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对新疆乌恰地区中侏罗统塔尔尕组33属48种孢子花粉化石的研究,建立了该区中侏罗世晚期植物。塔尔尕组植物以包括掌鳞杉科、松科、罗汉松科、南美杉科和杉科的松杉目的优势和包括桫椤科、蚌壳蕨科、紫萁科、海金砂科和双扇蕨科的真蕨目的次优势为特征。根据植物的特征,探讨了该区中侏罗世晚期古生态、古气候和古地理特征以及古环境与油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乌恰地区中侏罗世晚期气候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半干旱型,巴通期气候相对湿润,卡洛夫期气候变干,开始趋于干旱。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地理分布的分带性反映,该区中侏罗世晚期具有山峦、河流、湖泊、沼泽、三角洲等多样古地理景观。学资料显示,乌恰地区在巴通期暖热和相对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湖泊和沼泽沉积有利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 标签: 新疆 乌恰 塔里木盆地 中侏罗世 孢粉植物群 古气候
  • 简介:本文阐述了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的分析过程,并对分析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剖析,旨在为油气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孢粉 油气勘探 热变指数
  • 简介:一、前言分析是研究苔藓、蕨类植物的繁殖细胞孢子和种子的植物繁殖细胞花粉的科学.颗粒体积小、重量轻、产量大、易于随风吹扬形成花粉散落地面.颗粒具有坚固的外壳,并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因此在沉积地层中很容易保存下来,不同植物种属的粉粒大小、形态、壁的结构等方面都有不同,由此可判断古代植物种属.

  • 标签: 四道沟地点 地点孢粉 大窑遗址
  • 简介:在两淮煤田勘探开发过程中获得丰富孢子花粉化石,笔者对此作了研究,建立了六个化石组合带,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资料。

  • 标签: 二叠纪 孢粉组合 两淮煤田
  • 简介:华北平原沉积相研究表明,洪积扇和三角洲平原区沉积的花粉较多,花粉沉积浓度多在3000粒/g以上。冲积平原区沉积下来的花粉较少,花粉浓度多在1000粒/g以下。冲积物的花粉浓度可以作为划分不同地貌单元的指标。不同的沉积相存在着不同的组合。主流相一般沉积的花粉粒很少或不含花粉,花粉植物类型也较少。漫滩、心滩沉积的花粉较多,花粉植物类型也较丰富。边滩沉积的花粉较少,花粉浓度也低。自然堤和泛滥相以含有较多的松、卷柏孢子和当地花粉植物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识别沉积相的指标。

  • 标签: 华北平原 孢粉沉 积相 冲积物
  • 简介:化石分析中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清除,是室内处理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即样品经过室内一系列的酸碱处理、重液浮选以后,在镜下观察除见有化石外,仍见有相当数量的有机质碎片、木质纤维和矿物颗粒、岩石碎屑等,尤其有机质碎块的大量存在,它们往往遮挡了孢子花粉的轮廓、构造和纹饰,使鉴定者难于辨认,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质量。为给研究者提供一种较为集中,而又清晰的化石样品,近些年来,笔者在分析过程中曾对样品中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清除做过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

  • 标签: 有机质 清除方法 化石孢粉 无机质 重液浮选 重矿物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功能。方法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益生菌30天,比较实验前后自身及组间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变化情况。结果给样后低、中剂量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益生菌 肠道菌群 低聚果糖
  • 简介:重新研究了珠江口盆地LF13-2-1井3020-3272.5m井段的地层学,根据重新鉴定的资料,3140-3230m井段组合称栎-五边组合,可与珠三坳陷WC19-1-3井文昌组一神狐组及北部湾盆地WS1-3-1井流沙港组二段的组合对比,时代为中始新世,该井段以下12m厚的安山质凝灰岩,砂泥岩的组合称栎-桤木粉-紫箕组合,在南海北部陆架,这一组合可与WS1-3-1井流沙港组三段组合对比,时代为早始新世,建议将含该组合的这一岩组命名为“陆丰组”。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LF13-2-1井 始新统 孢粉组合 陆丰组 早始新世
  • 简介:祁连县俄博乡土圈沟、大擦汗沟、柯柯里等剖面的粉砂岩、砂质页岩、泥质页岩岩层之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化石,计39属74种(其中包括1新种),疑源类8属9种。推出Verrucosisporites(8.6%)-Triadispora(2%)-Trematosphaeridium(7.2%)的组合。该组合面貌应归于中三叠世Anisian期。它的发现为该套地层的进一步研究与合理归属提供了最新成果。

  • 标签: 北祁连 中三叠世 孢子花粉
  • 简介:丰富多彩的植物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迄今发现的植物大约有50多万种。如此繁杂的植物界,我们如何了解和认识它们?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 标签: 植物 学法指导
  • 简介:根据采自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亚高山水系源头地带(大致25°40’N,118°11’E)泥炭沉积洼地的纪录,对该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近4000年来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记录和其他沉积资料显示,3个取样点的泥炭沉积开始于4000年前,很可能是全新世后期气候转冷的结果.在距今4000~1200年前期间,戴云山脉上部(海拔1300~1600m)的植被为亚热带针阔叶混交类型,优势种属包括Cryptomeria(柳杉)、Castanopsis(栲)、Quercus(栎)和Tsuga(铁杉)等.距今1200年前左右,该区域的植被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表现在上述优势属种的在样品总数的比例突然下降,而Pinus(松),Gramineae(禾本科)以及Dicranopteris(芒萁)等属种的比例则提高了.这次剧烈的植被变化在其中的一个泥炭钻孔中留下了一层粘土记录,它代表了当时流域内植被受破坏后出现的严重土壤侵蚀.从泥炭沉积提取的记录还可以看出,研究区内广泛分布的松林是一种次生植被,它是人类不断干扰的结果.

  • 标签: 戴云山脉 孢粉集合 泥炭沼泽 人为干扰 泥炭沉积洼地
  • 简介:通过塔中1井和满西1井两个钻孔的特征.划分出7个组合带.上新世晚期.塔克拉玛干大部为草原和荒漠平原,河流沿岸生长着以榆为主的落叶阔叶林.第四纪以来气候干旱.北部以荒漠为主;南部以荒漠草原为主,平原河谷广泛分布着以扬、柳、榆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根据古植被可以看出,上新古世有面积不大的沙漠出现,到第四纪北部沙漠发育,南部具阶段性发育.

  • 标签: 塔克拉玛干 上新世晚期 钻孔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
  • 简介:报道1例枝样枝霉所致囊肿性痤疮样皮肤暗色丝霉病。患者男,21岁,主因"面颈部结节、囊肿"5a就诊。根据囊液真菌镜检培养阳性、病理发现分枝分隔菌丝等特征诊断为"暗色丝霉病"。经4个月伊曲康唑400mg/d口服治疗后,患者面部皮损基本消退,遗留轻度瘢痕。

  • 标签: 枝孢样枝孢霉 囊肿性痤疮 暗色丝孢霉病
  • 简介:为了减少污染,改善化学纤维染色性能,提高染色效果,探讨了天然植物靛蓝上染锦纶6的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染色温度和时间对织物上染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化工艺条件。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对比了等离子处理后染色与常规染色的不同,通过动力学曲线、速率常数、扫描电镜图和活化能,分析了染色机理。对两种工艺染色规律和效果进行了对比。

  • 标签: 植物靛蓝 等离子 染色 锦纶6 活化能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人们逐渐认识到过早破坏的原因不是由于强度不足,而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不良。从建筑物的“百年大计”来讲,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比强度更为重要。研究表明,磨细矿渣的使用既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又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更大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耐久性和物理力学性能。取得更大的环保与技术经济效益,值得大量推广。

  • 标签: 矿渣粉 颗粒群参数 混合水泥性能
  • 简介:摘要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应用时,设计师应该体现出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人文等特色。在此基础上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园林设计工作中只有做好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从生态平衡、人们审美以及城市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才能使园林设计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城市人们造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 标签: 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 简介:利用湖泊钻孔的及炭屑分析资料,探讨了安徽巢湖湖泊沉积物一炭屑组合记录的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演变。一炭屑记录表明:本区9870—6040cal.aBP,植被是以壳斗科的落叶、常绿属种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呈现温和略干的特点;6040—4860cal.aBP,植被是以落叶栎类、栗属、青冈属和栲/石栎属为主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候由前一阶段的温和略干变为温暖湿润,进入全新世最适宜气候期;4860—2170cal.aBP,植被是以落叶栎类占绝对优势的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气温逐渐降低、湿度下降,气候温和干燥,环境整体向着干旱趋势转化,2170cal.aBP左右出现一次明显的干旱事件;2170—1040cal.aBP,森林退缩,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迅速被破坏,演替成以禾本科为主的草地,气候处于转型时期,总体上温和湿润;1040--200cal.aBP,木本植物仅零星分布,可能存在针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植被类型逐渐演替成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其中包括较多的农作物,气候温凉稍湿;200cal.aBP以来,湖区周围零星分布有阔叶乔木,松林在远处可能有分布,植被仍是以禾本科、蒿属和蓼属等为主的草丛,气候相对温暖湿润,但也有若干变凉干的波动,湖泊富营养化水平逐渐增加,人类活动已经对环境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标签: 安徽 巢湖 湖泊沉积物 全新世 孢粉—炭屑组合 植被演替
  • 简介:摘要 本文统计了在河北阳原—山西天镇地区上白垩统灰泉堡组地层的赵家沟乡吉地山剖面、贾家屯乡南冯窑村剖面与康代梁-杨柳沟剖面采集的化石样品中的古植物的种类数量,研究表明阳原—天镇地区上白垩统灰泉堡组内保存的古植物化石中,被子植物花粉含量高以藜蒿属为主,裸子植物次之以双束松属为主,蕨类植物少见;区内植被以温凉花粉比较多见,气候温和潮湿。为重建河北阳原—山西天镇地区上白垩统时期的古环境进一步提供了数据支撑。

  • 标签: 上白垩统灰泉堡组 古环境 孢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SOD植物复合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110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6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SOD植物复合每天两次,每次一包,并应用睡眠等级评分借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睡眠等级评分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前,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P>0.05);同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示,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P<0.05)。并且观察了SOD植物复合的不良反应。结论SOD植物复合能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睡眠障碍,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有促进作用。

  • 标签: SOD植物复合粉 脑卒中 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