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林森车祸受重伤1943年5月12日上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准备前往重庆国民政府大楼出席加拿大新任驻华公使欧德伦(有说是挪威公使)递交国书的仪式。清晨,林森洗漱完毕,用过早餐后,即开始更衣。林森穿上一件八成新的蓝士林长袍马褂,足蹬布鞋,肩上斜披了一条红色丝质绶带,义佩戴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一切整理完毕,即登车出发。林森的座车是一辆黑色别克轿车,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赠送的,车的玻璃和钢板都具有较强的防弹功能。

  • 标签: 国民政府 逝世 别克轿车 美国总统 加拿大 罗斯福
  • 简介:国民党执政以后,矿工的生活没有实质改善,矿工运动成为影响政权稳定的异动力量。国民政府在"劳资协调"的话语下出台了一系列矿业劳工保障政策,以实现执政目标。这些措施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有使矿工的整体社会福利得以提升。当矿工运动触及到政权稳定的底线时,国家权力往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矿工群体与国民政府渐行渐远。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矿业 劳工政策
  • 简介:南京国民政府颁行《中华民国民法·继承编》,废弃宗祧继承、贯彻男女平等的原则,确立了西方的财产继承制度,实现了继承法律的制度变革。从诉讼档案所反映的司法实践状况来看,不同主体对继承权利积极诉求,法官会严格依法裁断,其较为生动地反映了新制度与传统继承制度之间的碰撞,二者的互动也推动了新的继承法律秩序的建立。

  • 标签: 《中华民国民法·继承编》 财产继承 司法实践 诉讼档案
  • 简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沦陷区教育工作。战教人员在艰苦与危险环境下利用各种灵活方式反对奴化教育,与日伪争夺教育权,为持久抗战做出了贡献与牺牲。同时,基层战教人员配合各招致站将大批沦陷区失学失业的知识青年送赴后方学习、工作,国民政府为战区招致青年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业、就业保障。以教育部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核心机构推行的战区教育工作,在避免民族文化弦歌断绝、坚持持久抗战和维系沦陷区青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记录与肯定的。

  • 标签: 战区教育 沦陷区 战区失学失业青年招致
  • 简介:国民政府在大陆国共内战中日趋劣势后,于1948年12月开始,将上海国库的黄金、金银硬币及有价票券,陆续迁运至台湾,决意以台湾作为今后反攻大陆的基地。然当时台湾在经济方面,二战后的损害尚待恢复,“二二八事件”的影响及大陆经济状况的连累,造成“国府”迁台初期台湾通货膨胀严重。大陆方面,虽然国民政府在南方尚控制几座大城市,但在大陆已全然失去税源收入,军政所需全由台湾方面支持。随“政府”迁台的数十万军队及公教人员,也需“政府”供养。本文利用台北“国史馆”档案和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尝试探讨“国民政府”在迁台初期如何运用这批迁台黄金进行金融改革,稳定台湾经济,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与影响。

  • 标签: 运台黄金 台湾经济 国民政府
  • 简介:公务员惩戒机关是南京国民政府对违法失职的公务人员进行惩戒处分而设立的审判机关。惩戒机关琐碎、复杂、凌乱,依据被弹劾人官职的大小分别创立,其隶属也各不相同。惩戒机关的纷杂,使各级公务员对应的惩戒机关并不一致,而且随着惩戒对象的官阶越高,组织性质越倾向于行政化。各类惩戒机关委员的任职资格也有不同。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的委员必须为司法出身,且为专职人员;其他惩戒机关的委员为兼职,任职资格或可与司法没有关联。上述弊病导致惩戒标准不一,惩戒威力减弱,影响了国家权威的渗透。

  • 标签: 国民政府时期 公务员 惩戒机关 国家权威
  • 简介: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国民政府以国际宣传处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对外宣传工作。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国民政府既有媒体外交工作思路,同时也兼顾方式的灵活和效果的分析。

  • 标签: 国民政府 对外宣传 媒体外交 政治传播
  • 简介:国民政府对日处置的基本内容包括收回失土,重新调整东亚、东南亚地缘政治结构,军事上从严管制日本,政治上使日本民主化,经济上使其不再具备侵略性,消除日本对外扩张的制度性、社会性、思想性的基础等。抗战胜利前尤其是开罗会议前后,国民政府对日处置的思考和诉求与英、美、苏的互动频繁,不仅吸收了对德、意处置的一些基本原则,也把自己的思考和诉求传达给了国际社会;抗战胜利后,虽然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日处置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要求也更为强烈,但因冷战格局的逐渐形成和升级,其诉求中很多合理的设想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更没有反映在后来由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之中,直接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也使中国失去了对战后东亚政治格局构建的支配权。

  • 标签: 抗战胜利 国民政府 对日处置 东亚政治格局
  • 简介:本文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藏蒋介石日记、台湾'国史馆'藏蒋介石档案和外交部档案、广东省档案馆藏财政厅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重庆档案馆编四联总处史料集、民国报刊杂志等原始史料为依据,考察了国民政府管控侨汇的机构、政策、流向变迁历程及其成效。认为战时侨汇是外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金融抗战和军事国防联动布局的关键物资,国民政府对侨汇管控有其金融抗战和国防战略部署的双重需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侨汇管控存在着复杂的政策调整和隶属机构的变迁,这些措施增加了海外侨汇流入祖国。四联总处、财政部、中国银行和中央银行对战时侨汇管控做出重要贡献。文中1940—1945年度中国银行经收美元和英镑外币侨汇数额的统计图,填补了战时侨汇本币和外币统计数据欠缺的空白。

  • 标签: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侨汇研究 侨汇管控 金融保障 四联总处
  • 简介:“取之于渔,用之于渔”是国民政府早期渔业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因此,渔业税费的征收成为这一思路践行的现实举措,但问题在于国民政府意识形态建构的弱化及政治结构一体化的缺失使其无法通过组织建构的有形体系来实现渔业税费的征收,而只能通过政府的权威以及社会名流的声望等无形资源来寻求民众的认同与支持。在实践中,这一无形资源因缺乏意识形态认同的支撑而显得软弱无力,导致民众在现实利益的诉求中不断排拒乃至解构政府的主张,并迫使政府不得不放弃“取之于渔,用之于渔”的建设路径。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渔业建设 税费
  • 简介:农民负担问题反映的是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它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国民政府时期,甘青地区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田赋成为农民的主要负担。由于政府财政管理缺失、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等因素,致使农民田赋繁重,这无疑给国民政府时期的甘青地区社会良性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甘青地区 农民负担 原因
  • 简介:教育改革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其实施原因具有复杂性与多元性,需要立足具体的时代情境加以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学区制改革的实施,以“教育独立”为目标,不同于此前“党化教育”的宗旨。考察这一政策转向的原因,涵盖了个人理想、集体共识、政府支持和社会呼应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通过梳理这一过程,从个人到社会,由微观到宏观,有助于厘清大学区制改革的实施背景,认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张力。

  • 标签: 大学区制 改革 动因
  • 简介:警察总监是南京国民政府于1931年对中央警察组织的改组,它从建立到流产仅数月。胡汉民被扣后引发的宁粤对峙是其设立的导火索,抑制奉系内政大权是直接动因,以警权统一实现国家集权是根本原因。蒋介石需联合奉系来抗衡粤派主导的反蒋联盟,这使警察总监走向终结。其“立”与“废”的史实背后展示了警权统一与派系政争的运作及其互动。

  • 标签: 警察总监 政治斗争 警权统一 派系政争 吴铁城
  • 简介:国民政府筹划台湾光复和接收台湾以及战后建设的过程中,台湾省党部,无论是光复前的国民党直属台湾党部,还是光复后的国民党台湾省党部,都不是主导机构。光复后台湾省党部的工作重心在台籍人士和台湾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台籍精英的立场。国民政府对台籍精英参政热情重视不够,对其有关台湾光复与建设的种种主张未能认真研究,吸取其有益成分,从而合理地建构台湾光复后的秩序。光复后的台湾,本省人与外省人的隔阂日增,导致怨愤丛生,矛盾激化,形成了政局中的暗潮,最终在偶然事件的引爆下,导致了一场波及全台的混乱。

  • 标签: 直属台湾党部 台湾省党部 丘念台 林献堂
  • 简介:比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共两党货币发行的情况,国民党法币出台,结果只流通了十年;共产党用自己的信誉作担保发行人民币,成功树立国家货币体系的权威和政府信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国民经济,国家治理深入基层。比较发现,现代国家控制能力的下降在于货币发行主权的丧失,说明货币发行主权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

  • 标签: 货币发行主权 国家治理能力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共产党 国民党
  • 简介: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对重建台湾极为重视,并为此采取了诸多的经营和谋划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日本的长期殖民化影响,稳定了台湾社会秩序.政治上的塑构、经济上的重建和文化上的强化政策加快了台湾与大陆的-体化进程.但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自身局限,其政策的推行也对台湾社会产生了若干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台湾地区 经营 局限
  • 简介: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重庆两江新区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重庆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 标签: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重庆市 政府令 法律 行政
  • 简介:国民革命时期的广州工会统一运动,在当时主客观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其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挫折三个时期,对国民革命时期广东革命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通过对广州工会统一运动这一侧面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共领导的中国工会在国民革命时期的斗争历史。

  • 标签: 国民革命时期 广州 工会组织 统一运动