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国会于2006年12月9日表决通过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地位(PNTR)法案,该法案将在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后正式生效。美国国会通过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地位是促进越美两国关系迈出的重要一步,表明越美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已完全正常化,是两国共同努力的结果,满足两国人民的期待,为越美两国落实各自在世贸组织规定的框架下和越美两国关于越南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定中的承诺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两国人民,特别是两国商界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虽然美国承诺在越南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取消纺织品配额限制,但仍坚持每6个月进行一次审查,如发现越南对纺织品出口给予补贴,将对越纺织品进行反倾销诉讼。

  • 标签: 美国国会 贸易地位 永久性 越南 纺织品出口 世贸组织
  • 简介:最近,日本不顾我国的一再强烈反对,从4月23日起,对来自中国的大葱,生蘑菇和灯芯草,限制进口并征高额关税,同时将这一决定通报给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扼制公平竞争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损害中日两国经贸关系。

  • 标签: 日本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战 中国
  • 简介: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贸易政策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颠覆性影响。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在同盟协议、关税政策、市场开放等方面出台的大量新政成为世界焦点。本文以特朗普贸易政策内容和目标为基点,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分析特朗普贸易政策实施可能性、政策取向对中国贸易的负面效应,并结合博弈论的手段提出对策。中美贸易战将愈加激烈,但若采取得当措施,也有可能进一步推进中美合作。

  • 标签: 美国贸易政策 同盟协议 关税政策 市场开放 中美贸易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从现在起到今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处于一个贸易摩擦期。近几年除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迭起外,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已成为当代多边贸易体制下十分重要的谈判焦点。加拿大对我国户外用烧烤架的反补贴调查,在世界范围内首开对中国产品提起反补贴调查的先河。不仅向加国内其他产业发出了鼓励对华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信号,也会使日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对华反补贴案件越来越多。在对外贸易中如何避免反补贴调查,一旦发生反补贴调查,如何提高抗辩能力,积极应对,力争胜诉,读一读龚萍同志的《贸易新壁垒: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迭起》一文会有所启发。

  • 标签: 反补贴调查 国外 壁垒 多边贸易体制 世界范围 进出口贸易
  • 简介: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不断挑起贸易摩擦,先后利用美国贸易法案对中国产品实施进口限制与保护。通过美国对华直接出口、在华美资企业对美国出口、美资企业在华销售、美国从中国进口以及中国出口盈余回流美国五个角度,全面分析美国从中美双边贸易中获得的各种收益与福利。可知在中美双边贸易中绝不是中国方面独吞利益,而是双赢、互利与共享的,中美双方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具有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因此,美国回到谈判桌前开展战略合作与对话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 标签: 中美贸易冲突 收益账 福利账 战略合作
  • 简介:中俄历来都有很深远的经济交往,其中在中俄边境的恰克图贸易持续时间长、规模范围大,成为中俄经济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俄关系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从1728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开始,在之后的两百年间,俄国逐渐垄断了中国内地的陆路贸易.恰克图在清代中俄贸易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中俄边境贸易的中转站.就对中俄边境恰克图贸易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中俄贸易 恰克图 垄断
  • 简介:今年年初,借美对华“巨额贸易逆差”数据发布,美国国内对华贸易进行限制的呼声鹊起,对中国横加指责,大有剑拔弩张之势。美对华“巨额贸易逆差”来自何方?症结何在?谁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应当如何正确应对?所有这些,不能不弄清楚。

  • 标签: 贸易逆差 数据发布 对华贸易 国内 症结
  • 简介:日本《木材情报》2006年11月号发表了日本海外调查部的文章“俄罗斯对华木材贸易的课题与展望”,全文如下:

  • 标签: 木材贸易 俄罗斯 展望 日本
  • 简介:在"有原则的现实主义"全球战略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制订了单边主义的贸易政策,对中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对比前任政府的政策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经济和世界局势的判断及对华贸易政策未必正确,采取的手段未必适当,但是美国对世界秩序造成的损害已经发生,对中国发展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乐观。

  • 标签: 特朗普 中美贸易战 301条款调查 世界秩序
  • 简介:<正>一般来说,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有促进作用。过去学者们经常谈到直接投资带动了与投资内容有关的成套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现在专家们又注意到海外子公司逆进口对增加贸易的作用。同时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通过直接投资对当地市场份额的占有,等同于出口的延长,是不表现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途径。然而从本来的意义上来说,这毕竟是国际投资的结果而不是国际贸易本身。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说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有着替代作用。我们所说的替代意义在于:在市场容量限定的条件下,由国外进入的商品和要素二者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具有替代作用。本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具体说明日商对华投资在中日贸易上引起的两重效果。

  • 标签: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替代效果 促进效果 企业内贸易 对华贸易 国际贸易
  • 简介:2017年1月10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额和重要性“经常被夸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在特朗普政府接管时推动未来的政策讨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要代表的是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美中贸易关系“要比这些头条新闻中描述的更加微妙”,而不仅仅涉及贸易逆差。

  • 标签: 贸易逆差 美中贸易 委员会 美国公司 头条新闻 贸易关系
  •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不断加剧,两国频现贸易纠纷。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从产业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并采取了压迫人民币升值这一手段。其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缩小其贸易逆差,而是为了解决其庞大的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中国在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同时,应采取理性的反应措施。

  • 标签: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不平衡 财政赤字 人民币汇率
  • 简介:外国贸易银币大量流人中国,始于16世纪欧洲诸国海上对华贸易兴起之时,即我国明朝中叶。至清朝康雍乾时期,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中国高利率的吸引,外国银币在我国更加通行。《皇朝文献通考》卷十六《钱币考》中记载:“陈近海之地,多行使洋钱,其银皆范为钱式,来自西南二洋。约有数等,……,闽粤之大,称为番银,或称为花边银。凡荷兰、佛兰机诸国商船所载,每以数千万之计。”

  • 标签: 对华贸易 银币 18世纪 普鲁士 《皇朝文献通考》 海上贸易
  • 简介:美国对华经济战略正在调整中,金融开始超越贸易成为美对华经济政策的重点。本文在总结美国经济战略调整的各种表现基础上,对其背后的根本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与贸易政治对比,考察了美国国内的金融政治。本文最后分析了美国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可能采取的各种政策路径。

  • 标签: 美国 对华经济战略 金融政治 中美经贸关系
  • 简介:美国对华鸦片输出经历了鸦片战争前、五口通商时期及《天津条约》后鸦片贸易合法化三个阶段。从美国进行土耳其鸦片的行销开始,美国就开启了对华正常贸易的道路。相比英国,美国鸦片走私时间晚、质量次,但鸦片走私的速度与影响力一点不弱于英国。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国以支持鸦片走私的态度换得了中国政府的信任。此后,美国国旗成了掩盖鸦片走私的最好保护伞。18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国西部开发及工业资本在国内的发展需要,美国商人逐渐将在华资本回调到国内参与经济建设,活跃的美国商界先驱与鸦片走私逐渐淡出中国市场。

  • 标签: 中美贸易 鸦片走私 《望厦条约》
  • 简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历史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间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产业结构,以及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世界各国制造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美国的对华出口限制等.另外,美国的对华贸易统计也夸大或高估了中美间的贸易逆差.对华贸易逆差不会损害美国经济,对美国制造业的就业率影响也不大.相反,美国可以利用对华贸易逆差引致的资本项目盈余来弥补其国内储蓄和投资的不足,美国国内消费者也可以更低的价格支出满足消费需求,从而使其消费剩余得到增加.给定条件下,由市场行为导致的贸易逆差对贸易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帕累托改善".

  • 标签: 贸易逆差 中关贸易 产业结构 比较优势
  • 简介:美国企业为利润最大化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是美对我逆差的根本原因,人民币升值对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没有实质帮助。逆差并没有给美国带来根本危害,反而为其赢得了多方面的巨大利益。在今后与美贸易谈判中,我应重点强调国际投资对逆差统计的影响、美不采取措施消除全球逆差而单独要求中国减少逆差的不公正等。

  • 标签: 贸易逆差 国际产业转移 美国企业 利润最大化 贸易不平衡 人民币升值
  • 简介:1664年组建的法国东印度公司因为频繁的海外战事和糟糕的财务状况而未行使其在远东的贸易特权,直到1698年法国对华贸易才由私商正式开启,并在1719年永久印度公司成立后得以稳定地发展。本文述及十八世纪法国对华贸易的发展历程、管理机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并从英法冲突的角度对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成因进行探析。

  • 标签: 十八世纪 法国 对华贸易 东印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