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任何统治者都希望被统治者与自己同心同德,在危难时刻能够为统治者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怎样才能使得被统治者做到这一点呢?中外历史上这类的事例太多,我挑一个最典型、最极端的事例说一说。公元前4世纪后期或者3世纪初,邹向孟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孟子作了精彩的回答。为了节省篇幅,我把这段文言径直翻译为白话。

  • 标签: 统治者 孟子 世纪初 文言 白话 中外历史
  • 简介:在黄海之滨的盐阜大地上,人们只要提起“堤”,自然会对1941年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乃德肃然起敬,会在眼前浮现出当年乃德率领阜东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斗争、与敌顽进行斗争,那可歌可泣的一幕幕。乃德,山西省沁源县人,生于1905年。早在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 标签: 民主政府 自然灾害 中学时代 学生运动 阜宁县
  • 简介: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2918号;同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第一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第692号,披露的都是绍定三年(1230年)钱塘俞宅书塾所刻之《乖崖张语录》。《乖崖张语录》二卷()张泳述李畋辑。

  • 标签: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语录 2009年 人民政府 江苏省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签证管理规则》(交通部令2007年第7号)第2条规定,船舶签证,是指海事管理机构根据船舶或者其经营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对符合船舶签证条件的,准予其航行的行政许可行为。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有海事管理机构——市舶司,进行“船舶签证”——据。

  • 标签: 船舶签证 海事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 签证管理 行政许可 交通部
  • 简介:郭店楚简《鲁问子思》篇“恒称”说屡见。本文支持“恒”、“亘”读为“亟(极)”的意见,认为“极(亟)称”实即“极言”,“极言”就是“直言规劝”。“极言”,为什麽能训为“直言”呢?《吕氏春秋.先识》“极言”高诱注说得很清楚:“极,尽。”可见“极言”就是“尽言”,就是规劝诤谏,毫无保留。《谷梁传.文公十三年》的“极称”说亦同。由此看,马王堆帛书《系辞》篇的“大恒”读为“太极”,也是可以成立的。

  • 标签: 郭店楚简鲁穆公篇 恒称 极称 极言 大恒
  • 简介:2010年秋,蒙山东枣庄市博物馆石敬东先生赐示枣庄徐楼村墓葬新出青铜器照片,盛情极值感谢。由这批器物的形制纹饰等方面看,其时代在春秋中期、晚期之间。其中钟、鼎、盘等多件有铭文,属于同一器主。现取最清晰的一件鼎铭为例,计有文字五行二十八字:

  • 标签: 枣庄市 2010年 春秋中期 青铜器 博物馆
  • 简介:2006年,江西铅山县稼轩乡出土了辛弃疾孙子辛键的墓志,明确记载了其祖父母、父母等的详尽资料,第一次以出土文献的形式验证了在此之前发现的《菱湖辛氏族谱》所载辛弃疾家世后裔数据的可靠,成为新世纪辛弃疾研究新的重大发现。

  • 标签: 辛弃疾 辛稏 辛键
  • 简介:福建莆田地区有个流传甚广的南宋“四异同科”科举故事。也是“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格言的出处故事。据传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当年的进士榜上,黄度中状元,陈俊卿中榜眼,年纪最大的是73岁的林邓,被称为“榜尊”,

  • 标签: 陈俊 宋高宗 考辨 莆田地区 故事 南宋
  • 简介:摘要宋国宣公意于让贤,故而不传子而传弟。且自宣的传位行为之后,宋国祸患纷争四起,十余年不休。各家对这一让位行为的评价各有不同,本文围绕这件事中的各个人物行为及《公羊》“之祸,宣为之也”的评价展开探讨,希望进一步理解公羊的立场和断事准则。

  • 标签: 宋宣公 宋穆公 公羊 大义
  • 简介:《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赠序是濂晚年的作品,文中语言平易亲切,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个硕德长者对晚生后辈的殷切期望与勉励,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能力。

  • 标签: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语言 赏析
  • 简介:《全文》作为两的文章总集,内容宏富,然而作家作品漏收情况也在所难免。学界对此多有补辑。陈辅作为宋代著名谏官,其文章《全文》未见收录。通过相关典籍的搜检,蒐辑其佚文十一篇,以补《全文》之阙。

  • 标签: 陈公辅 《全宋文》 总集 辑佚
  • 简介:今天,我们在新世纪的文化潮流中,纪念100年前诞生的中国电影先驱费导演。此时此刻,中国已经进入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和平发展的历史阶段。在新的社会发展和政治理念的氛围中,来缅怀费先生的一生,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和不同以往的亲切感。因为,费先生在20世纪中期极尽努力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儒家文化和睦亲情和礼仪之邦的人伦秩序。他把这种社

  • 标签:
  • 简介:季元初,南方和北方诗人对宋诗积弊进行了深刻反思。元中叶以前,南方与北方诗人在创作上不约而同地宣告与宋诗决裂。延以后、“排崇唐”风气大盛。元人崇唐排的原因是受诗评家影响、不满宋诗积弊和元人自身学齐不足有元一代的“排崇唐”风气引发后世宗唐、宗的门户之争。

  • 标签: 元代 诗歌评论 唐朝 宋朝
  • 简介:从何说起呢?第一次和他熟悉是因为文学社团晚会的话剧排演。直到他跟我说,他很好奇我笔下的他,所以让我写。他说,他也会写我。我们就这样互相答应着,但是对于偏纪实的文,我多是以纪念为主。现在来写他,有点奇怪。但还是起笔了。

  • 标签: 情感 生活故事 生活美文 生活哲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导言“护”一名,最令人瞩目者,乃见于史籍有关唐武宗灭佛的记载,如《唐会要》卷四七《毁佛寺制》有曰: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收充雨税户。拆招提兰若四葛余所,

  • 标签: 《唐会要》 考辨 武宗灭佛
  • 简介:一、导言"护"一名,最令人瞩目者,乃见于史籍有关唐武宗灭佛的记载;如《唐会要》卷四七《毁佛寺制》有曰: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录僧尼属主客,显明外国之教。勒大秦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不杂中华之风。法国汉学家沙畹(Ed.Chavannes)十九世纪末发表的《景教与喀喇和林遗址碑铭》一文,率先将汉文所记的"护"法译为mage;其后,沙畹、伯希和(P.Pelliot)进一步指出"护"

  • 标签: 瑣羅亞斯德教 沙畹 《唐会要》 赛神曲 伯希和 兰若
  • 简介:王安石诗之用典,不外袭意与袭辞二端。其手法,或直用,或化用;或显用,或隐用;或概用,或摘用;或正用,或反用。如玉盘走珠,灵活多变,而皆为我所用。王安石可以称为宋人"以才学为诗"第一人。

  • 标签: 王安石 典故
  • 简介:清代蒙古著名文人滚布扎卜(Gümüjab,汉文文献又作古木布扎布、古布扎普等)生于乌珠沁札萨克亲王家族。他通晓蒙满藏汉四种语言,撰写过《恒河之流》、《汉地佛教史》等蒙藏文史书,参加翻译了佛教经典《丹珠尔》经,研究过蒙藏文,编纂过藏蒙文辞书。滚布扎卜曾任京师官学唐古特学总监。

  • 标签: 文人 蒙古 清代 史料 《丹珠尔》 汉文文献
  • 简介:生长在遥远的山海关以北,热爱一切温暖美好的事物,文字散见上《花火》《粉言情》《紫言情》等,愿意将世间所有百转千回,讲给你听。

  • 标签: 《花火》 山海关 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