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肠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程长,反复出血是小肠血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出血呈间歇性、自限性,多为黑便和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术前血管造影15例中发现病变12例,可疑病变1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4例经术中触摸、透照、美蓝等方法发现病变,7例经术中内镜检查确诊。结论血管造影是有效的检查方法,透照检查应列为术中常规,注射美蓝简便有效,术中内窥镜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肠血管畸形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脉管异常疾病的命名和分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混乱状态,不精确的术语严重干扰了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病因的理解、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判断。本文将从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够加深临床医师脉管畸形的认识,对做出适宜的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血管瘤 血管畸形 诊断 治疗
  • 简介:<正>自从伽玛刀安装完成,我们已治疗了26例AOVM(血管造影发现的隐性血管畸形)患者,他们都有足够的随访期(超过12个月)。其中16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在3—58岁之间,平均年龄32.7岁。他们开始的临床表现为17例出血,7例有癫痫发作,2例为进行性神经失常。其中3例患者有AOVM复合损伤。在26个有代表性的损伤中,15个位于幕上,7个在脑干,4个在小脑半球。AOVM患者的放疗剂量介于15—20Gy(平均17.9Gy)。治疗后在平均17.7个月的随访期中权有一例

  • 标签: 伽玛刀 血管畸形 放疗剂量 隐性 随访期 20Gy
  • 简介:目的探讨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小肠出血患者,均经Seldinger’s法行肠系膜上动脉插管造影。结果出血的直接征象11例,出血间接征象12例,其中5例同时具有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出血阳性率72%。病变性质为:肿瘤性病变10例,其中平滑肌瘤6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1例,小肠癌1例;麦克尔氏憩室4例;血管畸形3例;炎症1例。阳性病例与手术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5%,定位诊断100%。结论DSA血管造影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小肠出血 不明原因 DSA血管造影 间接征象 直接征象 性病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肠道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对肠道疾病也更加重视。传统的小肠镜、超声内镜、胶囊肠镜虽能解决部分疾病的诊治,但或因只能窥探肠道管腔,或因操作复杂病人耐受困难较难接受,或因病灶检出率不高等原因,造成肠道疾病的诊治困境。而随着CT影像技术的发展,CT-3D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对肠道疾病的探查手段,从而提高对肠道疾病的诊断。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CT-3D技术对小肠及肠系膜血管的成像技术,探索患者容易接受的无创检查,能清晰显示肠道疾病。

  • 标签: 小肠 CTE 肠系膜血管CTA CT-3D技术 冠状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治疗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的有效性和出血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3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5例确诊或疑似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DBE治疗组(Yano分型1a型和1b型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Yano分型2型和3型患者采用钛夹夹闭联合黏膜下注入聚桂醇硬化剂治疗)和无DBE治疗组(采用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输血、补充铁剂等传统治疗)。比较DBE治疗组与无DBE治疗组的小肠单发血管性病变患者、DBE治疗小肠单发与多发血管性病变患者的出血复发情况。对出血复发与无出血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4例(单发血管性病变25例,多发血管性病变19例)患者明确诊断小肠血管性病变并采用DBE治疗(DBE治疗组),21例单发血管性病变患者予传统治疗(无DBE治疗组)。DBE治疗组中小肠单发血管性病变患者的出血复发率低于无DBE治疗组中的小肠单发血管性病变患者、DBE治疗组中小肠多发血管性病变患者[24.0%(6/25)比71.4%(15/21)、1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48、6.848,P=0.001、0.0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复发与无出血复发小肠血管性病变患者病程中输血、合并高血压、合并瓣膜性心脏病、DBE治疗的比例比较[69.7%(23/33)比37.5%(12/32)、51.5%(17/33)比18.8%(6/32)、42.4%(14/33)比12.5%(4/32)、54.5%(18/33)比81.2%(2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777、7.628、7.265、5.298,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中输血(OR=3.736,95%CI 1.082~12.898,P=0.037)、合并瓣膜性心脏病(OR=4.916,95%CI 1.107~21.829,P=0.036)是小肠血管性病变患者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BE治疗是小肠血管性病变患者出血复发的保护因素(OR=0.214,95%CI 0.057~0.808,P=0.023)。结论DBE治疗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有效,尤其对于单发血管性病变效果更明显。合并瓣膜性心脏病、病程中输血是小肠血管性病变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双气囊小肠镜 小肠血管性病变 内镜下治疗 出血复发
  • 简介:在脊髓疾病中,脊髓血管畸形相对少见,其发病率仅为颅内动静脉畸形的1/10[1,2],男性多于女性(4:1),发病年龄略高于颅内动静脉畸形,好发于胸、腰段脊髓(80%)[3].自然病史和预后较差,由脊髓血管畸形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已逾20%,故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脊髓血管畸形 MRI检查 X线检查 手术治疗 栓塞治疗
  • 作者: 任鸣宇杨军盛宝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佳木斯大学/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鸣宇杨军盛宝英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在病变部位动脉与静脉之间直接相通,没有正常的毛细血管床存在,从而导致一系列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我院于2018年治愈一例左侧丘脑血管畸形,经过手术干预,行“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术”治愈,现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眶血管畸形是常见眼眶疾病,存在临床表现复杂,治疗难点多且疗效不佳等问题。近年来,临床不断探索和拓展包括硬化治疗、激光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手术切除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在内的治疗方法,并不断改进技术,克服治疗难点,提高了眼眶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本文在总结已有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针对眼眶血管畸形治疗存在的问题,应深入研究发病机制,广泛探索治疗靶点,拓展整合先进辅助技术,以不断推进眼眶血管畸形治疗方法创新,使治疗的精确性和微创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 标签: 眶疾病 血管畸形 治疗学
  • 简介:摘要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从最原始的形态学分类到现在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历经数百年的历史。2018年国际血管异常研究会(ISSVA)在1996版、2014版分类基础上,对血管肿瘤进行细化及补充,增添了15种少见的血管肿瘤;脉管畸形中,对毛细血管畸形亚型进行重新分类,将"疣状血管瘤"更名为"疣状血管畸形",增添了"肢体毛细血管畸形合并先天性非进展性肢体过度发育"、"CLAPO综合征"等疾病,并增加了PIK3CA相关的过度增殖性疾病谱这一类疾病。本文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分类萌芽、传统分类及现代分类,比较1996版、2014版及2018版ISSVA分类的异同,并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现代分类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 标签: 血管瘤 血管畸形 淋巴管畸形 诊断 分类法
  • 简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65岁,主因右上肢麻木1周入院.在急诊行颈椎X线检查见颈椎退行性改变,头颅CT检查见左侧侧脑室前角处类圆形高密度影.……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颅脑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4例颅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试验组(n=46),在护理方法上分别使用的为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项则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者,两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颅脑血管畸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极高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颅脑血管畸形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