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正>冷战结束以来,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军事安全是各国最重要的问题。但,冷战的结束使各国相继调整了本国的安全战略,确立了包含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安全观。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各种双边的、多边的综合安全对话已相继展开,综合安全

  • 标签: 亚太地区 综合安全 安全环境 安全战略 地区安全合作 亚太安全
  • 简介: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多层面的,涉及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及非传统安全等等诸多内容,一般来说指传统意义上的周边安全环境,主要指周边政治和军事安全环境。由于中国周边行为体及其与中国的互动关系始终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之中,因此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现象。

  • 标签: 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 非传统安全 军事安全 政治安全 经济安全
  • 简介:<正>环境安全问题研究,或者说,将环境因素纳入安全研究范畴是当今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目前,国内问津者甚少,但下述事实却是发人深思的:《瞭望》周刊1996年第28期发表了一篇题为“1888亿元:中国政府向环境污染发起总攻”的文章。文章开篇提供了这样一条信息:“一位权威人士透露说,(由于污染)在淮河下游,近些年征兵体检没有几个人身体合格”,然后

  • 标签: 环境与安全 环境安全 全球环境问题 SECURITY 国家安全 问题研究
  • 简介:本文对1972年以来世界环境安全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世界环境安全研究的历史可分为两个时期,即1972年至冷战结束的兴起阶段和冷战结束至今的蓬勃发展时期,其间环境安全的定义、战争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武装)冲突的影响以及维护世界环境安全的途径等构成世界环境安全研究的主要问题。虽然世界环境安全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保持传统安全研究所积累的知识连贯性,有必要厘清将安全研究适度扩展到环境领域的思路,构建理解环境安全的新框架,以便在环境安全的政策和研究领域达成更多的共识。

  • 标签: 环境与安全研究 环境安全 环境冲突
  • 简介:校园安全问题是美国教育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即便在同一所中学,学生对校园安全可能也会有不同的体验。与女生相比,男生的人身安全感较低而社会-情感安全感较高。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相比,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更加缺乏人身安全感,而在社会-情感安全感方面差别不大。与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相比,不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虽更加缺乏人身安全感却享有较高的社会-情感安全感。对于学校物理环境评价较高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人身安全感和社会-情感安全感。对于不同母语和年级的学生而言,学校物理环境对他们人身安全感的影响不同。与之相似,对于不同性别、年级、种族和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的学生而言,学校物理环境对于他们社会-情感安全感的影响不同。学校物理环境对美国中学生校园安全感影响之实证研究结论对于我国校园安全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校园安全 人身安全感 物理环境 美国 中学生
  • 简介:国际环境体制的建立是以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为起点的,这次会议于1972年6月5日至15日召开,是由联合国主导的第一次以环境问题作为议题中心的全球会议。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和筹建的环境规划署日后都成为国际环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环境体制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国际环境体制通过其规则,决策程序和项目规划等措施对体制参与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具体到斯德哥尔摩会议当中,则是《人类环境宣言》和环境规划署对中国环境治理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 标签: 《人类环境宣言》 斯德哥尔摩 环境治理 中国 环境规划署 国际环境
  • 简介: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合作治理实践之一,合作型环境治理在西方国家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在中国,行政主导型治理模式无法有效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合作为当前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国外合作型环境治理研究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合作型环境治理的缘起、内涵、类型、成功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 标签: 合作 环境治理 复杂的环境问题 模式创新
  • 简介:英刊《世界经济》2007年第2期发表了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管理学院阿拉斯戴尔.麦克比恩(AlasdairMacBean)教授所撰写的题为《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的文章。文章指出了中国所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分析了中国在环境保护上所存在的各种障碍和问题,并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中国环境 环境问题 问题政策
  • 简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作了系统和细致的刻画,其总基调是“搞活、管住”,搞活指的是激发一切创造财富的动力,管住是指保障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不对他人和环境造成负面损害。搞活主要靠市场和社会,管住主要靠政府和司法。越是搞放权搞活,就越要靠制度管住,这是同步推进、相得益彰的。

  • 标签: 保护生态环境 制度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 相得益彰 财富
  • 简介:80年代后半期以来,国际环境发生了诸多深刻变化,国际环境中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诸多构体都在积极变动,在整体上呈现出很多新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无论是在规模与速度上,还是多样化和复杂性上,均是历史上少见的。具体地说,当前国际环境出现了以下九个较为明...

  • 标签: 国际环境 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 均衡化 经济一体化 国际秩序
  • 简介:在国际社会上,最早将溢油鉴定与溯源为研究对象的环境法医学学科,该学科在最近二十年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经有相应的环境法医学学科体系建立。但是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较为迟缓。本篇文章初步探讨了环境法医学学科以及在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 标签: 环境法医学 溢油鉴定 环境保护
  • 简介: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公司都必须要履行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变得更为重要了。公司所履行的责任承担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利益相关人及公共利益的维护,而是逐渐扩展到环境保护责任,因此公司承担环境制度的设立和完善被提上了日程。

  • 标签: 公司 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
  • 简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各个地区的环境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类污染环境的事件更是屡禁不止,环境资源保护已经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重任,故而迫切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环境环境资源之所以会遭到破坏,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生产过度。对于此类现象,单凭行政方面的法律往往难以禁止,反而会使许多企业觉得破坏环境无关痛痒。只有运用刑法对他们进行震慑,才会让他们明白破坏环境也是犯罪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刑法最具有权威性,因此运用刑法来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必然。

  • 标签: 环境资源 破坏环境 环境保护 刑法
  • 简介:编者按2012年10月13—14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举办的“国际安全与世界秩序再思考:中国的角色”研讨会在北京达园宾馆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武汉大学、国防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60多位学者与会。本刊刊载部分与会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 标签: 国际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政法大学 国际安全
  • 简介:冷战和全球军事对峙终结后,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决定各国的兴衰及其在新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已成为主导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在这场优胜劣汰的全球竞争中,如何深刻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变动,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争取最有利的国际发展条件,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至关重要。70年代中期以后科技革命突破性成果的广泛应用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推动世界经济由国际化向全球化发展,使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发生不同层次的结构性变动。

  • 标签: 当代世界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世界经济体系 社会主义国家 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金融市场
  • 简介:随着《民法总则》的制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它出现在了立法当中,这为环境保护的工作提供了法制基础。随着近几年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然迫在眉睫,尽管环境治理的力度和手段逐年翻新,但是仍然有诸多的环境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环境治理已不能再是相关部门的治理,社会大众更要积极参与其中。国外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正在逐渐完善,这对我国的环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拟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基础以及价值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标签: 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 环境价值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政治问题,逐渐表现出了政治性、战略性、全球性的特征,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 标签: 国际关系 环境问题 战略视野 能源 政治问题 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