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肠套叠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急性肠套叠患儿180例,为所有患儿开展腹部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设置高频诊断探头频率7.5MHz~10.0MHz,设置腹部诊断探头频率3.5MHz~5.0MHz。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声像检查资料,依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明确肠系膜及肠管壁供血状况。结果依据患者手术确诊、空气灌肠复位法及超声声像图特点,180例患者中诊断正确174例,诊断正确率高达96.7%。结果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联合腹部诊断,能够显著提升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且医生能够依据获得检查图像确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急性肠套叠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7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小儿急性肠套叠以男性多见(62.5%)。好发年龄为3~6个月,回结型最多(73.6%)。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4例,其余均手术治疗。徒手复位32例,肠切除吻合15例,单纯肠穿孔修补1例。术后合并切口裂开1例,切口疝1例,吻合口瘘3例。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尽快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治疗成功的关键。在发病48小时内空气灌肠复位较容易成功,复位失败或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重者,必需手术治疗。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手术 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诊于儿内科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病例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9年首诊于儿内科的急性肠套叠124例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4例患儿均无肠套叠的典型临床症状,于就诊后3-24h内转外科确诊为急性肠套叠。结论正确应用辅助检查是防止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的主要措施。

  • 标签: 肠套叠 误诊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针对小儿急性肠套叠进行诊断过程中,运用超声产生的价值。方法 4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被当做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收治时间控制在2020年3月到2021年12月之间,所有患儿全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检查,把超声结果和病理或者手术结果开展比较对比,分析患儿诊断符合率。 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确诊符合例数为38例,诊断符合率为95.00%。 结论 在针对小儿急性肠套叠开展诊断的过程中,利用超声这种方法准确率以及敏感性相对比较强,可以为临床开展治疗以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属于便捷性较强以及无创的一种方法。

  • 标签: 超声 诊断 小儿急性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腹部平片特点,为临床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诊断正确率,最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4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均进行临床腹部X线平片检查,检查范围为患儿腹部全面扫描,并拍摄腹部平片。选取一至两名具有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医学影像检验人员对所有患儿完成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2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均经X线腹部平片检查,且经空气灌肠进一步证实诊断,X线腹部平片检查准确人数为16例,准确率为66.67%;患儿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越长,则完全性肠梗阻发生率越高。结论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患儿病情诊断正确率较低,因此仅作为辅助临床检查手段,若需进行确诊还应对其进行空气灌肠或B超检查。但对患儿进行腹部X线平片仍具有一定意义,如患儿腹部平片检查可知体内出现局限性积气,且发现结肠内部充盈缺失,可基本明确诊断患儿病情。

  • 标签: 小儿 急性肠套叠 腹部平片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超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价值,为急性肠套叠小儿患者提高可靠的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4月诊治的急性肠套叠的患儿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超声的检查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据分析数据可知,在这60例急性肠套叠的患儿中,显示有54例患儿为典型的肠套叠包块,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还有6例患儿显示为右侧腹部非典型肠套叠样包块。在经空气灌肠和手术证实54例患儿为典型的肠套叠包块是准确的;6例非典型肠套叠包块中,2例肠套叠包块患儿肠管缺血坏死行部分肠管切除术,1例超声复查提示为腹股沟嵌顿疝,2例经手术证实为阑尾炎,1例在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时未见明显软组织包块;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率为93.33%。结论在临床上,对急性肠套叠的患儿进行产生诊断,能够较为清楚的显示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的特征,诊断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诊超生诊断 小儿急性肠套叠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小儿肠套叠诊断及治疗过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7例确诊后的肠套叠患儿经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对小儿肠套叠的早期诊断有利于进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以便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肠套叠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肠套叠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7例肠套叠患儿空气灌肠和手术治疗的护理。结果空气灌肠复位成功131例,手术25例,第二次手术1例。结论肠套叠患儿早期诊断明确,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 标签: 肠套叠 护理 患儿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疑似肠套叠的患儿行急诊超声检查,并将声像图与空气灌肠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肠套叠41例,排除肠套叠19例,经空气灌肠与手术证实39例,阳性诊断符合率95.2%,阴性诊断符合率100%,误诊2例。结论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其安全简便成为急诊肠套叠患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急诊 超声检查 肠套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肠套叠小儿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及早发现、诊断对患儿的治疗及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对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93例经超声初诊为急性肠套叠的回顾性分析,并与空气灌肠及手术结果的最终诊断进行比较。结果293例中,进行空气灌肠的268例,其中260例通过空气灌肠确诊,另外8例在空气灌肠过程中未见肠套叠;进行手术的25例中,憩室伴肠套叠3例,息肉伴肠套叠7例,单纯性肠套叠15例;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准确率为97.3%。结论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诊断准确率高,可以作为临床考虑肠套叠肠套叠复位后随诊的首选检查方法,并对临床采取何种复位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肠套叠 小儿 超声 彩色多普勒,空气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经空气灌肠复位后的最佳护理方法,提高复位的成功率。方法对3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在空气灌肠检查前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并实施规范化的护理。结果35例中,33例无复发,1例复发行再次复位成功,1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结论加强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后的病情观察与精心护理,是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肠套叠 小儿 空气灌肠 复位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7例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的诊断.结果该病少见,本组只占同期肠套叠手术后的6.4%,容易延误诊治.结论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首先要有高度的警惕性,结合B超常规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 标签: 肠套叠 诊断 手术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