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光手的术前圆锥角膜筛查、光手方案选择、手术参数设计、术后疗效预测以及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术后拱高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AI在早期圆锥角膜识别方面普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AI辅助医生进行光手方案选择和手术参数设计,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AI进行角膜光手术后疗效预测,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AI对ICL术后拱高预测也显示出良好性能。(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89-192)

  • 标签: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屈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应用眼内光手治疗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共计纳入对象60例,均为高度近视,采取眼内光手治疗,均随访1个月以上,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视力与屈光度、参差度情况及远/近立体视情况。结果:术后一个月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升高、屈光度降低、参差度降低,与术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高度近视 视功能 眼内屈光手术 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军现役飞行人员激光角膜光手病例,结合国内外军事飞行人员光手研究进展,提出我国军事飞行人员激光角膜光手评估和放飞方案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完成的12例飞行人员激光角膜光手[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5例飞行人员术后7 d远视力≥1.0,术后1个月共有7例远视力≥1.0,术后2个月12例远视力均≥1.0。12例飞行人员术后2~3个月时远视力已基本稳定,屈光度在术后1个月即趋于稳定。12例飞行人员均于术后2~6个月顺利放飞。结论对光不正的军事飞行人员推荐采用PRK和LASEK矫正近视,通过定期航空医学评估后,放飞时间为术后2~3个月较为适宜。

  • 标签: 屈光不正 激光 合格鉴定 飞行人员
  • 简介:摘要老视是指随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下降导致视近困难,多在40岁以后出现症状。老视的矫治包括重建调节和改善症状两种,前者目前仍难以实现,而后者主要为配戴凸透镜。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摆脱框架眼镜的愿望,手术矫治的方法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手术矫治老视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在介绍该手术矫治老视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回顾近期文献综述应用不同算法进行手术的新进展。

  • 标签: 老视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激光,准分子 屈光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近视患者行激光光手治疗中,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方式,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始于2021年11月,结束于2022年10月,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安全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安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普通组和安全组满意度和依从性对照中,普通组满意度为81.25±3.86(分)、安全组为92.33±3.79(分),普通组依从性为79.07±3.45(分)、安全组为88.26±3.31(分),(t=13.112,p=0.013),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近视患者行激光光手治疗中采用安全护理管理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近视 激光屈光手术 安全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光手作为矫正光不正的方法之一,以其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稳定性,已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光手的类型主要包括角膜光手及晶状体光手两大类型,各类型手术方式均有其独自的优缺点,术者应根据自身技术条件和每一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佳方式,如表层角膜光手、板层角膜光手,或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在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后疗效评价时,除关注裸眼视力及光状态外,还应从主观及客观两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视觉质量评价。光手的终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 标签: 屈光不正 屈光手术 个性化选择 视觉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手前对周边视网膜病变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所接受的进行光手患者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近视患者治疗中,飞秒激光光手治疗效果。方法:择我院收治患者,n=6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飞秒激光光手治疗,分子组间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飞秒激光光手治疗近视效果理想,值得研究。

  • 标签: 飞秒激光屈光术 近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与光手相关的材料、设备及技术飞速发展,选择行光手摘掉眼镜的人数与日俱增。而不同年龄段人群行光手的需求和效果不同,如何提升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光手的长期满意度,应是光手医师关注的重点。年龄相关因素不仅是光手方式选择及其设计方案的重点考量因素,也是术前沟通、宣传教育及术后随访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和论述年龄相关因素对光手方式选择的影响,强调关注年龄相关因素并个性化选择光手方式,强化光手手术期眼健康教育,是光手获得长期理想术后视觉质量,提升光不正患者光手后全生命周期满意度的关键。

  • 标签: 年龄因素 屈光外科手术 选择性外科手术 生命周期各时期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近视眼患者实行准分子激光光手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80例近视眼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数据。结果  综合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近视眼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当前行Smart全激光手矫正光不正患者在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筛选我院在2019.2-2021.2期间收治的前往我院接受Smart全激光手矫正光不正的患者共计100例,采取随机抽样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筛选的患者随机分成普通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在普通组患者护理上,采取的是一般常规临床护理方案,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上,采取的是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就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案护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在进行具体评价的过程中,对患者经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案后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患者的视觉质量以及夜视力满意度等指标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结果 在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不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相应的评价指标比对上,存在P>0.05。通过为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观察组相较于普通组患者而言,在心理状况的改善、视觉质量评分以及夜视力满意度表现等方面均有较为出色的结果,两组患者比对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Smart全激光手术 屈光不正 矫正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及智能脉冲技术辅助下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SMART)3种角膜光手对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角膜光手150例(300只眼)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3组:SMILE组、FS-LASIK组及SMART组,每组50例(100只眼)。比较3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包括第一次压平时间、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的影响。结果本研究3组手术的安全性指数及有效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第一次压平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74.71,P<0.001;F时间=7.23,P=0.001)。3组的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9.21,P<0.001;F分组=12.00,P<0.001;F分组=3.85,P=0.022),术后不同时间的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0.34,P=0.711;F时间=0.02,P=0.978;F时间=0.14,P=0.863)。SMILE和SMART术后的第一次压平时间、第二次压平时间、最大压陷深度及最大压陷时两峰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0.942,0.913,0.978),FS-LASIK与其他两种手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SMILE和SMART较FS-LASIK在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 标签: 近视 角膜外科手术,激光 生物力学现象 角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标准作业流程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研究对象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患者6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30例,前者应用标准作业流程护理,后者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角膜感染、角膜瓣移位、高眼压)、遵医行为(用药规范、护眼意识、按时复诊)。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标准作业流程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与角膜塑形术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60例均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取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和角膜塑形镜对患者视觉质量影响状况。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8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其中50%采取准分子激光角膜光手治疗,作为对照组。50%采取角膜塑形镜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法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在明视敏感度、暗视敏感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暗视敏感度也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明视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角膜塑形镜 视觉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角膜激光近视手术在我国已开展近三十年,手术的临床效果良好,手术的稳定性、远期安全性更是一直被关注的焦点。角膜组织是一种典型的黏弹性组织,作为人眼重要的光介质,其生物力学特性是影响角膜光手可预测性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涉及手术方式及设计、手术安全性及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异常改变与角膜光术后发生角膜扩张、光回退密切相关。因此,重视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在角膜光手中的作用,对于提高角膜光手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十分重要。

  • 标签: 角膜生物力学 角膜屈光手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CO2激光手治疗扁平疣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扁平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CO2激光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扁平疣患者实施CO2激光手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治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经尿道钬激光手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道狭窄与闭锁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经尿道冷刀内切开术治疗,研究组则接受经尿道钬激光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复发和再次手术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的复发率、再次手术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钬激光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与闭锁症状可以明显缩短临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较高的一次性成功率降低患者临床复发率、再次手术率,进而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尿道钬激光手术 尿道狭窄 闭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准分子飞秒激光手治疗近视围术期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飞秒激光手治疗的60例近视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30例,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另一组为参照组30例,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准分子飞秒激光手术 心理护理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