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术后未闭的O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特发性黄斑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消毒空气填充而术后未闭的10例(10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4 d、10 d、3周的OCT图像特征。结果10例中,黄斑直径200~400 μm者1例,410~600 μm者4例,600 μm以上者5例。术前、术后4 d、10 d及3周黄斑孔最小径依次为(587.90±147.46)μm、(165.60±36.24)μm、(339.40±129.92)μm及(906.90±78.83)μm;基底径依次为(748.30±167.22)μm、(174.00±36.08)μm、(387.50±116.14)μm及(1 094.80±84.84)μm;高度依次为(641.00±28.99)μm、(233.80±82.61)μm、(325.30±27.92)μm及(674.70±32.04)μm。术后4 d、10 d及3周各参数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表现为接近愈合的黄斑的最小径和基底径重新拉长,边缘高度增高,视网膜内核层和(或)外核层的低反射空腔重新出现。结论特发性黄斑术后未闭合有逐渐增大增高的趋势,OCT有特征性表现。

  • 标签: 特征,孔,未闭合,黄斑,特发性 玻璃体切除术 剥除术,内界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型特发性黄斑两种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大型特发性黄斑(直径500~800 μm)82例(82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30例行内界膜剥除术,B组52例行内界膜剥除填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闭合率、视力及中心凹的OCT特征。结果术后B组黄斑的闭合率为92.3%(48/52),优于A组的83.3%(25/30)(χ2=9.210,P=0.001);术前A、B两组视力(BCVA,logMAR)分别为1.10±0.36及1.17±0.48;术后4 d为1.05±0.37及1.14±0.46,两组手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中心凹结构的OCT特征:A、B两组完整型分别为10眼和21眼,萎缩变薄型分别为8眼和24眼,缺失型分别为7眼和3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界膜填塞术可以提高大型特发性黄斑的闭合率,较好地恢复中心凹的解剖形态,但在术后视力方面未显示优势。

  • 标签: 孔,黄斑,特发性,大型 剥除,内界膜 填塞,内界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特发性黄斑(IMH)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IMH 59例(61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4组,A组,25例(25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及C3F8填充;B组,12例(14只眼)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C3F8填充及术中内滴入神经生长因子(NGF);C组,8例(8只眼)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翻转填塞、无菌空气填充;D组,14例(14只眼)PPV联合内界膜翻转遮盖于黄斑表面、无菌空气填充。所有患者均行视力及OCT等检查。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各组的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A组黄斑愈合率为96.00%(24/25),B组、C组、D组愈合率均为100.00%,各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B组愈合形态、视力均优于A组(Z=-1.996,P=0.046;t=2.226,P=0.029);A组与C组之间愈合形态、视力及视力增加值均相近(Z=-1.003,P=0.316;t=1.507,P=0.142;t=1.028,P=0.312);C组与D组愈合率相同,愈合形态及视力相近(Z=-1.095,P=0.273;t=-0.693,P=0.500),C组视力增加值高于D组(t=-2.241,P=0.036)。结论IMH手术中辅助使用NGF有益于术后愈合及视力改善,术中玻璃体腔填充无菌空气与填充C3F8效果无明显差异,内界膜翻转填塞者术后视力恢复可能优于直接覆盖者。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基膜 内填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5 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部按摩并负压吸引治疗大型特发性黄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武汉汉阳艾格眼科医院收治的大型特发性黄斑27例(27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孔径500~800 μm。所有患者均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剥离内界膜后以笛针按摩黄斑部,将视网膜由外向中心凹方向按摩牵引,利用笛针负压吸引辅助黄斑闭合。结果术后3~5天黄斑闭合25眼(92.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1.04±0.37较术前的1.28±0.30提高(t=3.860,P=0.032);术前及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47,P=0.226);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见医源性损伤、出血、视网膜脱离或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25 G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部按摩及笛针负压吸引治疗大型特发性黄斑效果显著。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按摩,黄斑 吸引,负压 孔,黄斑,特发性,大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特发性黄斑(IMH)的效果及对黄斑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将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眼科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行手术治疗的IMH 43例(44眼)纳入研究。其中男7例(7眼),女36例(37眼)。分为内界膜剥除组(20眼)与内界膜填塞组(24眼)。比较两组术后黄斑闭合率、视力及椭圆体带缺损直径。所有患者随访1~20个月。结果剥除组的闭合率及Ⅰ型闭合率分别为90.00%(18/20)及88.89%(16/18),填塞组分别为91.67%(22/24)及86.36%(19/22)(Fisher检验P=1.000,1.000)。剥除组及填塞组术后视力(BCVA)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t=5.609,5.279;P<0.001),但两组之间术后视力相似(t=-1.415,P=0.164)。剥除组术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较术前减小(t=4.027,P=0.001),而填塞组术前术后相似(t=1.154,P=0.260),两组术后椭圆体带缺损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P=0.014)。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与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IMH均安全有效,而内界膜剥除术对黄斑微结构扰动较小。

  • 标签: 孔,黄斑 玻璃体切除术 剥除术,内界膜 填塞术,内界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IMH)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黄斑79例(79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成两组:空气组41例,C3F8组38例。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黄斑闭合率:空气组为95.12%(38/41),C3F8组为94.74% (36/48) (χ2=0.140,P>0.05);两组术后视力(logMAR)均提高(P>0.05)。俯卧位时间:空气组为(4.12±0.82)d,短于C3F8组的(10.67±1.01)d(t=-31.015,P<0.001);白内障发生率:空气组为21.95%(9/41),低于C3F8组的47.37%(18/38)(χ2=5.663,P=0.02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治疗黄斑闭合率高,可以缩短俯卧位时间,降低白内障发生率。

  • 标签: 黄斑孔,特发性 玻璃体切除术 剥离,内界膜,黄斑 填充,空气,C3F8 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以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观察特发性黄斑(IMH)手术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山西省眼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单眼IMH患者25例(25眼),患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联合气体或硅油充填术为IMH组。同时纳入患者对侧眼25例为对侧眼组,正常人群中随机选取30例为正常眼组。测量三组患者术前、术后mfERG的参数,评估黄斑区的视网膜功能;并比较黄斑直径大小与视网膜功能恢复的关系以及视力与mfERG的相关性。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MH组的延迟时间(第一环除外)较长,所有环的振幅密度均降低(均P<0.05)。术后1、3及6个月,IMH组的第2环和第5环延迟时间均较术前明显缩短(均P<0.05),第1、3、4及5环的振幅密度均显著增加。术后6个月mfERG的平均延迟时间与logMAR视力呈负相关性(r=-0.89,P=0.043)。黄斑术前mfERG的第二、三环及第四环的延迟时间(r=0.46,-0.61,0.47;P=0.043,0.004,0.037)及术后6个月第三环的延迟时间与黄斑大小具有相关性(r=-0.50,P=0.029)。结论特发性黄斑术后,患眼mfERG的振幅密度及延迟时间改变表明视网膜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对侧眼所有环的延迟时间都显著延迟。

  • 标签: 孔,黄斑,特发性 视网膜电图,多焦 时间,延迟 密度,振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重水保护下内界膜剥除及周按摩术治疗特发性黄斑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一组治疗的特发性黄斑者35例(37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重水保护下内界膜剥除及周按摩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裂孔闭合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37只眼黄斑全部闭合。术后1、3及6个月视力(BCVA,logMAR)逐渐改善,由术前的1.02±0.32提高至0.73±0.19、0.59±0.18及0.50±0.18(F=79.690,P<0.001)。除1只眼短暂黄斑水肿,1只眼一过性高眼压外,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重水保护下内界膜剥除及周按摩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玻璃体切除术 基膜 内填塞 重水 按摩,孔周围
  • 简介:摘要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是一种发生在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纤维细胞增生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老化显著相关。目前,iERM处理方法的选择比较局限,主要是临床观察或随访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法。iERM患者黄斑区受到不可逆损伤的时间点尚无法准确评估,所以无法预测早期iERM症状轻微时进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应当在患者发生视物变形和视力下降时再进行手术治疗。iERM的形成是视网膜表面纤维化的过程,目前关于组织纤维化相关的研究已受到关注,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探讨iERM治疗的新方法,同时也为iERM形成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本文对iERM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手术疗法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染色剂辅助的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特发性黄斑84例(84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2组,无染色组46眼,ICG染色组38眼。所有患者均采用25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剥除内界膜,均以非膨胀气体填充。观察术后视力及两组黄斑的闭合率。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无染色组黄斑闭合率为97.83%(45/46),与染色组的100.00%(38/38)相近(χ2=0.836,P=0.361)。无染色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视力(BCVA,log MAR)优于术前(F=7.408,P=0.001)。两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采用无染色剂辅助内界膜剥除术,可避免染色剂毒副作用,促进术后视功能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孔,黄斑,特发性 玻璃体切除术,微创 剥除术,内界膜,无染色
  • 简介:目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对特发性和继发性黄斑前膜(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ERM)的形态特征、黄斑中心凹厚度及其与视力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应用频域OCT观察用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及OCT确诊为特发性ERM(92例112眼)、继发性ERM(78例96眼)的患者,观察前膜的形态特征、定量测量前膜及其下视网膜厚度、分析黄斑中心凹厚度与视力的关系。结果:ERM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射光带,主要表现为前膜与视网膜内表面出现局灶及大部分粘连,其次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变浅或消失、神经上皮层增厚、黄斑水肿。特发性ERM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398.32±112.07μm,前膜的平均厚度为52.28±9.65μm;继发性ERM患者视网膜平均厚度为416.87±104.17μm,前膜的平均厚度为57.05±10.33μm。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视力区间,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在两组及同组不同视力区间之间,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可以客观地显示ERM及黄斑部组织结构的改变,并能定量检测ERM、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是ERM可靠的检测手段。

  • 标签: 视网膜 黄斑前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扩大内界膜剥除范围联合黄斑缘笛针按摩治疗初次手术失败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3年8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经初次手术失败并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18例IMH患者1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6.2±6.4)岁。所有患眼采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视力表行BCVA检查,并采用OCT测量黄斑裂孔孔径。初次手术时,患眼平均BCVA为(32.6±13.1)个字母,平均孔径为(621.0±161.8)μm;再次手术时,患眼平均BCVA为(34.4±12.3)个字母,平均孔径为(499.0±148.6)μm。初次及再次手术平均间隔(3.4±1.3)周。再次手术术式为扩大内界膜剥除范围联合黄斑缘按摩。ILM剥除范围扩大至直径为4 DD至上下血管弓。黄斑缘按摩采用软硅胶头笛针利用负压吸引或轻触缘向心方向活动。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9.3±5.2)个月。对比观察再次手术前后患眼BCVA变化;同时,根据手术后OCT图像判断黄斑裂孔是否闭合。以手术后首次获得清晰的黄斑裂孔闭合的OCT图像时间作为裂孔闭合时间。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均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8只眼中,再次手术后裂孔闭合17只眼,裂孔闭合率为94.4%,裂孔平均闭合时间为(2.1±1.0)周;再次手术失败1只眼,接受第3次手术后裂孔闭合。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BCVA为(51.5±13.0)个字母,较初次手术时平均提高18.9个字母(>3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2,P<0.001 )。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较初次手术前提高大于3行者11只眼(61.1%),提高>1行者15只眼(83.3% ),无变化或下降者3只眼(16.7% )。与再次手术前BCVA比较,末次随访时患眼BCVA平均提高(17.1±9.5 )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5,P<0.001 )。结论扩大内界膜剥除范围联合黄斑缘笛针按摩治疗初次手术失败的ILM患眼,可提高黄斑裂孔闭合率,改善患眼视力。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血流灌注(CBP)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临床研究。2019年3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连续就诊的IMH患者60例60只眼(IMH组)以及健康志愿者60名60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IMH组60只眼中,裂孔Ⅰ、Ⅱ、Ⅲ、Ⅳ期分别为8、8、15、29只眼。两组受检者年龄、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7、0.157、0.542,P>0.05)。采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受检眼黄斑区不同区域平均脉络膜厚度(AMCT)和CBP。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的分区方法将中心凹6 mm范围内脉络膜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在内环区和外环区分别有2条放射线将其各自分为4个区,包括内环上方(IS)、内环下方(II)、内环鼻侧(IN)、内环颞侧(IT)、外环上方(OS)、外环下方(OI)、外环鼻侧(ON)、外环颞侧(OT);共计9个区域。观察不同区域AMCT、CBP分布特点。AMCT与CB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MCT、CBP与IMH分期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受检眼比较,IMH组患眼黄斑各区域AMCT均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8、4.641、2.888、3.390、3.575、4.870、4.077、4.946、4.578,P<0.05)。IMH组患眼OS、OT区域CB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4、4.51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T区域AMCT与CBP呈显著正相关(r=0.314,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区域AMCT与IMH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r=0.375、0.374、0.289、0.379、0.441、0.392、0.303、0.341、0.292,P<0.05)。IN、OI、OT区域CBP与IMH分期无明显相关性(r=-0.138、-0.016、-0.221,P>0.05);其余区域CBP与IMH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r=-0.560、-0.390、-0.819、-0.692、-0.329、-0.587,P<0.05)。结论与正常者比较,IMH患眼黄斑区各区域脉络膜厚度显著变薄;局部区域存在脉络膜低灌注。其局部区域AMCT与CBP呈显著正相关;IMH分期越高,各区域AMCT有增厚趋势,多数区域CBP有减少现象。

  • 标签: 视网膜穿孔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局部血流 脉络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各期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病理结构特征,分析黄斑前膜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在台州医院路桥院区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的IMEM患者60例(62眼),根据OCT图像4期分期方案分为1期IMEM组、2期IMEM组、3期IMEM组及4期IMEM组。将术中剥除的带内界膜的IMEM标本HE染色后进行膜平铺及切片观察,并进一步行SMA、GFAP、S-100、CD34、CD68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弹力纤维染色、Masson染色等特殊染色检查。记录各组膜组织类型、病理组织学结构特征、主要细胞和纤维成分及免疫组织化学的阳性率。采用χ2检验进行各组膜组织类型分布及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率比较,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细胞密度比较。结果:将膜组织类型分为致密型及稀疏型,4组膜组织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P=0.006)。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特点发现:从1期到4期组织的细胞聚集度降低,细胞的胞质减少,组织内胶原纤维由致密变得疏松。4组间细胞密度总体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73,P=0.003),多重比较分析发现2期与4期的细胞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9,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34均阴性表达,GFAP均阳性表达,部分膜组织表达SMA、S-100、CD68,但各组间SMA、S-100、CD68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弹力纤维染色及Masson染色提示各组的IMEM纤维成分均为胶原纤维,从1期到4期纤维逐渐扩张增厚。结论:IMEM属于非血管性纤维增生组织,其主要细胞成分为胶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各期细胞成分相似,纤维成分为胶原纤维。在疾病发展后期细胞密度下降,整个过程纤维呈逐渐扩张状态。

  • 标签: 黄斑前膜 组织病理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有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的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分析术前和术后视力、黄斑裂孔的变化。结果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裂孔无明显变化。结论选择对合适的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裂孔(Ⅰ期)的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特发性黄斑裂孔 超声乳化
  • 作者: 刘勃实 崔伟娜 牛瑞 陈琼 聂泽彤 魏娇婷 胡博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7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300384,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300384(现在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眼科 3018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IOL植入手术(联合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联合手术的IMH患者51例5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66.79±4.33)岁。所有患眼均行BCVA、检影验光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根据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预测屈光度(预测值)。患眼平均BCVA为0.20±0.13;平均前房深度为(2.89±0.28)mm;平均△角膜散光度(0.73±0.43)D;平均AL为(22.92±0.70)mm;平均屈光度预测值为(0.10±0.66)D。所有患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联合手术。手术后6个月,采用与手术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测量手术后屈光度实际值(实际值)。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手术后6个月,患眼平均屈光度实际值为(-0.19±0.64)D;与手术前屈光度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5,P=0.102 );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值为(-0.33± 0.81 )D。结论IMH患眼联合手术后屈光状态发生近视漂移;手术前IOL度数预算时可适当预留+0.3 D左右远视。

  • 标签: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屈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特发性黄斑病变(AIM)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M患者5例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例4只眼,女性1例1只眼;均为单眼发病。平均年龄34.2岁。出现症状至就诊时病程4~22 d。患眼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FAF、FFA检查。5只眼中,伴视盘血管炎1只眼,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明确诊断后未进行干预4只眼。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时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OCT检查。结果患者均表现为单眼视力突然下降,伴视物变形或中心暗点。初诊时,BCVA分别为0.1、0.2、0.2、0.05、0.5;末次随访时,BCVA分别为0.8、0.6、0.5、0.5、1.0。眼底彩色照相,初诊时,所有患眼黄斑区均有不规则圆形黄白色病灶,其中伴小片状出血1只眼,黄斑区假性"积脓"样改变1只眼。初诊后2~3周,黄斑区黄白色病灶、出血基本吸收。FAF检查,病灶中心呈"伪足"样弱荧光,周边围绕强荧光。FFA检查,早期黄斑区不规则强荧光,晚期荧光素积存。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1只眼,晚期视盘荧光着染。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下腔隙可见局灶性强反射物质3只眼。初诊时,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RPE层顶端不规则强反射物质,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结构不清;随病程延长,视网膜外层结构恢复。结论AIM以黄斑区视网膜外层炎症渗出性改变为主要特征;FFA表现为黄斑区视网膜下盘状强荧光或多灶性弱荧光;OCT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层脱离以及外层视网膜和RPE改变,结构可自行恢复。

  • 标签: 黄斑/损伤 视网膜疾病/诊断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多模式影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MMH)患者的临床特征,初步分析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2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检查确诊并有连续随访资料的IMH和MMH患者336例3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IMH、MMH分别为247例255只眼、89例91只眼,并据此分为IMH组、MMH组。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IMH组、MMH组患者年龄分别为(64.8±6.6)、(59.2±8.1)岁;logMAR BCVA分别为1.11±0.50、1.80±0.78。两组患者年龄(Wald=34.507)、logMAR BCVA (Z=-7.7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眼均行内界膜(ILM)剥除或部分翻转覆盖手术,手术完毕时玻璃体腔填充空气、C3F8、硅油,IMH分别为73、102、80只眼,MMH分别为9、10、72只眼。手术后随访时间≥2个月。观察两组患眼最优BCVA、裂孔闭合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反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类变量比较行χ2检验。广义估计方程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后最优BCVA及视力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IMH组、MMH组患眼最优logMAR BCVA分别为0.71±0.36、1.10±0.51;视力成功者分别为147 (57.6%,147/255 )、63 (69.2%,63/91)只眼。两组患眼在最优logMAR BCVA (Z=-6.80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但在视力成功率(χ2=3.772)的比较中未见明显差异。同一基线BCVA水平IMH者视力成功率较MMH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00,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预示IMH手术后最优BCVA较差的影响因素为:基线BCVA[比值比(OR)=2.941,95%可信区间(CI)1.341~6.447,P<0.05]、MH直径(OR=1.003,95%CI 1.001~1.005,P<0.05 )、硅油填充(OR=3.481,95%CI 1.594~7.605,P<0.05 );预示MMH手术后最优BCVA较差的影响因素为:基线BCVA (OR=2.549,95%CI 1.344~4.834,P<0.05)、C3F8填充(OR=18.131,95%CI 1.505~218.365,P<0.05 )、硅油填充(OR=7.796,95%CI 0.997~60.944,P<0.05)。影响IMH视力成功的因素为:基线BCVA (OR= 213.329,95%CI 46.123~986.694,P<0.05)、MH直径(OR=0.995,95%CI 0.992~0.997,P<0.05)、硅油填充(OR=0.326,95%CI 0.115~0.926,P<0.05)、病程(OR=1.036,95%CI 1.005~1.067,P<0.05);影响MMH视力成功的因素为:基线BCVA (OR=13.316,95%CI 2.513~70.565,P<0.05 )、病程(OR=1.022,95%CI 1.001~1.044,P<0.05 )。结论MMH患者发病年龄较IMH早;基线BCVA显著影响IMH、MMH患眼视力预后;在保证裂孔闭合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硅油。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网膜穿孔 硅油类 视力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