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抢救流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选2014年4-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抢救流程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护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为(203.1±71.2)s,对照组为(414.2±155.3)s,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0%、9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86.7%,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抢救流程干预能够缩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时间,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抢救护理流程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抢救护理配合流程的重要性。方法:选取 2015年 10月到 2016年 10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 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 34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抢救配合,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抢救配合,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呈现为 p< 0.05。结论:将优质抢救配合应用在急诊抢救中,将抢救成功率提高,将抢救时间缩短,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急诊 抢救 护理配合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完善急诊科抢救配合流程,提高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急救科室中共选出58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急诊科抢救配合流程的强化培训,并记录在培训完成后医护人员抢救的工作效果。同时选择培训前入选医护人员参与的抢救工作的病例,记录培训前的工作效果。结果培训后对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0.29%(110/137),明显高于培训前67.15%(92/137);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66.67%(22/33),明显高于培训前42.50%(17/40);对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6.21%(25/29),明显高于培训前65.63%(21/32)。培训前后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急诊科抢救配合流程的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抢救的陈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急诊科 抢救护理 配合流程 强化培训 效果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探索总结传统急诊抢救过程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急救护流程再造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模式,提升急诊抢救效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方法通过对急救护流程再造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资料的总结研究,对传统的急诊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研究,为提升急诊抢救效率提供参考意见。结果通过不断总结传统急诊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护流程再造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升急诊抢救水平。结论通过开展急救护流程再造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模式研究,可以实现急诊抢救过程的高效运行,可以有效缩短急诊抢救准备时间,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救护理 流程再造 急诊抢救 应用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科抢救配合的流程。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抢救配合,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抢救配合管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3.8%,较对照组的87.5%明显提高(P〈0.05)。结论规范抢救配合流程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急诊科 抢救护理 配合 流程
  • 简介: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分娩出母体之后的一种缺氧状态,检查发现新生儿窒息状态发生时有心跳反应,但无法正常进行自主、规律性呼吸。这种缺氧状态对新生儿的影响巨大,缺氧状态持续时间越长,新生儿各器官血氧供应就越少,对新生儿的大脑及其他组织可能造成严重损害,长时间的缺氧即使最终复苏,患儿一样具有致死的危险性,或有终生残疾的可能。

  • 标签: 标准化 抢救 护理 新生儿
  • 作者: 赵冰囡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13期
  • 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输液室,江苏,常州,21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诊室留观患者的抢救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合理优化护理流程,及时改进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实现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抢救的重要价值。本文将以随机抽选研究对象的方式,对100名老年留观患者的抢救效果展开了分组探讨与分析,通过评估优化抢救流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制定护理计划,加强护理管理,保障患者们的生命安全。方法:对照组纳入50名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纳入50名研究对象,合理优化抢救的相关流程。结果 实验组的抢救效果更显著,老年急诊留观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结论:优化后的抢救流程更加安全,对于老年急诊留观患者病情的稳定控制非常有利。

  • 标签: 急诊留观 抢救护理 优化流程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救护流程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抢救影响。方法:研究纳入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心肺复苏患者,入选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2022年2月,对急救护流程进行了优化。其中,40例患者符合优化前的标准作为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急诊护理措施;50例患者符合优化后的标准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流程的时间消耗情况、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接诊时间、胸外按压时间、心电图检查耗时、建立静脉通路耗时与对照组相比,这些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74.00%(37例),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50.00%(20例)。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6.00%(13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救护流程可以提高抢救效率、促进团队协作、提供标准化护理、加强决策能力和持续质量改进。这些优势有助于提高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机会。

  • 标签: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 心肺复苏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急诊留观患者中应用优化抢救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留观室在2017年2月—6月收治的老年病患143例作为优化护理组,采用优化抢救流程护理;选取2017年7月—11月收治的145例病患作为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分别对比两组的抢救周期、抢救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抢救时间常规护理组长于优化护理组;急诊室停留常规组长于优化护理组;收治ICU及死亡率常规护理组高于优化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急诊留观患者中应用优化流程抢救有着良好效果。

  • 标签: 老年 急诊留观室 优化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流程再造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急救抢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急救模式与急救护流程再造模式,对比两组抢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护患纠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抢救成功率达到97.56%,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7.80%。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5.37%,观察组达到95.12%,组间差异显著。结论急救护流程再造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抢救有效性及抢救成功率,且更受到患者青睐。

  • 标签: 流程再造 急救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流程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0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30)和行优化急救护的实验组( n=3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心脏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心率及动脉压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能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利于预后。

  • 标签: 心肺复苏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流程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60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n=30)和行优化急救护的实验组( n=3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心脏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心率及动脉压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能有效提高抢救效果,利于预后。

  • 标签: 心肺复苏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发伤抢救中应用PDCA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9年1月-12月收录78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PDCA循环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数值更高(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抢救中应用PDCA流程,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PDCA流程 多发伤 抢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应用急救护流程抢救效果。方法:选择急救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80例进行探究,抽签法实施分组探究,即比对组、探究组,各40例患者,比对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探究组实施急救护流程,比较二组的抢救效果。结果:探究组不良症状总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分别是5.00%、97.50%,均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急救护流程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增进急救护工作的品质。

  • 标签: 抢救效果 急救护理流程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
  • 作者: 余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641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抢救配合流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始时间为2019年12月,开始时间为2020年11月,参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采用抢救配合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过程、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急救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均更优,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示是P<0.05。对于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实施抢救配合流程,有效缩短抢救时间,缓解负性情绪,得到满意评价。

  • 标签: 急诊 抢救护理配合流程 生活质量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医院急诊科对病患进行抢救的配合流程。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过急诊治疗的120例病患作为进行研究的对象,并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20例病患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对其实施良好的抢救的配合护理;对照组60例,对其实施常规抢救配合。结果通过两种方式的护理配合,将实验组病患的抢救时间和对照组进行比对,抢救时间明显有所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实验组病患被抢救的成功率为95%,对照组病患被抢救的成功率为86.6%,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抢救流程进行规范,可以极大的缩短抢救病患的时间,并有效的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抢救护理 配合 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流程再造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原急救护流程,研究组应用新构造急救护流程。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率以及医师满意率分别是88.6%、91.4%、92.9%,对照组分别是75.7%、75.7%、77.1%,组间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中应用急救护流程再造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急救护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再造 急诊抢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准化抢救流程应用于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执行标准化抢救,对照组执行常规抢救,对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标准化抢救,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抢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价值
  • 简介:摘要: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急救护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急救护流程作为急救工作的基础,对于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以及多学科合作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急救护流程的基本原则,然后详细阐述了急救护流程的关键步骤与技巧,以期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急危重症 抢救 急救护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