重不良反应事件(serious adverse events, SAEs)发生在疫苗组与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2.05,P=0.152)。结论RotaTeq疫苗在高死亡地区对重症以上RVG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标签: 轮状病毒 胃肠炎 疫苗 保护率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